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国研金融所陈道富:真正的ESG不是股权投资的约束,而是发现价值的工具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许梦旖 北京报道
4月18日下午,由21世纪经济报道、北京绿色金融协会、21世纪创新资本研究院主办的“践行‘碳中和’:股权投资机会与挑战”闭门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会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陈道富分享了自身对ESG的三点体会。
投资理念转向多元利益平衡
他认为,首先,投资理念的转变实际上已经成为当前非常明显的趋势。投资的最核心要义是取得投资回报,但近年来大家在关注投资回报的同时,对投资非财务指标的关注也开始逐步地升温。
“有几件事情导致大家对投资回报的目标排序发生了一些变化。一是,去年开始的疫情,对投资理念的转变是一个非常大的外部冲击,疫情使得大家突然发现人跟自然之间的关系会深刻影响到人类的生活。虽然在疫情之前各种各样的带有社会责任的投资观念已经很普遍了,包括社会责任投资、绿色投资等等这些说法,但是近两年ESG投资的规模和认可度都在快速升温,国际大的盘至今越来越倾向于他的投资标的是经过ESG挑选过后的投资。”
陈道富表示,从ESG投资来看,越是重视环境、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的公司,它越是能够做好股东服务的公司,是具备长期价值的公司。可能这些公司在短期财务回报上会产生一定的偏离,但由于这两年中国股票市场表现出的特殊性,股票投资在龙头企业和蓝筹股上表现得较为优异,所以短期回报与长期回报也就高度一致起来。
另外,他认为,高质量地增长意味着不再仅仅关注增长速度和经济维度的效率,如今也已开始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这意味着作为一个在高质量增长框架下的投资主体,它已经不能够只关注经济回报,而是更需要关注自然与周边各利益相关主体之间的和谐问题,关注自身有效治理的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只有在ESG各个方面都能够表现良好的企业,它才有可能在未来的高质量增长里获得较为一致的发展。
陈道富认为,碳达峰和“碳中和”其实是强化了对环境的要求,如今也已上升到一个所有部门都开始部署落实的阶段。对于企业来说,这不是算经济账的问题,而是需要根据这个时间表倒逼它的行为;对于投资活动来说,这必然也会表现为财务投资回报,投资理念的转变已经开始转向多元利益的平衡,不仅仅只是股东利益和财务回报,还涉及到中国企业自己的投资理念和海外大基金主体投资理念的交叉融合问题。
他强调,做投资需要去关注ESG。虽然刚开始的时候,大家对财务指标的考核是硬标准,但在财务指标的考核上也得带上ESG的视角,带上ESG的滤网。
优化配置的三条路径
结合碳达峰、“碳中和”或者是近期绿色金融的发展,机构首先要识别出来什么是碳排放,它的量是多少?如何来计量?陈道富表示,识别和计量完成后,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就会涉及到如何优化的过程。不同的主体产生同样的排放量,最后产生的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是不一样的。其次,在目标和计量明确的情况下需要优化配置,优化配置是金融领域擅长做的事情。金融系统在发挥作用的过程,曾经发展了很多绿色金融的路径,例如绿色债券、绿色贷款等等。未来,金融系统可能会按照三条路径来走。
第一条路径是正面的激励。系统通过绿色信贷、绿色债券、或是给一个特殊的通道等途径,给做好环保、优化碳排放的企业一些便利或是利益,激励企业更好地达到碳达峰和“碳中和”。
第二条路径是负面激励。按照资产负债表的理念来说是负债的行为,也就是说,通过类似于资源调配的方式,尽可能优化配置的过程。陈道富认为,金融系统还可以更主动地在资产方案里面,去引导投资文化与投资理念,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最终实现绩效。
最后,从股权投资的角度更优化地去实现思想的“碳中和”以及ESG投资理念,可能是更好的一条路径。他希望持有资金方用社会责任和ESG的理念去引导企业行为,企业再去影响最终的绩效。他表示,这个过程路径是比较长的,虽然在存量市场上推动这件事的难度比较大,但是在增量市场上或许是一个比较好的开始。
陈道富称,要从股权投资开始就关注“碳中和”、ESG环境和社会责任、公司治理,投资机构在塑造、选择及价值挖掘时就要带有这种理念,以便更好地推动ESG的发展。投资人要寻找的是未来价值,未来的价值一定是不再局限于财务回报,而是要与社会实现和谐的投资,在这个过程当中只有嵌入自然、嵌入社会的投资才有可能成为伟大的投资,才有可能造就极其成功的股权投资。
他认为,只有跳出现有的财务框架,从更大更多元的视野,更内化地去了解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才能寻找到整个系统所涌现出来的价值,而不仅仅只是单方面的价值。一个真正的ESG不再构成股权投资的约束,而是成为机构发现价值的工具。
(作者:许梦旖 编辑:林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