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爱好者创业的站长之家 – 南方站长网
您的位置:首页 >资讯 >

豫见517 | 中国联通王光全:全光底座助力实现5G承载和云网协同

时间:2021-05-31 19:45:45 | 来源:通信世界

来源:通信世界

5月17日,在2021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大会系列活动——“5G+承载技术与产业会议”上,中国联通研究院网络技术研究中心总监王光全分享了《全光底座助力实现5G承载和云网协同》的主题演讲,主要阐述了中国联通对全光底座、5G承载和云网协同的相关思考。

01

全光底座的关键技术

2020年11月份,中国联通发布《云时代的全光底座白皮书》,首次提出全光底座架构和建网理念,充分发挥光网络的灵活、单性、可靠等内生特性,推动光网络朝着业务网络和基础网络发展,助力中国联通CUBE-NET 3.0网络转型。全光底座采用的新技术包括光纤设备、频谱、背板、管控等方方面面,主要介绍包括以下几个特性:

第一,构建全光锚点,稳定网络架构,实现综合接入。稳步推进综合业务接入,提高资源利用率,基于G.metro,OSU,OTN,PON等多样化接入手段,将光网络延伸至最终用户,提供无处不在的光连接。

第二,持续推动DWDM下沉,实现端到端的波长级连接服务。要真正使DWDM到乡到村,低成本是核心。持续推动DWDM技术下沉,从长距离骨干网,到城域网核心,再到城域边缘接入层,构建大容量光网络,助力光基础网和光业务网。

第三,中国联通SD-OTN一体化管控架构。管控对于光网络作用的发挥尤其重要,王光全称,目前各运营商正在进行网络SDN转型,只有完整统一的管控架构,才能实现网络自身的自我管控,以及业务协同和统一编排,经过近几年的实践和论证之后认,中国联通为两级编排的管控系统架构比较适合中国的国情,比较适合中国联通的网络特点和业务运营方式。

第四,推进设备解耦、统一管控与能力开放。采用分层管控架构,基于南北向标准化接口,实现跨域跨厂家端到端自动编排协同。中国联通已开发光网络统一管控系统,实现光网络的服务能力开放和多厂商环境下的灵活组网,体现运营商自身的担当。目前管控对象包括:接入型WDM/OTN-CPE设备和城域模块化波分设备(DCI),其中OTN-CPE管控系统已在商用部署中,模块化波分已在多个省分公司商用部署。

第五,基于ACTN接口跨域互通实践。通过联通规范的统一北向ACTN接口,实现对多厂家多域控制器进行端到端业务发放,目前中国联通已经基本对SD-OTN网络通过ACTN接口实现统一管控,对部分设备实现开放解耦。

02

光网络在5G承载中的应用

随着用户带宽需求急剧增加,大容量DWDM技术不断下沉,从骨干和核心,走向网络边缘,打造基于DWDM的大容量光基础网络,承载上层业务网络。“我们刚才谈到要把什么样的WDM推向边缘,这是非常大的学问。我们认为就是可调节的C波段。”王光全坦言,为什么是C波段?因为这是一个非常成熟的产业,而且该技术也得到了ITU的认可。

据王光全介绍,C波段DWDM系统系统容量大,可调谐激光器成本低,波长调谐范围包括6波、12波、20波和40波等,且Port-agnostic(端口无关)。业内首创在可调谐光模块内基于小信号调制(调顶技术)的消息通道机制,实现波长自动适配和远程管控,即插即用,并实现不依赖于OTN电层的纯光层组网;光模块波长可调谐,型号归一化,极大简化网络建设和运维,减少备品备件种类和数量。他还提到业内首创提出在模块内基于小信号调制(调顶技术)的消息通道(HTMC/THMC)机制已成为前传波分系统基本功能,被其它方案广泛借鉴。

除以上外,基于G698.4技术方案也可应用于高品质专线接入。王光全指出,基于可调谐激光器的光模块,可与OTN-CPE密切结合,按需将OTN上连群路口替换为WDM接口,实现系统容量灵活快速扩展。推动主要供应商OTN-CPE设备大幅降价,极大降低建网成本;基于联通自研管控系统的OTN-CPE网络即将在全集团范围内商用部署。

当谈到WDM层与5G回传网络的关系是,王光全称,5G回传网元间通常通过白光口(LR/ER等)直连组网,在带宽需求大、工作距离长时,光纤消耗太大(每个接口需1对光纤),将会基于底层WDM网络承载,形成IP+光的两层组网,践行全光底座。

03

推进云光一体服务

业务的差异性对网络提出不同的要求,业务价值越高,对云网的服务要求越高。用一张通用网络覆盖所有业务需求是极为复杂的。

目前云对网络的要求不仅仅是带宽、性能,对服务质量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王光全指出,中国联通希望通过全光底座实现一个快速的云网用户接入,并通过一跳入云和云光一体的控制方式,根据光自身的优势实现面向云的快速业务切入。另外,还要充分发挥光网络优势,灵活地进行接入组网,提供高品质差异化的云网服务。

作者:甄清岚

责编/版式:范范

校对:舒文琼

审核:申晴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