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中国是瑞士钟表最大市场却缺乏维修点,本地协会想要主动破局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中国是瑞士钟表最大的消费市场,但每个瑞士品牌在中国只有寥寥几个维修网点。这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这对中国消费者是不公平的。”4月7日,在广州举办的中国钟表协会维修专业委员会成立会议上,中国钟表协会理事长张宏光接受界面新闻等媒体采访时做出上述表示。
同日,中国钟表协会旗下中国钟表协会维修专业委员会在广州成立。会上还讨论并通过了“中国钟表维修行业自律公约”,超过140家钟表维修企业参与其中。自律公约条款提及,不销售、不使用假冒伪劣商品及维修保养配件;钟表维修服务人员必须经过相关机构培训,符合国家职业技能《钟表维修工》的要求。
瑞士钟表牢牢占据着全球钟表高端市场,中国内地瑞士钟表保有量巨大,且在逐年增加。2020年,中国内地首次成为瑞士钟表全球最大市场。
瑞士钟表工业联合会(FH)数据显示,去年瑞士钟表对全球各地出口均在下滑,对中国内地出口则强劲增长。2020年下半年,瑞士钟表对中国内地出口增长高达58.2%。据瑞士联邦管理局数据,2020年瑞士手表对中国内地出口额达23.94亿瑞士法郎(约合25.77亿美元),中国内地首次成为瑞士手表出口额最高地区。
其中,劳力士依然是“表王”,在2020年以24.9%的市占率继续成为市场份额最大的瑞士腕表品牌。
中国海关统计数据也显示,在2017、2018和2019年,中国内地在瑞士钟表出口的全球市场排名中一直位列前三。2020年1月至11月,瑞士向中国内地出口的钟表数量同比增长17.1%,达到了23.9亿美元。至此,中国内地首次成为瑞士钟表出口的全球最大市场。
然而,张宏光认为,中国内地早在数年前便是瑞士钟表的第一大市场。此前从表面上看,瑞士钟表出口前三市场是中国香港、美国和中国内地,但事实上,其第一大出口地香港市场有超过75%的瑞士钟表是流入内地的,因此,两相加后,中国内地理应是瑞士钟表最大的消费市场。
与激增的市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瑞士钟表的维修和保养的力量欠缺。
“我们需要跟瑞士钟表品牌商有深度的沟通,需要他们有较大的改变。”张宏光指出。
2013年,中瑞双方成立了“中瑞钟表合作工作组”。针对维修现象,中国钟表协会曾代表中国钟表行业跟瑞士政府层面和瑞士钟表工业联合会做过多次交涉,然而收效甚微。
“我们希望他们(瑞士钟表品牌)培训和授权中国更多的维修机构,让维修的网点数量和服务质量都有保证。但瑞士政府相关部门强调,授权的问题是企业行为,他们不好出面干预。于是我们跟瑞士钟表工业联合会提出,推动或倡议会员多设网点,行不行?他们也摇头。”回忆起交流细节,张宏光表示。
不过,张宏光也称,这种沟通不是一蹴而就的。这些年瑞士钟表也做出了一些改变,比如原来瑞士钟表联合会网站没有中文,现在有中文版,部分品牌之前承诺维修2年,现在保修8年,“说明他们也看重中国的消费市场”。
张宏光认为,这些交流要依靠协会的不断地推动,也要靠行业自身的发展。“说到底还是要靠自己的影响力和实力。中国钟表维修业要自信、自强、自律。只有我们强大了,规范了,水平提高了,瑞士才能和我们在同一水平上对话。”
张宏光相信,中国有巨大的市场,能推动瑞士品牌改变他们的售后服务政策,最终扩大他们的维修服务能力,将现有的部分维修企业归入他们的授权中。
张宏光对界面新闻表示,目前中国内地钟表维修机构超过7.2万家,行业从业人员近20万人,其中参加过行业培训并取得资质证书的维修人员在一半以上,约60%。“但目前个体经营者数量较大,他们处于行业的边缘状态。很多个体经营者没有得到品牌企业的授权,而造成了超范围经营。这是我们目前面临最大的尴尬。”张宏光指出,但完全依靠品牌企业的授权的网点,又不能满足市场和消费者的需求。
2021年央视315晚会曝光了钟表行业手表维修黑幕。对此,行业人士称,钟表维修是一个非常专业的领域,加之国内钟表维修体系现状比较分散,钟表售后维修服务规范执行力度不够,以至于鱼龙混杂,出现价格差异大、维修乱象等一系列问题,一些不法商家正是利用了这一点,建立起黑色产业链,以谋取不义之财。
万表CEO肖晓在会议中指出,钟表维修行业的这些问题,根本原因就是信息不对称,解决钟表维修市场的关键手段是解决信息不对称,而解决信息不对称的有效方法是行业数字化转型,建立数字化平台。
张宏光则强调:“业内少数不良商家,对我们是一个损伤,甚至会毁灭我们行业。所以大家要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此次,多钟表维修企业参与“中国钟表维修行业自律公约”的缔结便是一次集体发声,希望通过行业自律,集体承诺诚信经营来改善行业形象。
同时,中国钟表协会还发布《钟表维修机构等级评价规范(征求意见稿)》文件,将对维修机构展开规范评级,今年将会评出首批5A级钟表维修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