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爱好者创业的站长之家 – 南方站长网
您的位置:首页 >资讯 >

专家谈“熟蛋返生”论文:荒诞论文何以过审发表,如何防止

时间:2021-04-27 22:47:49 | 来源:澎湃新闻

原标题:专家谈“熟蛋返生”论文:荒诞论文何以过审发表,如何防止

熟鸡蛋通过“超心理意识能量方法”返生还能孵化雏鸡?河南郑州市春霖职业培训学校校长郭萍在杂志《写真地理》上发表的有关“熟蛋返生”论文备受质疑。

那么,这篇题为“实验报告”的文章是科学论文吗?“荒诞论文”为何会发表?一名从事科技传播和科普理论研究的业内人士4月27日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这不是科学论文,属于伪科学。目前国内有不少“写手”及平台存在违法的商业行为,导致期刊平台出现论文发表乱象。

国内一大学研究者更是直言:“这不是一篇科学论文应该有的样子。”他认为,这篇文章不具备讨论价值,整件事本身也不是个科学问题。“为什么会有人写出这样的论文”“期刊为什么能够发表此论文”等问题才是更值得讨论的。

如何防止荒诞论文的刊发?在一综合性学术期刊工作的张姓主编建议,一方面需不断加强编校人员的道德修养、学术素养,严格按照期刊出版相关规定开展工作;另一方面需加强学术不端惩戒制度建设。

“这不是科学论文”,实际折射社会问题

近日,刊发于《写真地理》杂志上的题为《熟鸡蛋变成生鸡蛋(鸡蛋返生)——孵化雏鸡的实验报告》的文章在网络疯传,其中称,“学生们运用自己的‘超心理意识能量方法’等,已成功返生熟鸡蛋40多枚。”

不少网友发出疑问,此文章是科学论文吗?如此奇葩的文章如何在学术期刊发表?多名相关专家向澎湃新闻表示,“熟蛋返生”是完全违背常识和科学逻辑的事情。

“这不是科学论文。”中国科普研究所研究人员王大鹏4月27日向澎湃新闻表示,关于“熟蛋返生”的文章不能认为是“科学论文”,应属于“非科学”或“伪科学”。“如果用科学来形容,我觉得这是对科学的不尊重。”

王大鹏说,目前对于普通大众来说,难以区分什么是“科学”,什么是“伪科学”。他表示,正常情况下,科研人员作出科研成果后,他们撰写成论文进行投稿,论文在期刊发表前需要经过多名专家匿名评审。

“在这个过程中,有些论文会被拒绝发表,有些论文会经过修改后再发表。”王大鹏说,有些含重要成果的论文会在经过评审后直接录用、发表。

在一份综合性学术期刊工作的张姓主编亦称,从他们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的规范流程来看,主要体现为“三审三校”制度的落实。

王大鹏说,有些非科学的文章经发表后,最终“背锅”的是科学,也有损社会公众对科学的理性认知。将一些异想天开的想法写成文章并发表,作者或许会觉得有荣誉感,但这些没有按照严格的科学程序开展实验的文章,一经刊发便会贻笑大方。

国内某大学一名研究者称,“不谈这项研究根本不符合常识的问题,单从论文角度来看,这也不是一篇科研论文应该有的样子。”他分析,“她(郭萍)描述了一个现象,却没提出一个设想来解释这个现象,也没有作出讨论和结论。”此外,其中还包含相互矛盾的地方。比如说,期刊于2020年6月发表了该文章,但是实验却是当年8月所做。

这名研究者说,做科学研究的基本思路是从现象到假说再到验证。科学研究首先从观察到现象开始,然后尝试提出一个假说来解释这个现象,然后找出更多的现象以验证假说正确或者错误。如果之前的假说是错误的,那么就需要提出其他假说;若我们观察到的现象都能被这个假说所解释,那么这个假说就会升级成理论,被大众接受。比如,多数人很怀疑“进化论”是假的,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不符合进化论的现象;所以虽然严格来说进化论是个假说,但是我们已经可以认为“进化论”算是个理论,可以成为科学共同体和大众的共识。

这名研究者表示,这项研究和这篇论文,反映的是一个社会问题。他认为,期刊为什么能够发表此论文、这篇论文的作者为什么能够开学校授课、家长们为什么会把孩子们送去学这些课程,这些问题才是更值得讨论的。

专家建议加强学术不端惩戒制度建设

据极目新闻此前报道,《写真地理》杂志在多个微信公众号上发布了征稿启示。其中一个自称编辑的徐姓女士称,其所在机构代理收发论文,可刊发在《写真地理》上。论文发表2500字符一版,每版650元,如果是代写论文则是850元一版。

针对“熟蛋返生”论文事件,目前,郑州市已成立由市人社局、市市场监管、市公安局等部门及属地共同参与的联合工作组,对作者所在的郑州市春霖职业培训学校开展全面调查;吉林省新闻出版局工作组依法对《写真地理》杂志做出停刊整顿处理,责成其开展自查自纠,同时对其主要负责人、相关责任人进行约谈核查。

如何看待行业内存在的荒诞论文乱象?王大鹏认为,一是期刊发表平台未严格把控发表文章的质量,未严格按照学术发展的规范执行;二是国内存在不少“写手”,另有平台有收钱便可发表文章的情况,存在诸多违法的商业行为。

上述综合性学术期刊张姓主编表示,“伪科学”论文堂而皇之发表背后,表面看是期刊编校人员和主管部门的失职,但深层次反映的是权力寻租和学术道德沦丧。可以通过这件事情总结反思,回归期刊的学术本位。

从发表时间看,“熟蛋返生”论文受广泛质疑时,发稿已近一年。如何防止荒诞论文产生?

王大鹏表示,若刊发的论文被指出存在异议,期刊发表平台第一时间应自查问题是如何出现的,以及存在哪些薄弱环节。进一步来说,若刊发的论文是伪科学或存在学术不端、捏造数据等情况,期刊发表平台则会第一时间进行撤稿,并向社会公众发表声明。

王大鹏说,从广义上来看,科学界的撤稿恰恰说明了科学的自我纠错机制在不断发挥作用,从而确保科学沿着理性的方向前进。

王大鹏建议,一方面期刊平台更应该本着为科学负责的态度,严格把握学术规范,严格把控文章质量;另一方面,有关机构需加强对论文作者的监督工作。

上述张姓主编亦建议,一是要加强编校人员的道德修养,增强责任意识、社会效益意识和精品意识;二是要不断提高编校人员的学术素养,严把学术质量关,善于甄别真假学术;三是要严格按照期刊出版相关规定开展工作,做到程序严谨、层层把关;四是加强学术不端惩戒制度建设。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