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月薪五万清华男征婚被嘲,当代互联网相亲门槛有多高?
原创 你们的 ELLEMEN睿士
假设有这么一个单身男青年:毕业于清华尖子班,曾在谷歌工作,如今月薪五万,求问:他在当下婚恋市场的竞争力有多大?
现实生活中,一个符合以上全部条件的男生从互联网上获得了答案:“精神贫瘠”、“过于自信”——这些都是他在自己发布的征婚贴中收到的回复。
除了这件事本身引起的各个层次讨论,我们发现了越来越多的男男女女选择在互联网的大海里撒网征友,这是为什么?开头提到的男生名叫张昆玮,3月28日在豆瓣发帖征友:“上次征友过去一年了,由于姑娘都不愿意来山西,依然没有征到。一年以来,我倒是收入增加了不少,而今成了一个斜杠青年,教竞赛,写程序,月入五万,每天依然是从早忙到晚,不过比从前在谷歌写C++,做大数据的时候轻松多了。官方职业依然是在家乡一个不知名的二本教书。身在家乡小城,有自由的空气。不挪窝啦。”
择偶条件只有一条:愿意在山西太原晋中一带发展。
帖子里他附上了自己的照片,一个戴眼镜的男子,穿着程序员标配的红黑格子衬衫,在沙漠阳光的照射下,与身旁的摩托车微笑合影。就是这么一则看起来和征婚照片同样平平无奇的征婚帖,却在短时间内吸引了网友的关注。随着帖子的升温,关于张昆玮的更多信息也逐渐被曝光:
中考全省第一、高中时斩获NOI(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金牌、直接保送清华,之后又通过严苛的选拔进入号称汇聚清华半数精英的“姚班”。
清华本硕毕业后,因觉得自己不适合搞科研而放弃读博,毕业后张昆玮先后进入摩根大通和谷歌工作。不到30岁,他就以自己的名字命名了一种算法,“zkw线段树”。
后来,他因接受不了北京的房价与生活节奏,选择辞职回到山西,进入一所二本学校当了老师。
去年他也在网上发布过征婚,只不过由于坐标山西,且当时月薪只有3000元的缘故,并没有得到太多回应,即便是回复也是吐槽他“不配找女朋友”。
一年之后,随着收入明显增加,他鼓起勇气再度发帖,但没有想到的是,这次还是失败了。
在大量的回帖与转发中,张昆玮的外形长相成了讨论焦点,一些网友给他贴上了“油腻”、“矮丑挫”、“魅力全无”、“装作拥有高逼格的内在”等标签,“普通却自信”的评价屡屡出现。
有人认为“相由心生”,不够健美的体态暗示着张昆玮没有自律的生活,学历和人品也不必然挂钩;也有人翻出张昆玮几年前在微博的言论,认为他关于“为了增进好感而触碰女性”的说法,有性骚扰之嫌。
还有人指出,张昆玮或许出发点是好的,只是方式方法出了问题,“既然选择豆瓣交友,就应该试着用贴近生活的语气介绍自己,突出自己是一个鲜活有思想的人。”
随着舆论越来越沸腾,逐渐开始有不同的声音出现,其中有不少来自仰慕张昆玮才华的男性,他们认为以张昆玮在业界的地位,实在不应该在互联网上被如此攻击,“形象差的人不配征婚?”
身处漩涡中心的张昆玮于前天发布了一篇《关于内卷,身材焦虑,性别意识以及近来热度的回应》,在这份公开回应中,他提到了当代男性的择偶压力:
“少数的成功者,挤占了适龄男性的择偶空间,使得大部分普通的男生,找不到方法来吸引异性。都说女性是性别问题的受害者,但是实际上,性别问题的受害者也包括男生中沉默的大多数。他们的存在是被忽视的,他们的诉求是被压抑的。我们从社交媒体上只能看到,丈母娘对财礼的要求如何如何,或者我们会看到,从小培养“男子汉”意识有多重要:但是男性除了辛苦赚钱,当工具人,还有没有存在的价值?”
