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用纪实的眼睛,看见真实的凉山
十年前,日本导演竹内亮为了拍摄纪录片,曾到访过这片川西秘境,那时交通不便,进村只能骑驴。摄影师杨林(左)与导演竹内亮(右)十年后,竹内亮和他的摄制组,用了两天时间从南京抵达大凉山地区。《走近大凉山》剧照故地重游,竹内亮好奇,中国扶贫这些年,大山深处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于是他一边寻找答案,一边拍摄了这部扶贫题材纪录片——《走近大凉山》。镜头记录了大凉山百姓淳朴好客的质朴民风,也通过一个个彝族同胞的故事,真实展示了中国脱贫攻坚的成果。1
进山 :时隔十年,重返凉山。
十年前,竹内亮团队溯流而上入凉山,沿途热情的彝族人家让他们流连忘返;十年后,竹内亮选择沿江而下,坐绿皮火车开始了属于他的凉山之旅。102010年 2020年十年前,险峻的山势让竹内亮团队肩扛驴驮把拍摄器材运进大山;十年后,四通八达的乡村公路,拍摄团队直接把车开到拍摄对象家门口。
2010年 2020年十年前,凉山州17个县级行政区有11个深度贫困县;十年后,凉山州最后7个贫困县摘帽脱贫。
十年过去了,凉山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凉山人民身上都发生了什么故事?脱贫攻坚给凉山带来了哪些改变?导演希望用纪录片揭晓答案。2
下山 :走下悬崖村,拥抱新生活。
当年《长江天地大纪行》的航拍画面中,清晰记录着:云南和四川凉山交界处,居民不愿离开脚下世代生息的土地,在远离水源的山坡上,开垦耕种。
于是,竹内亮2020年的凉山之行,第一站便选择了悬崖村。这个曾经以“天梯”为地标而广为人知村庄,坐落在海拔1400-1600米的山坳中。山底小学到山顶人家海拔高差近1000米。村民需要攀爬落差约800米的悬崖,才能走向外面世界。直到2017年,2556级的钢梯代替了过去的藤梯。随之,网络开通、银行助农服务点设立、旅游业开发,悬崖村的脱贫之路越走越快。2020年5月,悬崖村84户贫困户集体搬迁到了昭觉县城的集中安置点。
在安置点的技能培训班,身穿彝族传统服装的绣娘们,用针线缝制出精美作品。人们正在努力开始新的生活。3
出山 :扶贫,扶的是人心。
拍摄过程中,竹内亮发微博征集有价值的拍摄题材,一条来自凉山皇家马德里足球项目工作人员的私信让导演见到了一群怀揣梦想的足球少年。
这个项目旨在用足球带动当地扶贫,用足球帮孩子们追梦。孩子们不仅能在这里接受中外教练的联合培训,成绩优秀者还能去西班牙进一步深造。《走近大凉山》剧照在山坳里的一个简易的球场上,导演问:“你们将来的梦想是什么?”
“我想成为像武磊一样的球星。”
“我的梦想就是想一直努力把足球踢下去,家里条件很不好,想买件新衣服都很难,父母也没有去过别的城市,长大了想带他们去城市里住。”
随后,竹内亮来到了此行最重要的目的地——布拖县采洛村双河小学。纪录片摄像师徐亮曾经支教一年的地方。也正是应徐亮的邀请,竹内亮才决定故地重游、重返凉山。课堂上,竹内亮成了孩子们的“老师”,鼓励他们“有梦想的话,一定要说出来,不说出来的话永远都不能实现。” 摄像师徐亮重新站上讲台,更是哽咽落泪。影片尾声,梦想成为音乐家的女孩弹着支教老师送的尤克里里,和小伙伴们一起唱起了五月天的《知足》。歌声在大山里久久回响。竹内亮与大凉山的故事或许暂告段落,但大凉山的发展、孩子们的梦想,才刚刚启程……纪录片《走近大凉山》纪实人文频道
6月8日 21:00
原标题:《用纪实的眼睛,看见真实的凉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