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泰瀚
出门在外,手机没电总是难免。出于懒得带或是没提前给自己的移动电源充电等缘故,消费者也愿意以合适的价位让共享充电宝企业赚自己一笔钱。
但是,当消费者某天突然比平时多付一倍的租金,才发现收费标准悄悄从“小时”改成“半小时”的时候,难免会感到一丝欺瞒,让原本你情我愿的关系走向瓦解。
3月28日,共享充电宝集体涨价的话题登上微博热搜,就再次引发网友抱怨纷纷。
共享充电宝企业开始缺钱了吗?
薄利多销一贯是共享经济的吸金法则,且随着科技的进步,未来手机的续航能力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因此共享充电宝疯狂涨价并非明智之举。
对此合理的怀疑是:难道共享充电宝企业已经没钱花了吗?
天眼查显示,截至 2020 年 12 月,中国目前在业、存续的共享充电宝企业超 520 家,其中 75% 以上成立于 2017 年及之后。
相应地,据报告数据,近年来中国共享充电宝市场规模及用户规模也不断扩大。但与此同时,规模增速正持续放缓。
入场争利的企业不见少,做大蛋糕的速度却越来越慢,分蛋糕的难度也难免有所增加。
2020 年 5 月,美团正式宣布入局共享充电宝业务,凭借其在商家群体中强大的流量优势,未来很可能搅动原有的市场格局。
据欧瑞国际《共享充电行业发展报告》数据显示,2019 年共享充电宝行业已经形成了以小电、街电、来电和怪兽充电为龙头的“三电一兽”格局,占据了 85% 以上的市场,其中怪兽充电以 36.4% 的市场份额占据行业首位。
2021 年 3 月 12 日,怪兽充电正式赴美上市,从其公布的招股书数据,也能看出共享充电宝企业分蛋糕的难度。
小小充电宝,在 2020 年让怪兽充电营收 28 亿元,若按一人每小时使用充电宝租金为 4 元来算,大概每小时全国就有 8 千人次在使用。
要实现如此营收,关键还在网撒得够大。怪兽招股书上表示,怪兽充电目前在全国已至少铺设超过 66.4 万个点位和 500 万台共享充电宝。
然而,尽管怪兽充电 2020 年的营业收入较 2019 年上涨了近 8 亿元,同比增长 38.9% ,但净利润却从 1.666 亿元滑落到 7542.7 万元,同比下降 55.43% 。
蛋糕越做越大,企业能分到手的利润却越来越薄,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很大程度上是整个行业过分依赖租金单一收入结构所致。
谁在主导涨价?
央视在 2020 年底调查发现,商家提高入场费和分成是导致整个共享充电宝行业租金涨价的主因。
这是由共享充电宝的商业模式所决定的。
据艾瑞咨询报告,目前共享充电宝主要存在三种商业模式,分别是直营模式、服务商模式和代理商模式,企业通过不同商业模式获得的租赁收入占比分别为 72.0% 、19.3% 和 8.7% 。
毫无疑问,在最主要的直营模式下,只有铺设的线下商家点位越多,地段越繁华,人流量越密集,企业才能获得更高的收入。
但也正因整个行业 95% 以上的收入来自充电宝租金,企业的财源命脉被握在高流量地段商家手中,商家拥有了议价的主动权;而行业竞争激烈,也会迫使企业不得不为了抢占繁华地段,主动提供给商家更高的入场费和佣金。
艾瑞咨询报告显示,2019 年一台充电宝的租赁收入中,几乎一半要归商家所有,且这个比例势必会不断攀升,以致压低企业毛利率。
怪兽充电的招股书数据显示,商户成本甚至达到 50%-70%,入场费和佣金支出在短短两年间就上升了 260.2% 。
由此产生的成本,在单一收入源的商业模式下,似乎就只能转移到消费者身上来弥补。
据 2020 年底至今来自昆明、成都、北京、深圳等多座一二线城市的财经媒体记者实地探访,“三电一兽”收费大幅上涨,且分场景提价,大多三四倍于 2017 年时普遍的 1 元/小时。
时代数据4月1日给小电、街电、来电和怪兽充电所在公司发去采访函并致电。
小电公关部门负责人表示,近期并未涨价,并且小电推出了更优惠的会员服务,不会刻意涨价,同时对小电未来的商业模式创新和发展前景表示乐观。
来电前台工作人员表示需找到负责人再回电;街电客服表示近期未涨价,但和怪兽客服一样,均表示无权对其他经营问题进行回复,需反馈后再回电。
截至发稿,时代数据仍未收到这三家企业回电。
或许涨价早就发生,只是近期才被消费者和媒体发现,因此企业才会否认涨价的事实。
而要改变目前的情况,从长远来看,企业应该积极创新商业模式,拓宽收入渠道。但是远水难解近渴,似乎短期内企业们不得不先靠提高租金的方法为自己充一波电。
消费者能否接受涨价?
但是企业靠抬价来争取时间的策略能否奏效,依旧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一旦消费者养成自带移动电源的习惯,或是科技进步跑得比商业模式创新快,未来企业再想争取回流失的用户群就将十分困难。
并且消费者对共享充电宝市场的弊端积怨已久,是否还能再忍受整个行业的提价行为也是未知数。
据 2019 年调研,中国网民对使用共享充电宝后归还不方便的体验有普遍共鸣,当时大概三成人觉得租金贵。
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搜索“充电宝”,累计有接近 3.7 万条投诉记录,近期绝大部分投诉的是共享充电宝乱收费、已归还不结束订单等情况。
而对于近期的涨价行为,社交媒体投票数据显示,86% 的网民打算放弃使用。在 3.7 万人关于能接受价位的投票中,有 3.1 万网民表示只能接受每小时 3 元以下的价位。
即使考虑到社交媒体的集体情绪可能会夸张化现实情况,但企业也不得不好好思量,抬高价位牺牲用户的做法,是否真的能为自己续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