张昆玮的回应自然又是掀起了一波唇枪舌剑。
博主@周玄毅 喊话张昆玮,“谁也不欠你一个老婆”,“你必须要有魅力才能吸引到异性”,“不要打悲情牌”。这条微博得到了17万点赞。
事已至此,舆论仍在发酵,大家争论的已不再只是一则单纯的征婚帖,而上升到了社会、性别、婚恋竞争等议题。
而张昆玮则表示,自己不会再进行第三次征婚了。事实上,这并非征婚贴第一次在网上引起轩然大波,2019年一位阿里P8就因为征婚而引来群嘲。根据由博主@北京大土豆 代为发布的征婚帖里介绍,这位男子“南京211+北京985,阿里P8,年收入170万,有房有车,身高170cm,体重65kg”,对女方的要求,“最好江浙独生女,身高162以上,本科至少211,月收入不低于1w,90后,能够照顾家庭,不排斥生2个孩子”。
在质疑的声音中,一些人将矛头对准了这位阿里P8的自身条件,认为凤凰男出身和170身高的男方,没有资格对女方提这么高的要求;另一些网友则认为,这位男子在征婚贴中对精神世界只字不提,完全把女性当物品把婚姻当交易。
面对舆论,最初发帖的@北京大土豆 忍不住发文回应,“我发现广大女性对男性的要求,其实可以概括为四个字:没有短板。……也就是收入不低,性格不坏,身高不矮,家里不穷,学历不差。”
无论是张昆玮还是阿里P8,这些在线下相亲市场拥有绝对选择权的男性,到互联网上征婚却处处受阻,不禁让人疑惑:互联网相亲,现在门槛这么高了吗?为了解答这个问题,我们逛了逛豆瓣、虎扑、脉脉等多个时下热门的互联网相亲角,从当代男女的征婚帖中寻找答案。尽管年轻人往往对于长辈们安排相亲时的老一套不屑一顾,但是当他们亲自上阵时,却也会不由自主地先写一份简历,把个人硬件条件如数家珍:身高、体重、年龄、学历、月薪、有无房车、有无大城市户口、父母养老情况……
而在择偶条件这一栏,男性与女性则显示出了极大的分野。
在女性发布的征婚帖中,除了保留项目“不吸烟少喝酒”以外,对身高的要求几乎是死线,“170cm以上”是准入门槛;
而在男性发布的征婚帖中,“善良、孝顺、温柔”是直男择偶三大件,不少男性还会直白地提出,希望女生感情经历简单一些。
在一条脉脉的征婚帖下,我们就见证了一次男女间的微型交锋。一位网友提问楼主,“谈过几次恋爱啊?”楼主回复,“一次,你给打几分?”这位男性网友则回复,“那得看看性生活是多少。”
既然选择在互联网公开征婚,那么就要做好被公开judge、以及接受汹涌恶意的思想准备——网友可比婚介所中介们直接与毒舌多了。
但凡超过了30岁(此条标准尤为针对女性),在互联网征婚的语境中就成了“被剩下的”,只有降低择偶标准的份。
在这一点上,互联网征婚几乎与传统的“父母式相亲”没有差别,“都这把岁数了,眼光别太高了”成了讨论区最常见的潜台词,甚者还有语气更为促狭的,“年轻时候干嘛去了,现在找老实人?”“阿姨,你都过了30了该找大叔了。”
与年龄同样重要的,是颜值。
虽然许多年轻男女在征婚帖中都表示对于对象的长相要求,“只要看得过去就可以”,但事实是,外貌条件早已成为一条难以逾越的隐形标准。
如果颜值不够高,身材不够好,那么在虎扑、豆瓣等地发帖征婚,无异于对自己公开处刑。
在虎扑的一则征婚帖下,JR们纷纷对楼主的相貌发表了自己的感想:
“长得美颜了也就这样,继续单下去吧”
“要求不要太高,照片你把手拿开最多3分”
……
张昆玮也是一个典型的因相貌而被攻击的例子。
与传统相亲比起来,互联网征婚看似更为方便,却也危机四伏,在这个不婚主义盛行的时代,仍旧发帖为自己相亲的年轻人,到底是怎么想的?
