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清华教授称躺平态度极不负责,引网友热议
今天(28日)上午,#清华教授称躺平态度极不负责#话题一跃登进微博热搜前十,短短时间阅读量就达1.4亿次,讨论次数1.2万次,网友关注度可见一斑。
经查证,这一话题源自于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长聘副教授李锋亮的一篇文章观点。
该文章由中国科学报微信公众号25日发布,李锋亮在文内讨论的主要内容是“内卷”现象,以及他对“内卷”的看法。而其“躺平态度极不负责”的评论正出自文章最后一部分内容——“笔者对那些不喜欢‘内卷’的大学生的建议”。
根据文章,李锋亮称自己就是“小镇做题家”,但幸运的是即使到了一线城市的知名大学,依然能够凭借自己的努力获得耀眼的绩点,甚至早早进入实验室参与科研任务。
他表示,自己一方面理解由于激烈竞争带来的广泛焦虑,才让“内卷”成为流行语;另一方面,也强烈建议不要用“内卷”对竞争进行污名化。
李锋亮认为,现在人们纷纷谈“内卷”,正说明了社会是可以通过竞争获得上升机会的,否则社会阶层固化,怎么努力都是白费力气,而这种情况下社会就可能面临大动荡与大退步。因为如果没有竞争,抑或如果竞争没有区分度,优势家庭的子女将凭借已有的优势,轻松碾压弱势家庭的子女,那将是“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
他继续称,如果进入名牌大学就以为可以高枕无忧、前程似锦,轻松获得“钱多事少离家近”的工作,那么广大由于种种原因尤其是家庭原因输在教育起跑线上的学生,就再没有“逆袭”的机会,这样的情况只会更糟。
因此,已“现身说法”的李锋亮就认为“家庭背景不那么好的大学生就不要再吐槽‘内卷’了。如果没有学习成绩这个硬指标的竞争,那么优势家庭的子女可以轻易通过各种所谓的“素质”占据大部分资源。”
另外,在李锋亮看来,鼓励竞争有很多收益,包括促进流动、减缓分层等,不过其成本就包括整个社会不得不“内卷”。李锋亮有意识到“内卷”残酷,但他并不反对“内卷”下的竞争,并对那些不喜欢“内卷”的大学生提出了建议:
如果你能够通过一定的努力获得比较好的绩点,则不应该跟风鄙视绩点;如果你在绩点上感觉疲于应付、力不从心,则可以去寻找能够体现自己优势的其他信号,比如科研、公益服务等,即采用“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战术,将自己的优势发挥出来。
总之,千万不能因为不喜欢“内卷”,就采取“躺平”的态度。“躺平”是极不负责任的态度,不但对不起自己的父母,还对不起亿万个努力工作的纳税人,毕竟高校的运行经费中,学费只是其中一部分,还有很大比例来自财政拨款,而财政拨款的来源就是税收。
也正是这一建议,让李锋亮的这篇文章,最后反以其对“躺平”的寥寥几句个人看法彻底“出圈”,并招致网友们几乎一边倒的反对与批评。
在报道他此番言论的相关新闻下,不少网友认为,李锋亮“躺平极不负责任”的观点未免“居高临下”,还给人一种“站着说话不腰疼”之感。



也有许多网友观其文章,反驳其对于“内卷”的说法,认为他对此理解并不准确。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网友也指出,“躺平”是一种接纳自我的生活方式。同时,也有人表示,不是自己不愿意奋斗,只是因种种现实原因而无奈选择“躺平”。




而值得一提的是,《光明日报》此前曾发文谈及“内卷”与“躺平”,文内的相关观点正映照了上述许多网友的想法。
这篇“拒绝‘内卷’,年轻人开始信奉‘躺平学’了?”的文章称,事实上,这些信奉“躺平文化”的年轻人也并非完全是咸鱼心态,也不同于几年前网络上出现的“葛优躺”和“丧文化”,他们中的不少人仍然有自己对人生意义的看法。
只不过他们不愿意卷入社会系统给人们设定好的程序,不想在这个快速而拥挤的进程中,追求传统意义上的通过加班、拼业绩等方式实现“升职加薪”“买房买车”,他们选择自动退出追求社会系统中成功的快感,而将衡量的标准设定为内心对自我状态的接纳。
同时,文章也指出,在网络上流行起来的这一“躺平”文化虽不是主流,却也释放了一个要关注年轻人心理和生活状态的信号。对大部分年轻人而言,生活并非没有“欲望”,只是有时候实现的难度比较大,比如想要有更多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想要尽可能地提升生活质量,在一番较劲之后发现没能“翻身”或者“逆袭”,也就选择了“躺平”。显然,现代社会仍然要尽可能多地创造条件,让年轻人有机会在社会系统中实现自我价值。
而另一方面,年轻人也不必急于“躺平”。哪怕是像《百元之恋》电影里靠“家里蹲”生活了32年的主人公,依然有产生“好想赢”意念的时刻,哪怕独自抵抗生活的重拳,也不妨向生活致意。
来源|观察者网风闻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