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爱好者创业的站长之家 – 南方站长网
您的位置:首页 >资讯 >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逝世

时间:2021-05-22 16:45:45 | 来源:央视

原标题:“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逝世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袁隆平,因多器官功能衰竭,于今天(5月22日)13时07分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

袁隆平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地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他冲破经典遗传学观点的束缚,于1964年开始研究杂交水稻,成功选育了世界上第一个实用高产杂交水稻品种“南优2号”。杂交水稻的成果自1976年起在全国大面积推广应用,使水稻的单产和总产得以大幅度提高。

20多年来,他带领团队开展超级杂交稻攻关,分别于2000年、2004年、2011年、2014年实现了大面积示范每公顷10.5吨、12吨、13.5吨、15吨的目标。最新育成的第三代杂交稻叁优一号,2020年作双季晚稻种植平均亩产达911.7公斤,加上第二代杂交早稻亩产619.06公斤,全年亩产达1530.76公斤,实现了周年亩产稻谷3000斤的攻关目标。 “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是袁隆平毕生的追求。为了实现这一宏愿,他长期致力于促进杂交水稻走向世界。目前,杂交水稻已在印度、孟加拉国、印度尼西亚、越南、菲律宾、美国、巴西、马达加斯加等国大面积种植,年种植面积达800万公顷,平均每公顷产量比当地优良品种高出2吨左右。

创建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 技术世界领先

袁隆平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让我国的杂交水稻技术一直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

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祖籍江西,1930年9月7日在北京协和医院出生,接生他的是新中国第一位女院士,也是北京协和医院第一位中国籍妇产科主任,被人称为“万婴之母”的林巧稚。

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我又为什么学农呢?这个很巧,读小学一年级的时候,一次郊游,我们老师就(把我们)带到武汉市郊区一个园艺场去参观。那个园艺场办得很好,我一看,一进去之后,那个桃子结得满树都是,红红的。那个葡萄一串一串的,那个花圃也搞得很(好)。我说这个学农才美,小的时候第一次印象很深,就是说我要学农。

也正是因为这次儿时经历,1949年,19岁的袁隆平考入西南农学院,将“农”作为了自己一生的奋斗方向。

1953年,大学毕业的袁隆平被分配到湖南省安江农校任遗传育种教师。搞教学的同时,他在1960年7月发现了一株地地道道的“天然杂交稻”,深受启发,坚信“通过人工培育杂交稻并利用水稻杂种优势,能大幅度提高粮食产量”,从此选择了研究杂交水稻这条科研之路。

从1964年开始,他全身心致力于杂交水稻的研究,先后成功研发出“三系法”杂交水稻、“两系法”杂交水稻和超级杂交稻一期二期,他也因此被海内外誉为“杂交水稻之父”。2019年,我国杂交水稻种植面积超过1700万公顷,占全国水稻总面积的50%,仅每年增产的粮食就可养活7000万人。全世界有一亿六千万公顷稻田,如果其中一半种上了杂交稻,每公顷增产2吨,每年增产的粮食可以多养活5亿人口。

中国工程院院士 袁隆平:日思夜梦就梦见我的试验田里我的超级稻长得比高粱还高,稻穗有扫帚那么长,籽粒像花生米那么大,好高兴啊!是吧。我就跟我的助手、我的同事就在稻穗下乘凉,这是真正的梦,不是空想,是真正的梦。我不实现,其他人会实现的。

数荣誉奖励 见证一生耕耘

袁隆平院士1981年获得国家发明特等奖,2001年获得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14年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2018年获“改革先锋"称号,2019年被授予“共和国勋章"。他还相继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等二十余项国内国际大奖。(总台记者 谢宝军)

(编辑 王法)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