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2021科技创新20条判断:大变局中,万物生长 | 甲子光年
4月27日,科技产业智库「甲子光年」在深圳举办2021「甲子引力X」大湾区科技创新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甲子光年创始人兼CEO张一甲(甲小姐)为数百位产业界、科技界来宾带来了《2021科技创新20条判断:大变局中,万物生长》的主题报告。
张一甲先从时代坐标下的经济复苏讲起,阐述未来世界的确定问题和不确定因素。通过甲子科技产业生态模型、甲子产业准入门槛模型、甲子产业/企业竞争力模型等模型,为科技产业发展提供“坐标系”,让企业和个体“找得着北”。
进一步,张一甲通过20个趋势判断,从科技的走势、产业的平衡、文明的挑战三个方面为2021科技创新带来20条判断。
以下为演讲实录节选。
判断1:“卡脖子”难题攻克绝非一朝一夕:赛程很长,课要一节一节地补
判断2:世界的迁移:虚实不分
判断3:世界的迁移:心物一体
判断4:互联网、物联网、数联网“三网合一”
判断5:“数据要素化”不仅是“治理议题”,更是“技术议题”
判断6:互联网已从“发展议题”走向“治理议题”
判断7:科学革命正逼近新拐点:量子世界观也许并非终点
判断8:区块链将开启“新经济学”
判断9:技术平民化:浸入产业纵深处,飞入寻常百姓家
判断10:粮肉蛋奶与芯片同样重要,农业科技是看点
判断11:消费依旧不可低估:B端崛起≠C端停滞
判断12:国企混改与产业升级:提质、控险、增效、降耗是检验制度的标准;ESG是努力的方向
判断13:碳中和仅靠种树是不够的,归根结底要用技术推动能源结构转型
判断14:科技产业发展仅靠技术力量是不够的,要靠产业配套和服务支持
判断15:不要对科技泡沫谈虎色变判断16:努力让一部分科学家先富起来;也要允许一部分科学家十年不出成果
判断17:科技亟需道路自信,硬实力与软实力同样重要
判断18:越是看似狂妄的,越需悉心呵护
判断19:周期律可能被打破,科技创新亟需建立自我修正力
判断20:代表世界先进水平的评价体系亟待建立
科技的发展,不能只有运动员,也要有裁判者和啦啦队。科技力量的崛起,离不开科技管理、科研评价、经费制度、产业服务——这些远远比抄一个卡脖子技术清单,选几个来立项,凑几笔经费投下去,要更有价值。
在商业的话语体系中,我们惯于使用西方世界的舶来品,比如各大顶级咨询公司的模型,比如Gartner的趋势判断,美媒体的评价和榜单……还有科学世界顶级的论文都要求英文发表,也影响了很多我们自己知识成果的充分表达。我们如何用此路径的运动员去迎合彼路径的裁判员?
那么,是否可以涌现独立思考的代表世界最先进水平的第三方?
这是很难的挑战,坦白说,也是「甲子光年」作为一家科技产业智库始终努力的方向。
以上就是我们的20条判断,作为2021第一次的发声判断送给大家。
最后还有一些想表达的。
柏拉图的《理想国》里有个岩洞的故事:一排人坐在山洞里,手脚被铐着,岩洞里有火光,把影子投射在岩壁上;外面马路上有川流不息的车马,但人们只能看到车马的影子。于是,他们理解的世界,就是一个二维的黑黑的世界,他们会认为真实的世界就是这样的。
什么是真相?右图可以看到,当客观事物投影于不同的坐标,会呈现出不同的影子,他们都是所谓的真相。而这个坐标系,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
回顾人类思想发展史,“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像一个钟摆的两端此消彼长。很多人寻求规律,相信这个世界由因果关系构成,相信只有这世界是确定的,规律才有用,理性主义是现代人对世界的一种信心;可是到了近代,很多人告诉你,不,你所幻想的因果规律是不存在的。比如今天(4月27日)的人工智能机器学就是经验主义的——计算机识别人,靠的不是对人脸结构属性的“理解”,而是靠“见”过足够的照片。
今天(4月27日)我为何重提哲学最基本的认识论?
