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央视热评:化解“鸡娃”焦虑,堵住变相考试、竞赛选拔的口子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3月31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我国将严格执行招生政策,严禁中小学招生入学与任何形式的社会竞赛挂钩,坚决斩断这种利益链。任何竞赛项目包括获奖成绩,均不得作为中小学招生入学依据。
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免试就近入学已经推行多年,从去年开始全国推行公办和民办学校同步招生,就是为了避免“掐尖抢生源”,但仍没能挡住一些优质学校选择生源的功利性冲动。比如,校外培训机构与名校暗中联手,暗示家长只要参加他们的多种“选拔”,就有可能被名校选中。为了在“小升初”时加分,借比赛之名圈钱牟利的山寨比赛也频频冒出,比如“叶圣陶杯”华人青少年作文大赛近日被曝光,花一万元左右就可以买到北京赛区一、二等奖,纯属骗局。培训机构一方面大办各类培训班,另一方面又是各类竞赛的主办单位,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同时还大肆炒作升学竞争,掀起竞赛热。培训机构挣得盆满钵满,家长的焦虑和经济压力却与日俱增,孩子的升学压力不断传导、下移。其实,教育部近年来一直没有停止过对各类面向中小学生的竞赛活动的清理整顿,但从现实来看,还有进一步发力的空间,相关利益链条还没有被彻底斩断。
进一步清理各类社会竞赛、规范校外培训机构的办学行为,已是社会共识。要坚决堵住优质学校用变相考试、竞赛等方式招生选拔的口子,斩断校外培训机构与中小学招生的关联,严惩违法违规办学行为。
从学校来看,需要转变办学理念,实现从“招好学生”到“教好学生”的转变。好的教育不应该是“高徒出名师”,而应该是“名师出高徒”,不挑生源、不掐尖也能办好学才是真本事。另外一方面,要下更大力气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加快扩充优质教育资源,整体提升教育质量,进一步缩小区域、校际差距,才能打消家长的择校念头。
(原题为《热评丨化解“鸡娃”焦虑 堵住变相考试、竞赛招生选拔的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