原标题:和睦家的“尴尬” 来源:${imgs
本文来自合作媒体:投中网,作者:张俊雯、杨燕。猎云网经授权发布。
2021年2月10日新风医疗集团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会于2月9日收到“买方财团”的私有化要约,“买方财团”拟通过现金的形式以每股12美元的价格,收购对外发行的所有股票,将公司私有化,交易完成后,公司将成为非上市公司,从纽交所退市。
而新风医疗正是中国顶尖私立医院“鼻祖”和睦家背后的运营方,这已经是和睦家第二次从美股退市了,第一次退市是在2014年,由复星和TPG以4.5亿美元的价格将美中互利也就是和睦家母公司私有化,2019年新风医疗集团通过成立的SPAC新风天域以99亿元的价格向复兴和TPG收购了和睦家的全部股份,让和睦家二次上市。
和睦家作为中国第一家外资医院,其规范和制度被国内高端医疗市场作为范本,可以称得上是中国顶级私立医院中的翘楚,借着医改的春风和公众医疗消费理念的转变,民营医院在当前背景下“肆意生长”,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和睦家市值不断被美股市场低估,两度上市两度退市,这背后反映出资本似乎对和睦家的态度摇摆不定。
“全科+顶尖”和睦家艰难求索
一提到和睦家,第一个想到的便是他的妇产科,但和睦家从一开始就不是一家妇产医院,从1997年北京和睦家建院之初,创始人李碧菁是想仿照美国医疗体系,打造一整套以community care切入的覆盖妇儿、普外、骨科等多学科综合医院。
值得注意的的是,和睦家成立之初无法做到全科覆盖,只能选择从产科、儿科、家庭医学入手,对于无法在本院完成治疗的患者,和睦家会和三甲医院合作实现转诊,待病人病情缓解后再转回和睦家,继续提供后续的医疗服务,医疗的无缝对接使患者的全科治疗成为可能。
事实上,和睦家完全可以走“复制”的捷径,借着“明星生子的后花园”的光环、温馨的环境、美式分娩理念、高度负责的医护,在国内产科市场遍地开花,以专科医院投入少、毛利高、复制快的优势快速实现盈利。
但和睦家偏偏执着于“全科医院”,别的私立医院从产科尝到“赚快钱”的甜头,进而用“快钱”赚“更快的钱”,但和睦家却逆势而为——用“快钱”做起了“慢生意”。
和睦家开始探索更复杂多样的诊疗,招股书中显示,从2016年至2019年和睦家的妇产科和儿科的收入占比逐年降低,分别降至22.1%和14.7%,家庭医学、急诊、牙科及产后护理的收入占比不断增加,其他包括耳鼻喉、眼科、皮肤科、口腔科、康复等科室也在贡献多样化的收入。
如此“自虐”的行为,其实最终受益的是患者,因为疾病的并发性也决定了医疗不能一条腿走路,全科发展才有为患者保驾护航的底气。
同时,从和睦家的投资活动支出可以看出,从2016年至2018年投资从1.12亿元增长至5.35亿元,主要用于购买医疗耗材和软件许可证、开发在营7家医院的医疗设施和扩建上海、广州2家在建医院的新设施。在医院数量方面,同为上市医疗企业的爱尔眼科,在国内医院数量近400家,远超和睦家。
和睦家将重心放在了顶尖医疗仪器购置方面,它是中国第一家拥有达芬奇机器人外科系统的私立医院,每台达芬奇机器人的购置费用超2000万,他还拥有机械臂辅助矫形外科MAKO骨科手术机器人,全球装机数量仅有几百台,如此大手笔的购置高端仪器,意在将其医疗服务做到极致。
但居高不下的折旧摊销也让和睦家的利润表捉襟见肘,2018年亏损1.76亿元,2019年前五个月,亏损近1亿元,这让背后的投资人有些吃不消,老东家复星2018年的业绩也出现了七年以来首次下滑,这也为之后两家“分手”埋下伏笔。
破壁:一个向下,一个向上
和睦家为打开更大的市场获得盈利,“向下”布局“新贵”城市,结合高端医疗保险让中产阶级“向上”享受优质医疗服务也许是个方向。
事实上,资本市场有一个快速盈利的套路,那就是通过外延并购,来弥补医院内生式增长慢的“顽疾”,但创始人李碧菁似乎并不想这样。为收窄亏损,和睦家凭借多年对品牌的精雕细琢,拥有了强大的品牌议价权,由一二线城市的合作方出资建设新医院并承担早期亏损,和睦家通过收取管理费的方式实现盈利。
新风天域在并购和睦家时,已经为这种盈利方式做好铺垫,早在2019年1月,新风就斥资11.2亿元从华润集团买下位于深圳中心区的三九医院,并计划投入30亿元,将其建设成一所国际医院,建成之后将交给和睦家管理。背靠深圳,加之大湾区港资医院能够使用肿瘤药的新政,以及新风天域日后对接的港资肿瘤中心资源,让本就打算发力肿瘤赛道的和睦家有了更多施展的空间。
从新建医院的战略分布来看,和睦家开始从超一线城市的“富人区”拓展到“新贵”城市——西安和深圳,以打开更大的消费市场,触及更多的目标群体。
和睦家走“向下”路线的同时,也创新了支付方式——商业保险支付,让高端医疗不再只是“有钱人”的福利,而是以保险的形式向中产阶级渗透,让更多的人以合理的价格享受高端医疗服务。
建院初期,和睦家接待的患者主要是外国人,他们通常会使用国际商业保险支付治疗费用,如今中国籍患者占比不断升高,占比近70%,其中40%的患者选择使用商业保险支付。
和睦家官网显示,和睦家已与国内外众多保险公司合作,实现了保险直接结算,换言之,患者可以凭借保险公司提供的“黑卡”,直接刷卡结算,省去了自行付费后的报销环节。因此,医生不会为了“赚钱”过度医疗,患者也避免了非必要的诊疗环节,保险公司也不会因为赔付过多导致亏损。医院、患者、保险三者利益完全绑定,形成了医疗支付的良性生态链。
这种医疗管理模式是和睦家一直追求的,同时也是复星向新风出售和睦家时仍保留近12%股份的原因,为复星的健康险与和睦家进一步对接做铺垫,毕竟中国健康险公司普遍亏损的症结就在于掌握不了医疗数据、无法监控医院诊疗行为导致赔付率过高,而依托和睦家的综合医疗平台——中心医院和卫星诊所多级转诊,体系内病人沉淀时间长、粘滞性高、流失率低的特性,为获取高质量病人的纵向数据提供便利,以辅助健康险产品的研发。
资本的游戏总是残酷的,玩家“各怀鬼胎”,即使初衷一致,但总有人会临时变卦,有人中途退场,也有人半路杀入,继续游戏,资本始终是追求回报的,市场还能有多大耐心陪着这家“慢”医院成长,不得而知。复星离场后,新风医疗何时能看到和睦家盈利的曙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