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cp比独立人设更赚钱吗?
关于嗑cp这件事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上头。
比如正在热播的网剧《司藤》,讨论两位主角是否有cp感的话题热度从开播以来,几乎一直高于对于“剧情”的讨论——并且得益于两位主演在戏外“非常配合”的互动,比如两人参与的优酷扫楼活动——cp粉们更是直接推动了#景甜和张彬彬好像一对新人#这个话题登上热搜。
刚刚剧终的《山河令》就更加现象级了。主角两人的cp超话“浪浪钉”一度短暂反超传统cp劲旅“博君一肖”(王一博和肖战的cp超话)登上cp榜榜首。
“洪流”不止卷入了流量明星们。在cp粉们的共创共荣之下,组cp已然迅速成为一个极易被复刻的财富密码,为更多的演员、娱乐圈提供持续热度,乃至成为大众的谈资:
参与综艺《创造营2021》的选手利路修和普京的拉郎视频,在b站播放量已经超160万;德云社里,德云女孩嗑起了龄龙少年(张九龄王九龙),脱口秀大会上风驰电掣的“雪国列车”(李雪琴王建国),搭载起不少的节目关注度。神奇的网友还在一期央视新闻助力大学生就业的公益直播中,抠出了董明珠和王冰冰的cp感。
总之在2021年的时空下,在cp粉的狂欢与买单之下,“cp会比独立人设更赚钱”似乎已经成为了一个不需要过多论证、“即插即用”的公式。
万物皆可组cp,这种奇妙的情感贯穿于人类进程中。像是天地、龙凤、阴阳、方圆,先民们这些成双成对的用词,多少包含着朴素的“登对”意识。以此类推,讲求对称的建筑美学、对仗声律有严格规定的骈文,也隐隐带着cp的“隐学”。
到如今,嗑cp已经成为一门万物皆可的“显学”。精究于此的cp粉,有的被称为“嗑学家”,也有的被嘲为“嗑药鸡”。无论外人是否可以理解共情,借助cp粉的显微镜,你可以看见一个毫无边界的绮丽世界,在这里年龄性别或者相貌都不再有苛刻的准入条件,横贯中西纵论古今,连次元壁也无法阻挡一颗颗要嗑糖(或者刀)的心。
不过想要弄清楚“cp是否真的要比独立人设”更赚钱,我们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当下我们时常挂在嘴边,无限类似于“财富密码”的“cp”的定义到底是什么?
将流行于社交网络的cp主角们粗略分类,大体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类:
1.存在于小说、动画、漫画等二次元的“纸片人cp”
这类cp的发迹史可能远远早于很多人的想象,甚至不是所谓的“Z世代”的专利。
早在《灌篮高手》的漫画连载时期,在日本同人界就曾经猛磕过“流花”(流川枫与樱木花道的cp名),并赋予这对CP“日本第一夫夫”之称。随着上世纪末日本动漫在中国广泛传播,同人文化在也国内扎根发芽,推动着本土同人文、同人漫画、动画、广播剧、网文等等泛cp内容的诞生——理论上,这是今天消费耽美作品热潮的重要成因之一,毕竟成长于那时期的80后、90后,如今已经成为了市场最核心的定义者。
(世界第一初恋的op非常好听)当然纸片人cp也并不局限于耽美向内容。围绕动漫《名侦探柯南》,既有cp粉对于“新兰”还是“柯哀”长达十余年的争议,也有人钟情服部与和叶超漫长的恋爱长跑。
与之类似,《轻音少女》《LoveLive!》《citrus~柑橘味香气~》等动漫不仅延展出相当丰富百合向素材,也衍生出“橘里橘气”这个广为传播的经典词语。
2.从影视作品延伸出的“角色cp”
