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财务数据遭质疑后“强行”发债,3800亿猪企董事长被监管约谈
图片来源:图虫记者 | 郭净净
牧原股份(002714.SZ)被质疑财务数据事件有了新进展。
5月12日,牧原股份公告称,收到中国近日收到证监会下发的《关于对秦英林采取监管谈话措施的决定》(【2021】35号)。证监会指出,牧原股份近期行为违反了《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第四十八条的规定,因此决定对公司董事长秦英林采取监管谈话措施。
《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第四十八条规定,“上市公司发行证券前发生重大事项的,应暂缓发行,并及时报告中国证监会。该事项对本次发行条件构成重大影响的,发行证券的申请应重新经过中国证监会核准。”
证监会指出,2021年3月15日,牧原股份在有媒体对公司部分财务指标和关联交易等事项提出质疑,被深交所问询并要求核查说明的情况下,向证监会提交了启动发行可转债相关材料,并出具书面意见,表示公司不存在影响发行上市和投资者判断的重大事项。同时,秦英林作为牧原股份法定代表人兼董事长在相关材料上签字确认。
而2021年5月11日,证监会已经与秦英林进行谈话。但牧原股份并未披露具体谈话内容。
对此,牧原股份相关工作人员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公司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披露,此次监管谈话对后续可转债事宜没有影响。
从盘面来看,5月12日,牧原股份股价表现平稳,当日报收101元/股,微涨0.83%,公司总市值3797亿元。
牧原股份于今年3月中开始陷入财务数据遭质疑事件。
3月13日,股票社交平台雪球“大V”天地侠影发布文章《牧原会是惊雷吗?》提出质疑。文章重点提及牧原股份“三宗罪”:一是公司固定资产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远高于同行;二是公司少数股东权益与收益不成正比,少数股东ROE远低于母公司股东ROE;三是公司与关联企业河南牧原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之间存在大量关联交易。这些问题背后也是投资者对牧原股份商业模式的质疑。
文章发表后,引起市场广泛讨论,牧原股份的股价于3月15日、16日连续两个交易日下跌。深交所于3月15日火速下发问询函,除了要求牧原股份回应投资者质疑外,还要求该公司解释公司近年来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方法、毛利率波动、利息收入远低于利息费用等情况。
3月16日,牧原股份回复深交所问询函,除了针对前述投资者文章三大质疑问题外,公司对其商业模式进行具体解释。该公司称,其与同行业上市公司的生猪养殖模式存在差异;而与同行业上市公司的主营业务存在差异的情况,也造成公司与同行业上市公司的固定资产收益率有所差异。同时,因养殖模式不同,公司的养猪成本与同行企业产生差异化,且毛利率要高于同行;更关键的是,公司不仅不存在对外采购现象,还向温氏股份(300498.SZ)、天邦股份(002124.SZ)、新希望(000876.SZ)、正邦科技(002157.SZ)4家头部猪企提供了大量种猪和仔猪。
这期间,牧原股份继续推进可转债事宜。此前2020年9月,该公司首次披露可转换公司债券预案,拟募集资金总额不超100亿元(此后修改为募资95.5亿元)。2021年1月25日,公司本次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的申请获得证监会审核通过,并于今年2月18日获证监会核准批复。
需要关注的是,5月11日,董事长秦英林被证监会约谈的同时,牧原股份还在当日下午召开了业绩说明会。会上,有投资者提问“公司的数据太亮眼了,所以很多人认为不真实,既然公司盈利那么多为啥欠债那么多,估计大多人都有这个疑问,希望董事长来解释下”?对此,秦英林回应称,“随着公司生产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需要与其规模相匹配的资金投入;公司充分发掘潜力,积极开拓多渠道融资模式;公司结合市场状况和运营需求,选择合适有效的金融工具,支撑公司的正常发展和运营。”
而牧原股份董事会秘书、首席战略官秦军也强调,公司将在2020年度利润分配方案实施后,择机启动可转债的发行。
4月29日,牧原股份还宣布,拟发行超短期融资券,申请注册规模不超100亿元,期限为每期最长不超270天,主要用途包括但不限于补充公司流动资金、偿还贷款和其他符合规定的用途。5月10日,该公司披露,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短期/可续期公司债券(面值余额均不超30亿元)获得证监会注册批复。
财务数据显示,2020年,牧原股份实现营业收入562.77亿元,同比增长178.31%,实现净利润303.75亿元,同比增长379.37%。2021年一季度,公司营收同比增149.72%至201.52亿元,盈利同比增68.54%至69.63亿元。2021年4月,公司销售生猪314.5万头,销售收入79.24亿元,商品猪销售均价环比下降9.05%至21.11元/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