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京津冀协同发展报告:河北成三地投资洼地,加快打造区域创新共同体 来源:经济观察网
高端人力资源密集、科学研究机构集中、技术交易市场规模大,这是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的核心优势。6月9日,中国人民大学首都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发布的《京津冀协同发展进程与形势分析》报告认为,京津冀产业的协同发展要充分利用科技创新上的优势。
报告发现,京津冀三地的制造业部门固定投资能力出现了显著的分化,值得注意的是,河北省的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在2010年-2019年总体上表现出稳定增长的态势。特别是2014年前后,河北省制造业部门固定资产投资比较稳定,并未出现由于北京一般制造业外移而出现大幅增长的情况。
首都经贸大学特大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叶堂林认为,这一变化说明制造业的协同步伐在加快,在京津冀协调发展的7年里,河北承接了大量的制造业。
“这一点从资金投向中也可以看出来,北京投向河北省的制造业投资共计3000多亿元,7年来增加了1000多亿元,天津对河北的制造业增加100多亿元。”叶堂林说。
同时,报告还发现北京和天津两地的结构趋同性显现日益明显。报告建议,要增加京津冀区域经济的增长动力,需要培育高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这对于京津冀区域的转型升级非常重要。
报告建议,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落实过程中,北京应牵头发展全产业链、全创新链的世界级先进制造集群,并将之作为发挥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头作用的核心途径和重要抓手;要加快制定和出台京津冀总体层面的“十四五”产业协同发展和2035年远景目标规;要加快打造京津冀区域的协同创新共同体等。
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生态文明所研究员杨开忠认为,当前的区域经济发展要缩小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等问题,这是非常重要的问题。
2014年,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提出,当时强调京津冀协同发展,就是要实现京津冀因素互补,促进环渤海经济区发展,带动北方腹地发展。2015年,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公布,把区域发展差距悬殊、公共服务水平落差大,作为要统筹解决的五大问题之一。
“十四五”规划已经明确,要形成分工协作共同完善的两横三纵的城镇化空间格局。杨开忠表示,中国主要城市群已经进入新发展阶段,特点就是多中心、多层级、多节点的网络型城市群,京津冀地区未来要加快形成泛首都圈。
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市委市政府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李文红表示,北京市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了三个方面的进展:第一,坚定不移疏解非首都功能,这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牛鼻子,也是解决北京大城市病,优化提升首都功能的先导和突破口。第二,加快构建两翼联动发展格局,一是全力支持雄安新区开局起步,二是高水平规划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副中心的城市框架已经全面拉开;第三,推动交通生态产业公共服务等协同发展重点领域不断取得新突破。
李文红也指出了京津冀协同发展存在的制约因素和难点问题:一是京津冀三地发展的差距仍然较大,城市规模和功能存在断层,城市之间经济联系较弱,不同规模的城市间尚未形成合理的分工和分布格局,制约了区域整体竞争力的提升。北京城市副中心仍处于建设时期,对廊坊北三县等周边区域的带动作用还不够强。
二是基础设施发展不平衡,交通一体化程度还不够高,区域类城际铁路,市郊铁路高速公路的规模和通行效率与国际发达都市圈相比还存在差距。
三是京津冀内部的产业分工协作不足、关联性不高,还存在断链缺链问题,尚未形成区域间分工互补,上下游联动配套的产业协同发展格局。
四是公共服务落差仍然较大,北京以外地区的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配套不足,难以吸引和留住人才,成为制约产业布局和当地企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产业链构造不完整、不配套,与公共资源服务不均衡等问题相互交织,又进一步制约了产业和人口疏解,空间结构优化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五是尚未形成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营商环境有待改善。与长三角珠三角相比,京津冀地区市场机制发挥的作用还不够充分,尚未形成统一的要素市场,影响了资本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
中国人民大学首都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副院长、经济学院教授张杰建议,北京牵头发展全产业链、全创新链的世界级先进制造集群,作为发挥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头作用的核心途径和重要抓手,京津冀可以打造两个产业集群,一个是新一代集成电路中心的先进集群,另一个是现代医药医疗生物健康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