除了向亲朋好友散布“请帮忙介绍对象”的消息土法征婚外,从19世纪末报纸大众化后所刊登的征婚广告,到遍地开花门脸喜气洋洋的婚介所、贴得到处都是的小传单,九十年代诞生至今仍经久不衰的电视相亲栏目,直到今天在各个网络平台无孔不入的相亲交友征贴和各种约会 app——无论在哪个时代,年轻人在“想恋爱、要结婚”这件事上的热情始终不减。如果有幸浏览过人民公园相亲角和婚介所的征婚启事,就会发现传统征婚总会制造紧张氛围,身高、体重、户籍、学历、收入、资产——有时甚至连照片都不放,结婚嘛,什么爱情不爱情的,经济条件家庭背景匹配、日子过得下去才最重要。这样目的性极强,用同一套衡量标准评判每一个个体的征婚方式令年轻人倍感不适。
比起正襟危坐的亲友介绍、公园长辈聚集的相亲角、婚介所交七万块钱包介绍五个合适对象,更多的当代年轻人还是想让婚姻回归本真:结婚本应是因为两个人真心相爱。
在社交媒体上写一段话讲讲自己的故事与经历、愿景和规划,聊聊爱好谈谈兴趣,甚至暴露性格的弱点和雷区,这样信息量充沛又不失个性的征婚方式,才更能满足年轻人征婚的诉求。
——虽然出于精准投放的考量,他们的开场白往往也是先介绍自己的身高、体重、户籍、学历、收入、资产,但是毕竟亲自发帖嘛,和被爸妈当作急于出手的商品摆在相亲角相比,征婚体验还是不太一样。相比传统婚介依靠熟人和婚介机构有限的资料簿,网络也为年轻人带来了更多的选择与可能性,“求偶信号”的传播速度也是传统婚介方式无法比拟的。网络征婚完全依靠数据算法,冲浪能手们甚至能在网易云、外卖点单评价、闲鱼、股票交易软件、支付宝基金讨论区里找到有着相同爱好的对象。
想要一起赶场看文艺片音乐剧、共享书架的文青有豆瓣;
热衷紧盯大盘预测基金走势的财友有支付宝;
正能量精英青年想找人未来一起“鸡娃”有陌上花开;
体育迷和电竞爱好者有虎扑;
甚至就连记账软件的讨论区都有用户倾情发帖“征个女友和我一起省钱”……
互联网让“找个能玩儿到一起去的人结婚”变成可能。
毕竟你和单位同事大姐介绍来的男生见面第一次就聊“昆汀电影中的暴力美学与导演本人的恋足癖”、“华语文坛东北文学复兴”这种话题大概率会被人当成精神病,但是在豆瓣等用户拥有着相同话语体系的平台则不然。就算最后没能找到真爱,兴许也会结识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
这样的择偶方式也映射出了年轻人的婚恋观变化。
当恋爱结婚变成一种选择而不是一种成年后自动获得的义务,在物质水平相对稳定的年轻人群体中,是否有共同话题和爱好,两人的三观是否大致相似,对未来的规划能否达成一致,甚至最近“你同不同意杨笠说的男人普通而自信”都能成为年轻人择偶时重要的考量标准。
但是互联网征婚这件事,到底靠谱吗?
一来,随着互联网征婚的兴起,使得相亲帖变得越来越鱼龙混杂,已经有网友反映自己差点遭遇“杀猪盘”。
一位虎扑网友认为,“现在的(虎扑)相亲帖八成都是男人装的,里面至少五成是骗子。”
其次,比起线下寻觅、面对面相亲,在线征婚往往拥有更高的要求与门槛。
果壳CEO姬十三曾在2011年在豆瓣发布征婚帖时,就道出了互联网征婚的难处。他把在线征婚比作社招投简历,而线下相亲则更像是获得了“内推”:
“(互联网)征婚很难,原因在于你心里对每一单项要求有理想标准,就像在找‘全能冠军’。而现实生活中的电光火石,则往往是因为对方的某一瞬间触动了你,单项胜出即可。”
参考资料:
量子位:清华姚班高材生谷歌辞职回家教书:“不想像成功学那样生活”
品玩:一切中国互联网产品的归宿都是相亲网站?
虎嗅网:当代互联网相亲文学大赏
撰文:莱斯利 & 盆栽
部分图片来自视觉中国
其余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原标题:《月薪五万清华男征婚被嘲,当代互联网相亲门槛有多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