如果说从二次元走出来的纸片人cp可以被形容为原教旨cp、原生cp,是最硬核cp粉的里世界,那么影视作品走出的角色cp则可以被看做是cp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有“出圈”象征意义的重要标识物。
如今以 “人名”x“人名”的格式在b站进行搜索,可以囊括绝大多数的cp视频,而这其中相当一部分的素材来源于各类影视作品:他们成型的内核来自剧情里的故事线和对手戏,cp粉通过他们特有的显微镜和剪刀手,不断再造出新的解读,可以说自制cp视频承载着反复“造糖”的使命。
一些长期合作的屏幕搭档,具备天然的“化学反应”,其合作的素材可以串联出三生三世甚至更多,例如就有网友串联《侍神令》《画皮》《龙门飞甲》等一系列作品,讲述故事中陈坤与周迅演绎的轮回之恋。
3、现实世界里的“真人cp”
这是最具有争议的一类cp。因为无论是纸片人cp还是角色cp,本质上都来自于“虚构”、“二创”——但真人cp往往没有边界感,它可能会融入到所谓的“人设”当中,成为后期商业模型得以建立的基础;也可能成为商业模型本身,反向倒逼“人设”进行妥协。
各类偶像团体是组成真人cp的沃土。自2018年偶像练习生开启的选秀元年,从各类选秀类综艺节目中诞生出了一批大热的cp:“皇权富贵”“云次方”“美宣”“大虞海棠”“元周率”……竞争淘汰的机制,封闭式的录制相处,节目组的有意渲染,酿成一段段极具故事性的cp线。
相较于选秀节目以加速度组cp,丝芭传媒和时代峰峻旗下的养成系团体,则为cp粉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成员们长达数年的相处,舞台表演外务活动物料充足,再加之粉丝可以通过“B50金曲大赏”、《少年ON FIRE》这类可以“花钱安排”cp合作双人曲的活动形式,也使得嗑cp的氛围更为浓厚。
(图源 SNH48 官网)当然这三类cp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并行不悖,例如有的粉丝会将角色与真人分开,像是《司藤》就衍生出角色cp超话“放肆藤你”、真人cp超话“超甜冰淇淋”。也有的将这两种聚合在一起,比如“浪浪钉”的导语里就明确写道,该超话属于“山河令的cp超话+真人cp超话”。
同时这三类人物在组cp的过程中,可以任意排列组合。林黛玉和伏地魔的cp向视频,在b站的最高播放量超400万;作为b站拉娘/拉郎配顶流的贾玲、岳云鹏,更是在网友的视频中,拥有无限可能;甚至你还可以找到“皇后娘娘x懒羊羊”这类打破次元壁的奇异组合。
总之,组cp需要考量的唯一要素只是脑洞是否够大。
基于上述对于cp类型的界定,进一步来看cp粉带来的“嗑cp经济”。从嗑cp的主要场景来看,可以分为内容消费以及经济消费:
内容消费主要包括阅读同人作品,制作cp视频,参与超话互动,贡献动漫、影视、综艺等话题讨论等金钱花费较小的活动。而经济消费则偏重于消费明星代言,成为其商业价值的一部分;通过打投为参与选秀节目以及各类活动中的偶像提供票力;购买cp应援周边,参与后援会日常集资等活动。
通过场景划分,不难看出影视作品衍生出的角色cp以及真人cp,相比于纸片人是更具有经济消费场景。且鉴于演员本身也或多或少会受到来自角色的红利,对于“有个cp更赚钱”的讨论,将更多聚焦在真人cp这一范畴中。
换句话说,嗑真人cp可能会更费钱。
(根据微博超话的cp榜单也可以佐证真人、角色cp仍然是“嗑研事业”的主阵地)那么具体来说,嗑cp到底有多花钱呢?
