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保险业蓄力发展新阶段:精准识别需求侧变化,供给侧创新转型,大力发展保险科技 来源:蓝鲸财经
“十四五”开局之年,如何立足新发展阶段,持续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考验着保险业。然而我国保险业的供给能力与改革需求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出现了覆盖广度和深度不够、服务能力不足、速度与效益不平衡、增长与风险不平衡、供需结构不平衡等问题。
业内人士指出,随着时代的发展,保险需求侧不断变化,行业需要精准识别后,全面加强保险供给侧的创新转型,一是创新产品、服务的供给,二是提高自身服务供给能力,同时大力发展保险科技,运用科技手段来加强风险控制,降低经营成本,在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的同时保证自身的经济效益。
加快转型创新,提高保险服务供给能力
第十三届陆家嘴论坛上,太保财险董事长顾越在“金融助力美好生活”分论坛上分享观点,其表示,美好生活的基础是消除不确定性,防止风险的发生,保持安全、稳定、改善的生活预期。保险具有发现风险、转移风险,从而有效管理不确定性的金融属性。因此,助力美好生活,保险义不容辞。
在其看来,随着时代的发展,美好生活的内涵,也不断发生变化。生活水平提高后,对保险的需求从以前保基本变化到保质量;我国全面进入了绿色发展、低碳生活和环境保护的新阶段,对于保险的需求,从简单的保财产灾害的损失全面提升到保绿色发展、保行为的新阶段;数字化时代对于美好生活的需求不一样。在数字化、互联网化的环境当中,它对保险需求从以前简单的保物质、保损失,现在已经全面提升到保信息安全、保交易安全。
“精准识别需求侧的变化以后,需要全面加强保险供给侧的创新转型”,顾越指出,保险供给侧改革,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是创新产品、服务的供给,二是提高自身服务供给能力。
顾越建议,保险公司要提高自身的服务供给能力,包括在客户全生命周期管理以及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方面,不仅要为数字化的生活提供全面的保险,也要为客户服务提供数字化的服务,“这些方面都是在供给端全面创新转型的内容”。
保险公司的产品和服务更加基于场景,显个性化,也对公司的产品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保险如何助力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关键点就是如何精准识别客户的个性化需求。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与居民收入水平进入新的阶段,人们的保险需求的确相较过去有很大的不同”,首都经贸大学保险系副主任李文中在接受蓝鲸保险采访时表示,“首先人们的个性化保障需求越来越多,对风险管理服务的需求快速增长。寿险行业,健康保障与养老保障需求增长迅速;财险行业,非车险,特别是农业保险、责任保险、信用保证保险等需求都有较快增长”。
在李文中看来,保险公司需要根据需求的变化在供给侧进行改革创新,以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首先,应该大力发展保险科技,运用科技手段来加强风险控制,降低经营成本,在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的同时保证自身的经济效益。其次,保险公司一方面需要紧跟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另一方面要深刻理解政府的政策方向与要求,大力发展养老保险、健康保险、农业保险和责任保险等业务。再次,保险公司适应行业自身的发展变化,加强风险管理服务能力,更多地为客户提供风险管理服务。
模式创新要避免出现监管漏洞与盲区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保险提出了新的更高层次的需求,然而我国保险业的供给能力与改革需求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出现了覆盖广度和深度不够、服务能力不足、速度与效益不平衡、增长与风险不平衡、供需结构不平衡等问题。
2021年银保监会年度工作会议,圈定保险业供给侧改革重点,包括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巩固车险改革,持续深化意外险和健康险改革,推进保险资金运用市场化改革和保险营销体制转型变革。
原保监会副主席周延礼曾指出保险业供给侧改革所面临的结构性问题。首先机构构成方面存在结构性问题,现在保险机构的数量不少,有200多家,但是大机构很少,占整个市场比重不到20%;中小机构很多,结构不合理形成的二八现象对机构平衡性发展极为不利。其次,在产品方面主要是几个大的险种,如财产性领域机动车辆保险占比高达75%,其他险种很少,产品结构调整也是当务之急。三是,在服务方面结构矛盾也非常突出,主要体现在城市的服务比较集中,保险保费收入绝大部分来源于主要几个经济发达的大省,欠发达地区和省份亟需保险服务,保险覆盖面还不够宽,不够广。因此,要深入研究提升保险覆盖面,覆盖一些欠发达地区。从这些方面来看,保险业自身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务之急,也是保险业落实好中央关于金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业内人士分析,保险供给侧改革,应当重点集中到产品的创新和发展问题。近年来包括百万医疗、网络互助、惠民保等爆款流量产品频出,反映出居民潜在保障缺口巨大;而与此相对的是以重疾为主的销售承压,体现出保险产品的供需矛盾,产品供给同质化明显、保障杠杆较低、低频接触且价格战虽趋缓但仍存在竞争,而保险的需求更多追求性价比。
“近年来,监管部门持续引导保险业发展,一边鼓励创新产品一边防控风险,陆续发布的相关保险业务管理办法中都有体现”,李文中指出,从鼓励服务创新来看,未来监管防控风险的重点在两方面,一方面要明确服务的边界,使之不能异化到保险之外;另一方面需要有服务的规范与评价标准,提升消费者的信任度。从模式创新角度看,要避免出现监管漏洞与盲区,防止风险传递与累积。
与此同时,在产品领域,要充分认识到保险科技在改善保险产品结构性方面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保险科技和金融科技对保险产品的支持和保障作用,来做好保险产品结构性的调整,让保险产品在民生保障领域能够有很强的可得性和获得感,形成多元化的保险产品,量身定做的保险产品,使保险产品能够真正满足于当前科技高速发展的需要,做到和场景配合,和消费行为配合、和消费习惯配合,和财富管理需要相适应的产品结构。(蓝鲸保险 李丹萍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