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爱好者创业的站长之家 – 南方站长网
您的位置:首页 >资讯 >

教育部回应「双减」问题,监管警钟敲响之后

时间:2021-04-02 15:48:51 | 来源:DoNews

原标题:教育部回应「双减」问题,监管警钟敲响之后

始于三年前的教培机构强整顿风波在今年越演越烈。3 月 31 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召开的发布会上,就义务教育阶段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以及校外培训负担(简称「双减」)的问题,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回应,称教育部将把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工作列入重点工作任务。而就在昨日教育部明确加大治理教培行业之时,学而思、巨人教育旗下培训学校因不符合规范问题被公开点名。山雨欲来风满楼,从教育部释放的种种信号来看,此轮教培行业强监管将给整个行业带来怎样的冲击?

一场针对校外教培行业的治理风暴恐正汹涌而来。

回溯到前几日,一份未经官方证实的「关于教育部‘双减’试点工作座谈会精神的情况汇报」的文件在网上流传。流传文件称校外培训行业或进行三限治理,即限培训机构数量、限时间、限价格。流传文件还称,原则上将不再审批新的面向中小学生的线下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要求做好培训广告管理。

紧接着,3 月 27 日,教育部新闻办公室通过官方微博「微言教育」对此回应,「规范校外培训及减轻学生过重课外负担是常态工作,国家和地方出台政策以官方渠道发布内容为准,谨防误传形成不确切信息。」

同日,头部 K12 培训机构所在的资本市场股价迅速波动,在教育中概股中,跟谁学跌超 18%,精锐教育跌近 12%,流利说跌超 10%,有道、好未来跌超 7%,新东方跌超 3%。虽然股价波动背后也与美国《外国公司问责法案》推进、对冲基金 Archegos 爆仓等有关,但政策层面的严管信号无疑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而 3 月 31 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办的「深入贯彻‘十四五’规划,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布会上,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在回答第一财经记者提问的关于「教育部是否在规范校外培训机构以及减轻学生课外培训负担方面有最新措施」时表示,「今年教育部把这项工作列入重点工作任务,将会同有关部门按照系统治理、标本兼治的工作思路,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进一步加大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力度。」

吕玉刚称,虽然近年各地积极开展校外培训机构的治理取得明显成效,但校外培训机构超纲超标的培训行为仍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具体表现在,培训项目收费居高,退费难、卷款跑路问题时有发生。这些问题的存在,既加重学生的学业负担,也加重家长的经济负担和精力负担。

对此,他表示,对校外培训机构,将坚持依法治理、综合施策,严格落实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要求,从严审批培训机构,强化培训内容监管,创新收费管理方式,规范培训行为,严肃查处违法违规培训行为,切实维护广大家长和学生的合法权益。

除了加强培训机构治理外,吕玉刚还做了几点回复,包括:进一步强化学校的育人主阵地作用,切实减轻学生校外培训负担和作业负担;义务教育学校要严格控制书面作业总量;增强课后服务供给,强调课后服务的时间要和当地正常的下班时间相衔接。此外,他提醒家长要理性看待社会培训。

同日,北京市教委印发《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近期检查发现校外培训机构存在问题的通报》指出,针对已恢复办学活动的校外培训机构,在「双随机一公开」执法检查中,仍有部分机构被发现存在不符合工作规范要求。

其中,昌平区学而思培训学校、昌平区巨人文化艺术培训学校等被公开点名,称其存在未使用或未规范使用教育部、市场监管总局印发的《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服务合同(示范性文本)》等问题。

无论是严加校外培训治理,还是强调控制书面作业,都对学科类培训机构是当头一棒。短期内,教培行业常态化监管将成为趋势。

校外教培机构监管趋严的趋势是必然。早在三年前,教育部等四部门对教培行业整顿之时,就已经明确要求要坚决纠正校外培训机构学科类培训出现的超纲教学、提前教学、强化应试等不良行为,强调预收费不得超过三个月、规范教师资质、明确禁止公办校老师兼职、细化消防通道、课程大纲等要点。自 2018 年至今,从设限合规到治理、监管,教育部频频出手规范教培行业,一方面是强调公平教育,维护教育生态,另一方面是遏制日益蔓延的教育焦虑。

此外,教育部明确态度提及了培训项目收费居高问题,不排除未来会收紧培训机构的收费模式。据多鲸采访的业内人士及投资人都表示,机构的预收款金额会逐渐降低。

有业内人士表示,在监管政策收紧的大背景下,对不合规的中型教育机构杀伤力较强,不过长期来看,对持有牌照以及相对规范的大型培训机构反是利好。

而强监管方式下,势必会影响教育机构的扩张速度。目前尚未知「原则上将不再审批新的面向中小学生的线下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这条规则的确切性,但教培机构的扩张速度势必被遏制。如果独立品牌的直营、加盟等方式走不通,规模化的收并购会加速,尤其是相对规范的机构之间的横向并购整合,从而形成强者恒强的大生态布局。