因为这个世界的哲学开始变化,你我的所谓“经验”也开始割裂——当某音不断给你送的都是同一类内容,你天天生活在算法为你安排的世界里——就像楚门的世界,而你我还身处不同的楚门世界。所以,如何全面认识一个真实的世界,是一个越来越有挑战性的问题。
文明的进步从何而来?在否定与否定中前行
我去年试图写一本书,因搁置了,标题就是《人类之翼:在否定与否定中前行》。
其实追问整个人类文明的进步史,就是在左右互搏中成长起来的。类似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的较量,还有很多。比如刚才提到的两种科学观的较量(还原论 vs 整体论;物理思维vs生物思维),比如两种组织形态的较量(中心化 vs 去中心化),最终,是哲学的较量(理性主义 vs 经验主义;唯物 vs 唯心)。
举个例子:张总的个性化算法推荐,背后是一套哲学,他其实在构建一个唯心的世界——你看到的,是你想看到的。那么,这是一件好事吗?会让我们离真相越来越近还是越来越远?这个问题留给大家。
而我想说的是,真正顶层的决策者,往往是哲学层面的胜出。
那么,当我们手握进化的权力,我们会演化成生命样子?有很多可能:
可能性一:技术作茧自缚,“花样作死”,文明覆灭。
可能性二:人类成为“赛博格”(机械化有机体)。
可能性三:人类成为“钢铁侠”(辅助器械)。
可能性四:外星殖民,发展为多星球物种。
可能性五:科技自我修正,人类依旧是人类。
……
我们的专栏作者陈军宏写得好:“我们在用计算平行宇宙的方法未来,但属于当前时间线的未来只有一个。”
不做地球的“啃老族”
地球母亲的年龄很大,人类孩子的年龄很小。
工业化以来,人类用两三百年的时间,做了一件事,啃老——把原来矿物的燃料都拿出来用了。
3亿年前有很多树,吸收了太阳光以后,埋到地里变成了煤;1亿年前后很多海里浮游生物,也进行光合作用,沉到海底变成石油;现在,我们把它们通通烧了,排到大气里——某种意义上,人类就是“啃老族”。
我们开始认识地球的时间很短,我们的了解还很肤浅。地球是一个整体,牵一发而动全身。这是一个直白的呼吁:在完全了解地球母亲之前,不要因为啃老过度,而让她抛弃我们。
这不是终章的开始,仅是序章的结束
经历过2020年诸多磨难的我们,大概都有此感:我们的面前有两条路,一条通往光明,一条万劫不复。我们没有理由不重新思考一切。
《传道书》有言:“一切万事皆有其时,播种有时,收获有时,兴盛有时,衰亡有时,太阳底下无新鲜事。”——看起来,一切规律已经写死了,但坦白说,科技行业是有一些天生反骨的:道理我们都懂,但我们还是不甘心,还是好奇,好奇一些可以让我们这代人不同的可能性,因为我们还有太多问题没有答案,譬如:
世界和平,是否有永久性解决方案?
人类文明,是否可收敛?如果可以,将收敛于什么极限?
吾辈幸福,是否可人皆有爱,并以之为归宿?
也许很多朋友觉得,我最后提的这些问题实在是太空泛太基础了,但我想说,也许你可以当作段子看一看,但懂的人自然懂——如果你的答案中,但凡有一点点“不确定”和“有可能”,那么,今天(4月27日)接下来的所有讨论就有其意义。
未来已经到来,只是尚未流行
科技工作者其实往往有一种跨越时间轴的交错感:科幻作家可能活在100年后,科技投资者和媒体人可能活在5年以后,但深耕在产业之中的实干者,和我们所影响的人都活在当下——也许科幻作家、媒体和投资者已经开始着急了,但未来总要一个齿轮一个齿轮地变成现实。
科幻作家威廉·吉布森说得好:“未来已经到来,只是尚未流行。”
希望我们能够在日拱一卒的劳顿中,不忘抬头看看这些遥远的、咫尺的、朴实的、最基本的问题,并偶尔能有一些幸运的时刻,嗅出那即将到来的风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