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天地汇董事长徐水波:链式思维下的产品创新是国内物流业新机会
日前,“互联网+物流”企业天地汇集团(下称天地汇)完成了一笔7亿元人民币的融资。据悉,本轮融资由联通资本、中信证券及盈实基金联合领投,包括多家上市公司、银行及啟赋资本等在内的新老股东跟投。这其中,天地汇与招商银行签订了战略协议并获得了授信支持。
在天地汇董事长徐水波的过往履历中,天地华宇、传化物流都在国内物流发展史上留下了浓重的印记。目前在疫情的冲击之下,国内物流行业产生了深刻的变革。寒冬之下,有物流公司黯然退场,也有企业逆势而上。
“回想起疫情之下,我们的确面临了很大的压力。”徐水波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物流是为生产制造业服务,制造业如果停滞,物流产业就没有需求,“去年上半年的压力尤其明显,但区别于其他重资产的物流企业,天地汇复工速度很快。”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天地汇目前是我国公路运输中甩挂运输模式的主要实践者。这一运输模式,起源于上世纪40年代的欧美地区,在物流业基础设施完善的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甩挂运输已经成为干线公路货运的主要方式。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可以通过牵引车头和挂车的灵活搭配,大幅提高车车辆使用效率,节省货车因装卸而等待的时间。在提高运输和物流效率、降本增效方面,甩挂运输有着巨大的优势,在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运用已久,但在我国普及程度较低。
不过,甩挂运输模式可见的降低物流成本、提高运输效率、促进节能减排、推进现代物流和多式联运的发展等优势,使得这一模式存在着一定的市场基础。并且,在国内经济双循环以及产业物联网的日益发展之下,物流行业势必迎来新一轮的发展机遇。
以下是访谈内容:
《21世纪》:我国物流正在不断进行更新与发展,“互联网+”模式的网络货运平台也在不断的壮大与完善。您对网络货运模式的看法是什么?
徐水波:网络货运是一个特定的物流现实场景。这一模式的核心是司机端,更多的是个体司机。我国1375万运营车辆中,有近1200万辆是个体司机。而整个物流行业从税务角度上看,是实行增值税制。这就意味着,物流业邀请司机帮它跑货的时候,需要司机能提供成本证明。然而,司机作为个体户并不具备证明能力。所以,国家是针对在这样一个特定场景,推出了一个基于从无车承运开始,到现在网络货运模式的运输服务,本质上是来完善和规范物流行业在极不规范的场景下的常态规范。
《21世纪》:今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特别是在国家提出经济双循环的战略后,物流行业的重要性进一步被提升。您觉得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内物流产业有哪些值得关注的机遇和新趋势呢?
徐水波:双循环实际上是为了两个主题开展的,一个是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第二个是我们整个消费驱动力的强化。所以,这两个主场景实际上是构成了我们物流服务的主场景。在这样的场景中,我们对供应链的柔性要求会大幅增加。所以如何在这个变化过程中间快速反应,并且能够快速地开发新业务、新产品去满足它,成为物流行业所面临一个挑战。因此,对于物流企业而言,企业自身的弹性、柔性事关重要。
另一方面,对这样一些市场主体和服务主体的需求,物流企业如何快速地去适应?这其中,产业物联网必将发生重要的作用。但是在产业互联网发展过程中,我们要避免一些误区。过去几年,我认为大量资本方在产业物联网领域的投资严格来说是失败的。为什么?产业互联网的本质上不是互联网+。产业是主场景,互联网是手段。所以任何产业互联网形式,必须满足这样的价值诉求。此外,产业互联网也不能像C端互联网那样,通过大资本的运作,快速实现覆盖、催熟。
因此,物流领域的产业互联网在“十四五”以后,整个链式思维就要围绕加强产业的价值体系,然后通过技术服务、互联网手段,进行产品创新,这些是我们物流领域的机会。
关于产品创新,我们接下来会有一个零担物流服务产品发布。
《21世纪》:您认为物流领域的供给侧改革还在进行之中吗?
徐水波:供给侧的变革不仅正在进行,而且会加快裂变。特别是在“十四五”、国内经济双循环的背景下,我们国家对消费驱动、对产业的转型升级的压力紧迫。过去两年,我国物流行业的淘汰率高达20%以上,这是前所未有的。
《21世纪》:其实我国物流行业特别像是快运领域,一直都处于市场规模庞大但巨头效应较低的局面。您认为,随着“十四五”的到来,这些领域会涌现出巨头企业吗?
徐水波:产业互联网的发展,它需要一个周期,跟C端互联网不一样。所以我认为在物流产业互联网的发展过程中,企业不应该抱有速成的思想,还需要“十年磨一剑”。
但在“十四五”之前,我国快运等领域发展已经有了十多年历史。这其中,有一批企业已经摸索到了市场的脉搏,所以接下来这5年应该会通过综合的手段,包括资本的手段、国家政策引导的方式等等,涌现出一些头部企业。但不会是你讲的那种“巨无霸”。在快运领域,我觉得“十四五”期间要出现像顺丰这样的千亿级公司,难度较大。不过,出现营收规模在300亿到500亿左右的企业,可能是有机会的。此外,到2030年前后,应该会出现千亿级的公路物流企业。
(作者:曹恩惠 编辑:李清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