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万里走单骑》第二季:从周口店出发,采用更年轻化的表达
6月10日,中国首档沉浸式世界遗产探索互动综艺节目《万里走单骑——遗产里的中国》第二季创作研讨会在周口店遗址考古百年纪念活动现场召开。
目前确定,《万里走单骑》的第二季将于8月开始录制,第一期去到北京房山周口店遗址。这里因北京猿人遗迹的发现于1987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其中项目所在的猿人洞作为可追溯至70万年以前的北京猿人头盖骨化石的出土地点,是最重要的一处遗址。2012年前后这里发生了土方塌陷,2015年5月开始动工修缮,2018年9月底正式对公众开放。这里也是周口店最恢弘的一处遗址,东西长约35米,南北宽约5-8 米,深约30米,周边为洞顶坍塌后的岩壁,为层层堆积的文化层。《万里走单骑》的第二期将从这里开始出发。



嘉宾的选择上,《万里走单骑——遗产里的中国》第二季希望“让语态更年轻、单期更聚焦、话题更新锐”。因此,飞行嘉宾将邀约杨澜、窦文涛、赵普等有文化属性的主持人和国乐大师方锦龙等文化嘉宾,另外,主办方介绍,为达成“50后老单+90后年轻群体”的人物组合,第一期的马伯骞、周深还有希望继续出现在节目中,热度较高的杨超越、黄子韬、张若昀、霍尊目前也在邀约中。
除了嘉宾和明星团,《万里走单骑——遗产里的中国》将延续第一期的对“世遗守护者联盟”的关注,呈现多年间默默守护文物遗产的素人们的文化与文物关怀和人们在世遗中的生活:他们可能是世遗守护者、历史揭秘者、考古发掘者、慕名旅游者、幸福居住者……节目将更加深入地讲述他们的故事。
第二季的主打概念与叙事逻辑将进行改变,为了系统地回答世遗是什么、为什么是世遗、世遗能做些什么以及整个过程的启发与结果的反思这四个问题,节目组在节目中分别设置了四个创新部分,分别是“开篇视角”、设“世遗聊天室”、造“艺术大事件”、绘“单行日记”。
“开篇视角”每期开篇或是以悬念与好奇作为开场,让沉静的国宝“开口”讲述传奇,用拟人化方式,让文物诉说自己的历史故事;或是记录城市鲜活时刻,以一天24小时为观察轴线,记录遗产地真实的生活图景;或是打造历史聊天室,通过情景演绎的方式,打造历史人物聚集的“虚拟聊天室”,用趣味开脑洞的形式打开看文物看历史的新方式;或是引入世遗大数据,通过国际视野的横向链接,展现中国遗产地在世界的独特性。
“世遗聊天室”则是一场关于世遗文化的“百家争鸣”。节目每期将在世遗地标处,打造一个“聊天室”,邀请跨界艺人、专家学者、行业精英、当地居民、年轻群体、留学生等多元嘉宾开启“世遗万事皆可谈”的对话。在呈现方式上,采取双屏互动手段,在世遗聊天室同步开启直播,并开设线上论坛。
“艺术大事件”则是让年轻人用自己的表达激活传统文化——可以是一场唱响中国之声的国风音乐会、一场传递中国之美的国潮服装秀、一次先锋态度的艺术主题展览,也可以是一场扶贫助农的公益直播、一回感性浪漫的夜半诗享会、一次认养藏羚羊幼崽的公益众筹活动等等。“单行日记”将聚焦到《万里走单骑》的核心人物——单霁翔院长,从视觉体系、哲思表达、情感分享等各种维度打造专属于单院长的情感回溯空间。

主办方介绍,在传播策略上,第二季《万里走单骑》还将助力文旅文创,衍生“世遗文创设计”;打造世遗城市名片,开设“世遗文化大讲堂”,联合多方打造专属世遗地的“世遗文化大讲堂”IP。以单霁翔院长为文化讲堂代表,每年输出3到5场与世遗主题相关的文化讲座;联合遗产地,寻找最佳契合点,助推当地世遗,遗产文化经济出圈;开创打卡安利新形式,形成世遗地追逐热潮等。
另外,6月10日的发布会中,以“文化遗产里的中国故事”为主题的图书《万里走单骑:老单日记》也正式出版。
《万里走单骑:老单日记》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讲述了中国大地上的世界遗产故事。全书以文化遗产传承、利用和保护的故事为经,以作者“老单”在9个省份、12处遗产地参加《万里走单骑》节目录制的见闻和随想为纬,记述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在文化遗产中寻找和守望中华文化根脉的故事。
在全书的尾声,单霁翔写道“最应该感谢的,是那些在遗产地默默守护和传承的人们。无论是土楼的夯土人、西湖的养荷人,还是每天去苏州园林遛弯的退休大姐、在国家遗址公园绽放笑容的婴儿。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基层工作者与普通民众的守护,我们的文化遗产,我们的中华文明,才一代又一代传承下去。这本书献给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