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爱好者创业的站长之家 – 南方站长网
您的位置:首页 >资讯 >

格林美“电量衰弱”?

时间:2021-06-10 18:45:21 | 来源:界面新闻

原标题:格林美“电量衰弱”?

4月14日,格林美(002340.SZ)披露年报,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124.66亿元,同比减13.15%;实现归母净利润4.13亿元,同比减43.90%。

公司20年业绩较19年下降,主要是疫情使得锂电材料销量同比下滑所致。2020年是格林美业务整体下滑的一年,产能利用率低,其前驱体材料业务也被中伟股份全面超过。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格林美从前驱体材料龙头的宝座摔落下来,公司的模式是否出现了问题,未来还有没有可能继续再一次成为行业的龙头?

格林美不敌中伟股份

后来者居上,行业格局重构。

格林美目前的主要经营业务包括电池材料、电子废弃物、钴镍钨粉末与硬质合金和环境服务。其中,电池材料营收占比在一半以上。

其他业务如环境服务、电子废弃物和硬质合金等因为已经开启混改或者拆分上市进程,如果其它业务顺利剥离和转让,上市公司业务将会更专注于电池材料业务上,这在整个行业扩张环境中是相当有利的。

之前格林美业务不聚焦,也是被中伟股份在正极材料和三元前驱体材料领域双双超越的原因之一。业务太多,布局太多势必会影响扩张的速度。

格林美电池材料主要产品为三元前驱体和四氧化三钴。

其中,三元前驱体是制备三元正极材料的前端原料,以镍钴锰(铝)氢氧化物为主。三元前驱体与锂盐进行火法固相反应,经过高位烧结得到三元正极成品。高镍三元材料一般选择氢氧化锂。未来镍含量占比将会逐年提高,钴的比例将继续降低直至无钴。因此我们可以看出来,三元前驱体上游重要原材料是锂矿资源、镍矿资源、钴矿资源(逐年减少)。因此上游原材料的价格波动将会影响下游三元前驱体公司的净利润水平。

2020年,我国汽车销量达到2531.1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36.7万辆,占总销量的5.4%,预计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比将达到20%,新能源汽车销量可能达到600万辆。那么对应到三元前驱体的市场将有可能达到160万吨,2020年三元前驱体全球市场销量为42万吨,未来到2025年市场需求量将增长近4倍。

不同于三元前驱体受下游需求影响增速极高,四氧化三钴则增长相对缓慢,未来走成周期性行业概率较大。下游钴酸锂电池和钴酸锂正极材料产业发展相对稳定,四氧化三钴出货量在2020年达到6.6万吨,预计到2025年或将达到8万吨,年复合增长率为3.9%。

然而,与需求走势相反的是格林美的出货量数据。

截止2020年数据,格林美2020年三元前驱体和四氧化三钴出货量分别是4.15万吨和1.54万吨,同比分别下跌了30%和上涨了54%。

由于2020年的特殊情况,属于不可抗力作用,因此未来需求端恢复将会重新回正公司的业务端产能。格林美三元前驱体出货量仍位居世界行业前三,目前公司三元前驱体产品从低镍高钴三元前驱体向高镍低钴甚至无钴前驱体转变。8系以上高镍产品出货量占比50%以上,尤其是NCA9系超高镍产品出口量超过18000吨,同比增长35%

比较来看,目前前驱体材料龙头中伟股份(300919.SZ)2020年锂电正极前驱体材料销量9.09万吨,其中三元前驱体出货量7.2万吨,四氧化三钴出货量1.8万吨,出货量都领先于格林美。

行业里企业群雄割据,行业集中度继续提升。2020年三元前驱体出货量排名是中伟股份占比22%,邦普(宁德时代孙公司,基本上自用)占比16%,格林美占比12%,华友钴业占比11%,前四厂商总体占比61%。中伟股份由于采用了“绑定战略”,牢牢把握住厦门钨业、LG等下游大客户订单,下游需求方快速的增长带动了公司的业务增长,这也是中伟股份2020年营收急速扩张的最主要原因。

但是,中伟股份目前是主要专注于前驱体环节,整体抗行业周期性波动风险能力较弱,而格林美布局垂直一体化,有可能重新夺回行业龙头的位置。

格林美布局垂直一体化

超前的布局,可能是未来重返行业龙头的一把钥匙。

前驱体行业属于周期性行业,受整体供需的影响,以及上游原材料涨价的影响。周期性行业的稳定性是很差的,当产品的产品价格与上游原材料价格的剪刀差越大越受益,反观剪刀差越小公司毛利越小,体现在业绩上就是忽上忽下,在整体行业处于扩张的时期不会出现太大问题,但是当行业出现滞涨后,中下游企业处境会十分危险,而垂直一体化的公司将会相当受益。

格林美就是这种上下游垂直一体化公司,控制了上游原材料的来源,未来公司的竞争优势将逐步体现,这也是其毛利比中伟股份要高的多的原因。

目前三元前驱体的市场参与者主要分为三类,一种是聚焦三元前驱体的企业,如中伟新能源,虽然目前也开始向上游扩张,但是目前规模都还较小。第二种是垂直一体化布局的上游钴镍企业,在从事三元前驱体业务的同时,具备上游钴镍锰等盐的冶炼能力或具有上游钴镍锰资源的开采能力,如格林美、华友钴业等,这类企业具备成本优势,具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第三种是自用或研发的三元正极企业,主要是集中于下游三元正极厂商,向上游延伸建造微小产能用于自用,比如容百科技、厦门钨业等。

因为三元锂电池的优势特性,未来镍的用量将会逐步提升,钴的含量将继续降低,因此,未来格林美对镍资源端的把控力就显得很重要了。

重点说一下格林美上游镍资源来源。一个是控制上游镍矿,另一个是旧电池回收业务。目前格林美已与全球280余家汽车厂和电池厂建立废旧电池定向回收合作关系,成功实现“签约50%、回收30%”(签约数占比、市占率目标)的市场战略。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预测至25年累计退役量约116GWh(78万吨),动力电池退役潮或已悄然到来。公司率先与青山合作,锁定50万金属吨镍资源;另外,印尼镍矿项目计划21年内完成建设,22年初投入运行,满足公司前驱体材料发展对镍资源的战略需要。

除此之外,格林美的研发投入还在逐年加大,这有助于公司在整个行业中竞争优势,目前公司在技术层面是最领先的企业,已经可以量产无钴电池了,而中伟股份和华友钴业还处于中试阶段。

产能也在陆续释放中,正在逐渐缩小与中伟股份的产量差距。目前规划21年公司目标实现收入突破180亿元,三元前驱体、四氧化三钴产销量、动力电池与电池废料回收总量达到10/2.3/3万吨,25年产销目标40+/3.5+/25+万吨。锂电池拆解和回收业务中,目前公司总拆解处理能力为45万套/年。

总结一下,未来上下游一体化将成为前驱体行业发展的方向,格林美虽然暂时被中伟股份超越,但是由于垂直一体化布局的先发优势将有可能从行业中脱颖而出。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