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上博将展“丝理丹青”,首次系统展示明清缂丝画
缂丝与刺绣,取径书画,融入丹青艺术,绽放绚烂光芒——缂绣书画是中国艺术史上的独特风景。“丝理丹青——明清缂绣书画特展”将于2021年5月21日至7月18日,在上海博物馆展出。展览甄选馆藏中国明清缂绣精品27件/套,辅以书画8幅,呈现一派丝理丹青的艺术妙趣。这也是继2007年“海上锦绣——顾绣珍品展”之后,上海博物馆举办的又一次珍贵织绣特展。

展览海报
看点一:上博首次系统展示缂丝画本次展览展出11件(套)缂绣画馆藏,涵盖明初至晚清的重要精品,梳理了缂丝书画的历史传承。

明末清初 缂丝 花卉册 各纵 32.2 厘米 横 29.8 厘米

明末清初 缂丝 花卉册 各纵 32.2 厘米 横 29.8 厘米

明末清初 缂丝 花卉册 各纵 32.2 厘米 横 29.8 厘米

明末清初 缂丝 花卉册 各纵 32.2 厘米 横 29.8 厘米

明末清初 缂丝 花卉册 各纵 32.2 厘米 横 29.8 厘米

明末清初 缂丝 花卉册 各纵 32.2 厘米 横 29.8 厘米
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缂丝织造技艺,源自古丝绸之路传入的缂毛工艺。缂丝采用“通经回纬”的织法,织出纯为欣赏的书画艺术作品。缂丝书画在宋代发展到巅峰,明清之际亦繁盛一时。“一寸缂丝一寸金”,其缜密精巧,典雅灵动,兼具工艺与艺术双重价值,为织中之圣。
明缂丝 群仙拱寿图 纵 164.5 厘米 横 118.6 厘米
看点二:明清刺绣全系列精品大公开从闺阁女红发展而来的刺绣工艺,宋代时确立了以绣为画的艺术标杆,明代顾绣深受其艺术滋养并有所突破,针法与笔墨晕色相结合成丝理概念,运针如笔,设色开染,较画更佳,所得花鸟、人物、山水独具风采,故而声名鹊起,成就一方美名。清代及后世书画绣品受之影响深远,涌现出大批名家。

明晚期 韩希孟 顾绣花卉虫鱼册 纵 30.3 厘米 横 23.9 厘米

明晚期 韩希孟 顾绣花卉虫鱼册 纵 30.3 厘米 横 23.9 厘米

明晚期 韩希孟 顾绣花卉虫鱼册 纵 30.3 厘米 横 23.9 厘米

明晚期 韩希孟 顾绣花卉虫鱼册 纵 30.3 厘米 横 23.9 厘米
本次特展除精选有十四年前曾展出的馆藏顾绣之外,更包括宫廷绣、沈绣等其他精品,全面地展现上博刺绣珍藏。
清光绪 沈寿 刺绣花鸟图 各纵 42.2 厘米 横 15 厘米

清光绪 沈寿 刺绣花鸟图 各纵 42.2 厘米 横 15 厘米

清光绪 沈寿 刺绣花鸟图 各纵 42.2 厘米 横 15 厘米

清光绪 沈寿 刺绣花鸟图 各纵 42.2 厘米 横 15 厘米
看点三:织绣书画并置,近察方知孰是女红展览特别遴选8幅相关书画作品,以唤起人们对于书画与缂、绣之间的联想。究竟书画与缂、绣书画是怎样关联起来,为何宋徽宗和乾隆都如此热衷于缂绣书画?缂、绣艺术是否能有幸超越绘画艺术,缘由为何?南宋朱克柔、晚明缪瑞云或是韩希孟,晚清赵慧君或是沈寿?她们在手制如此美轮美奂的作品时,身后支持她们的是谁?是帝王,是家族,还是执手的那个爱人?为何要在5月20日开幕?尽在展览中。

明末清初 缂丝 花卉册

明 王维烈 设色花卉册(十开)

明 顾绣 钟馗像

清 方熏 钟馗像轴
看点四:展陈文保二合一织绣书画类文物异常脆弱,文物保护要求较高,涉及灯光、温湿度、展柜密闭性和文物平展安全等。在综合展览陈列和文物保管两方面的需求之后,博物馆为已装裱的缂绣画片专门设计制作文物安全镜框,其中为明代缂丝《群仙拱寿图》这样超过三平米、宽幅的作品制作巨型文物安全镜框,在国内尚属首次。
看点五:30厘米,像专家一样近距离观看
为让观众观展有新的体验,本次展览在保护好文物的同时,尽力实现让观众能像文博专家一样看文物的期待。
因光照需求、展柜深度等展览条件限制,以往观众难以看到丝织文物上的许多精彩细节。此番经过上博人的共同努力,在文物保护、灯光布控、挂靠布展等多方调试下,最终展陈方案实现了展柜进深缩短将近一半距离,基本保持画面距观众30厘米,真正让文物贴近观众。
看点六:织机3D模拟,解密织造工艺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在现代工业高度发展的当今,唯有缂丝织机无法被电织机所替代。缂丝机依然唧唧复唧唧地,在人们手中幻化出美丽的织品。本次展览将有一台传统缂丝织机现身展厅。同时,为使观众更为直观地了解缂丝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展览特别制作缂丝织机复原3D视频,在细节上首次清晰呈现织造中“通经回纬”的特殊工艺,并独家动态呈现10种缂丝技法,展现缂丝工艺的珍贵与独特。

织机3D模拟视频截图
看点七:儿童导览,卡通插图,助力亲子同游在公众眼中,织绣文物展专业而小众,甚至有点严肃。本次展览试图以一系列亲子资源和活动打破这一刻板印象。小朋友可在展厅发现朱克柔和韩希孟Q版插画,可爱可亲的卡通形象引导着他们进一步探究缂、绣工艺的奥秘。特展微信导览则在成人版语音的基础之上,增设儿童语音导览,通过妈妈和孩子的一问一答,阐释重点展品及其相关知识点。另有亲子工艺工作坊、线上手工教程等多种亲子资源,帮助未成年人体悟中国传统工艺之美。

展览中的韩希孟卡通形象
出于保护缂绣文物的需要,本次展览中部分珍贵文物将于5月31日、6月28日进行轮换。
展览海报
展览名称:丝理丹青——明清缂绣书画特展展览时间:2021年5月21-2021年7月18日
展览地点:上海博物馆四楼第三展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