以SNH48 GROUP第六届金曲大赏为例,粉丝为双人曲第一名的舞台投票累积花费713275.28元。在去年的TNT《少年On Fire》中,“最受欢迎合作舞台”排名第一的《做我的猫》,粉丝共计投出6397多万朵“小葵花”,折算人民币约600万元。
市场也十分敏锐地捕捉到cp粉的强大消费力和消费需求。行走在嗑cp前线的《时尚芭莎》,先后拍摄“胡歌&霍建华”“朱一龙&白宇”“肖战&王一博”“张哲瀚&龚俊”等众多流量cp,仅肖战王一博的电子刊“不问来路只问归处”,订阅数量已经突破127.6万。因《山河令》走红的张哲瀚与龚俊,截至3月26日,其电子刊订阅数超26.4万,按照一本6元计算,销售额可达158万。
趋势之下,资方们纷纷押注“cp营销”,插播在正剧中的“山河令小剧场”,借由角色互动完成产品广告。在戏外,娃哈哈官宣张哲瀚、龚俊分别代言营养快线的两种口味,阿玛尼彩妆也在同一天宣布两人的粉底推广。值得一提的是,阿玛尼彩妆的宣传图,有趣地选择了一红一蓝的背景配色。
除了双人代言推广,整体上两人的商务资源伴随《山河令》的热播,不断累积,根据星数给出的统计,截至3月18日,两人“陆续官宣了7个品牌的代言推广,涉及美妆个护、食品饮料等品类”。而粉丝们也正在承接这股流量转化,3月23日张哲瀚参与一叶子天猫旗舰店直播,根据知瓜数据显示,该场直播成交总金额达到1444万。
除了真金白银的“利”,cp粉进行话题讨论贡献出的“名”,也搭建起明星价值的一部分。
(我们爬取了去除耽改剧、角色名和演员名后呈现的关键词)统计《山河令》200余条豆瓣短评制作词云,可以看见网友们在感叹嗑糖、cp感之余,其实不乏对演员演技的关注,这对于演员本身或者市场,多少还是有着一些良性反馈的。
cp贡献的“名”与“利”,《山河令》并不是孤证。借由豆瓣十年后小组制作的《塞纳河历年总饺子排名》——在总结SNH48 GROUP七年总选集资总额基础上,加上通货膨胀,算出最终排名——可以更为直观的感受到cp对于成员的“助力”。
在排名前16名的成员中,其cp粉能够在金曲大赏或者总决选,集资10万元以上的有13人,集资50万以上的,有8人。在排名前48名的成员中,算上“河内河外”(组合内和组合外偶像)的cp,每位成员都至少可以找到一个cp超话,也就是说每位成员或多或少都有人“嗑”。
在这种规模效应之下,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组cp可以跨界到脱口秀。2020年第三季《脱口秀大会》中,李雪琴和王建国的“雪国列车”cp,从起初的拉郎配,变成整季节目的亮点之一,由cp话题延展出的梗和金句,不仅戳中不少观众,甚至连杨天真、李诞也没少在节目里起哄。
王建国虽然也对cp“营业”保持谨慎,“就是怕观众反感,你说大伙都挺喜欢我俩的,被整着整着是吧,本来盼着我俩奔现的,结果我俩变现了。”但奈何金主、节目组,两位主人公都难以绕开cp光环下的经济效应。
(在脱口秀大会的决赛集,观众可以看见两人合作完成的一则中插广告)总的来说,“利”与“名”的双收,让组cp看似成为了一笔稳赚不赔的买卖,资方喜闻乐见、明星顺势而为、粉丝乐在其中。
但如果将cp视作一本万利的买卖,也太过于简单。
从目前的舆论环境中,cp粉虽然可以形成较大的声量,但将cp超话数据与单人超话数据进行横向对比时,会发现cp粉在体量上并不占优势。
(根据3月29日上午微博超话cp榜整理的数据)出于体量悬殊,一些cp粉会秉持圈地自萌,请勿上升真人的“操守”,但这种边界感有如组cp时彼此之间可任意排列组合一般,很难泾渭分明。一旦cp粉和唯粉(只钟情于cp中的一方)发生群体冲突,很难全身而退,227事件便是这种冲突的极端结果。
另外cp粉的尴尬还不止于此,尽管近年来嗑cp大有出圈之势,但是大众语境中的“般配”,并不能与“嗑到真的”的cp粉们完全共情。而学界对于cp现象的研究,也更愿意将其视为一种粉丝的行动与消费逻辑,产生在媒介娱乐化的大环境之下,是注定被商业化收编的亚文化。
除了外界的难以理解,cp粉们也极易陷入拧巴的情绪。腾挪在营业期的黄粱一梦,与解绑提纯后的一地鸡毛之间,cp粉们的快乐往往是短暂的。运气好的,可以迎来《了不起的女孩》这种教科书般的告别,不过现实也不缺《琉璃》式的be。好的解绑留有一丝余地,而带来粉丝逆反和回踩的拆cp,也已经有了太多的前车之鉴。
可以说,在今天cp看起来比独立人设更赚钱了,但追根究底,两者并不是绝对矛盾,丰满而具有故事性的独立人设,能给予cp粉更多的演绎空间,而理想状态下cp也会反哺角色与个人。
可如果奔着攫取cp红利,迎来市场押注、资本催熟,那么嗑cp,真不需要上赶着出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