再者,在近三年国家对「超纲教学」、「强化应试」的监管态度下,K12 学科向非学科、素质教育品类拓科加速是必然。但由于高考体系的客观存在,学科培训的真实需求不会减少,现有市场足够大。

教育广告投放也会收紧,对获客营销投放较重的在线教育企业而言,会造成不小冲击。「就像火箭升空一样,突然少了燃料支持。」一位熟悉在线教育的投资人对多鲸表示。这一问题在两会期间也被人大代表重点提及,例如全国人大代表方燕就曾建议,要制定教育培训类广告的具体管理办法、细则;加大对教育培训类广告虚假宣传、内容低俗等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等等。

强监管下,教培机构广告投放收紧,扩张速度被遏制、收并购加速、行业分化整合加剧。短期看是冲击,长期看确是利好。尤其此轮政策信号更是推动教培行业健康发展的一次及时提醒。提醒校外教育始终是校内教育的补充,校内学习是基础。校外培训机构的教育目的是要给学生减少负担,而不是制造、贩卖焦虑。

在 3 月 30 日首届中关村互联网教育发展峰会上,中国民办教育协会会长刘林表示,随着「双减」相关政策文件逐步出台,集中于 K12 培训的大量投资将不得不转向互联网教育,以此带动整个行业发展进一步重组。

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俞敏洪也在会上表示,互联网教育在全世界一旦开始不可能停止,未来只会越来越好。这是一个非常有前途且不可停止的行业。他认为,互联网教育应该回归教育,尽可能摆脱资本和获利的影响,否则将给学生增加负担与校外培训机构做教育的目的相违背。目前的互联网教育确实也存在一些问题,近两年资本的大力介入具有两面性,促进教育蓬勃发展的同时也有一点「过火」。这对教育来说是不「正常」的,教育最终是要回归教育的,「教育+互联网+资本」才是正确的逻辑,「资本+教育」的逻辑早晚行不通。资本的介入对教育有意义,但是如何走向正确的成长路径是需要重新思考的。

教育作为与政策高度相关的行业,在监管政策警钟敲响之时,无时不刻不在强调要公平教育,也提醒从业者究竟该如何做好校外教育。校外教育即使是作为校内教育的补充,但也更多承担了辅助的角色。如果培训机构仅是为了盲目资本逐利,以快速扩张而实现巨大财富,这将为教育行业带来消极影响。为了扩张而施展的大肆营销行为,则将渲染教育焦虑、增加家庭负担。

回归本质,在大监管生死牌背后,一家教育培训机构的初心决定了未来究竟能够走多远。

以下为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回应原文:

记者:近日有要开展义务教育阶段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以及校外培训负担的消息传出,在资本市场上引起大家关注。目前在规范校外培训以及减轻学生课外培训负担方面,教育部是否有一些最新的措施?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

这是当前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最近不少主流媒体给予了大量宣传、报道,也作了一些深入分析和研究,对此我们表示感谢。

近年来,各地积极开展校外培训机构的治理,取得了积极成效。但是一些地方仍然存在着不少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校外培训仍然过热,超纲超标的培训行为仍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一些培训项目收费居高,有的培训机构退费难、卷款跑路的问题还时有发生。这些问题的存在,既加重了学生的学业负担,也加重了家长的经济负担和精力负担,对此社会反响非常强烈,广泛呼吁要进一步加大治理力度。今年教育部把这项工作列入重点工作任务,将会同有关部门按照系统治理、标本兼治的工作思路,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进一步加大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力度。与此同时,要进一步强化学校的育人主阵地作用,切实减轻学生校外培训负担和作业负担,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广泛关切。

对校外培训机构,将坚持依法治理、综合施策,严格落实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要求,从严审批培训机构,强化培训内容监管,创新收费管理方式,规范培训行为,严肃查处违法违规培训行为,切实维护广大家长和学生的合法权益。

对义务教育学校,要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规范作业管理,提高作业设计水平,严格控制书面作业的总量。要进一步增强课后服务供给,保障课后服务时间,特别强调课后服务的时间要和当地正常的下班时间相衔接,进一步丰富课后服务内容、提高课后服务质量,满足人民群众和学生的需要。

在这里特别提醒广大家长,要把孩子的身心健康放在第一位,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成才观念,理性地、客观地看待社会培训,不给孩子过多施加压力,科学、适度地安排孩子的学习、生活和锻炼,促进孩子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特别声明:本文为合作媒体授权DoNews专栏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DoNews专栏的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及原出处获取授权。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