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台湾面临半个多世纪以来最严重旱情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台湾日月潭水位不断下降
今年以来,台湾地区缺水严重,面临着半个多世纪以来最严重的旱情。特别是台湾中南部地区严重缺水,多个水库水情告急。
台湾久旱不雨,旱情持续严峻。缺水状况到底有多严重,看看日月潭就能直观感受到。这是昔日碧波荡漾的日月潭,再看今天的日月潭,罕见水位探底,甚至漏出龟裂的湖底。
景区的标志性景点“九蛙叠像”,也早已九蛙尽露。 日月潭水位降到半世纪以来最低情况,从满水时的海拔748米降至735米左右,水位下降超过13米,蓄水率跌破三成。目前,码头大多数的栈桥和浮排都已无法延伸至水面,景区有两个码头也已经封闭,船只不能停靠,影响游艇业者生计。
总台央视记者 孙雨彤:我身后的这片青青草原,其实原来都沉在日月潭潭底。由于水位骤降,这片淤泥也暴露出来,还长出了茵茵青草,原来沉在水底的手划船,现在也重见天日。
日月潭这一奇特景象,被很多台湾网友称作是景区最新景点,“日月潭大草原”。有游客绕过警戒线,进入裸露潭底拍照,一睹旱象奇观。
日月潭附近商家说,家中生活用水也受到影响,近日曾出现水龙头流出来的自来水,水质混浊到几乎无法饮用。
目前由于水情吃紧,台湾中南部地区已经开始实行一周供水5天、停水2天的限水措施,近百万用水户受影响。而影响最大的是农田停止灌溉,台湾约1/5农田受影响。另据台湾水利部门资料显示,目前全台21个水库中高达18个水量低于50%。依照近日蓄水下降量推估,在不考虑未来降雨的情况下,供应台湾中南部地区的水库存水量也就只能支撑20天到30天。
专家:既是天灾更是人祸
台湾水荒严重影响了岛内农作物灌溉和半导体等工业的用水需要,也影响了民众生活用水需求,导致民怨四起。两岸问题专家分析认为,此次水情告急,在台湾既是天灾,更是人祸。
专家表示,干旱、降雨不足只是水荒的原因之一。去年的丰水期,台湾遭遇56年来首次无台风,西部水库集水区自去年6月迄今的降雨量仅为往年二至六成,蓄水严重不足。但实际上,台湾地区长期以来陷入经常性缺水困境,今年只是特别严重而已。深问究竟,除了降水少等自然因素外,更为关键的问题在于人祸。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中心副主任 唐永红:台湾的用于蓄水的水库的数量不够,最近10多年来只修好了一个水库,为什么水库建设不力?一个最主要的因素就是台湾的政党恶斗,比方说在高雄美浓曾经要建一个水库,但是因为民进党带头误导这些民众,发动这些民众来抗争,最后就是无果而终。
同时,台湾水利等部门在应对旱情方面没有做到“未雨绸缪”。众所周知,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需要长期规划,不能临时抱佛脚。然而,台湾方面多年来缺乏长期规划或落实不力。据台媒报道,民进党当局上台后,五年来花费了1000多亿新台币,约合200多亿人民币用于治水,但眼下仍然“水荒”严峻,充分暴露民进党当局施政能力不佳。更为关键的是,台湾当局不惜牺牲民生福祉而拒绝两岸经济合作。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中心副主任 唐永红:台湾是一个小型经济体,没有多少资源的,包括水资源、能源资源等等。那么在短缺的情况下,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要去引进相应的这些资源要素。从哪里引进最好呢?大陆地区是最为便捷的,但是民进党当局心魔未改,认为如果从大陆引进这些战略性资源要素,有可能对他们追求“台独”的政治目标可能有不利的冲击,就不惜牺牲岛内的民生经济的发展,拒绝,不愿意跟大陆展开交流合作,所以这是我们感到非常遗憾的一件事情。
金门持续稳定用水得益于大陆
台湾金门也遭遇了旱情,但从去年12月开始,福建晋江加大了对金门的供水量,当地民众生活并没有受到缺水的影响。
台湾本岛亮起水情警报,而金门却因为有大陆供水,至今未执行限水措施。
金门县自来水厂厂长 张武达:金门这几年的降雨明显不足,尤其是去年更是创下了历史新低,不过还好有大陆饮水的一个资源,现在民生用水并没有受到影响。民众生活也正常,(民众)还没有感到欠水的状况。
为缓解干旱可能对金门百姓生活用水造成的影响,从去年12月开始,福建向金门每日供水由原先的1.4万吨,提高到1.71万吨。据了解,3月金门民生以及工业需水量中,大陆供水占比已超过五成。
福建晋金供水有限公司总经理 洪佳兴:从去年12月以来,每日24小时不间断向金门地区供水,每天最高供水接近1.9万吨。三年来累计供水1224.33万吨。
自大陆向金门供水工程开通以来,一直执行“月计划、周调整、日供应”的运行机制,并从水源、设备、陆地管道等多方面入手,严格管控,确保为金门乡亲提供清洁、安全、生态的优质水。
金门县自来水厂厂长 张武达:我们会跟大陆持续做好水源保育和检测、协调工作,确保两岸通水能够安全稳定,持续提供民众质优量足的自来水。
2018年8月5日,大陆正式向金门供水,极大缓解了金门的缺水情况。就在几天前,国台办发言人强调,将继续推动金门、马祖同福建沿海地区通水、通电、通气、通桥,积极推进两岸应通尽通。(总台央视记者 张雪松 孙雨彤 郭民 朱若梦 黄达 梁晓蕾)
(编辑 王鹤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