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喜马拉雅想赴美IPO上市遭五雷轰顶 用户数2亿多反而成拖累
运营商财经 苏佳/文
近日,有传闻称,在线音乐平台喜马拉雅取消了赴美IPO计划,连招股书都发布了,却上市之路中断,是什么原因?
上市前夕突然遭遇新规
7月10日,国家相关部门发布消息,拟出台规定:“掌握超过100万用户个人信息运营者赴国外上市须审查”
招股书显示,在2020年,喜马拉雅的营业收入为40.5亿元,同比增长逾50%;在2021年一季度,该公司的营业收入为11.6亿元,同比增长逾65%。
在用户数据方面,截至2021年第一季度,喜马拉雅全场景月活跃用户为2.50亿,包括喜马拉雅移动端月活用户为1.04亿,IoT及其他第三方开放平台月活用户为1.46亿。
喜马拉雅用户数据如此之多,要想上市,必将先接受审查。这一审查的结果如何,就难预料了。
曾多次传出上市消息
喜马拉雅成立于2012年8月,致力于在线音频分享平台的建设与运营,成为音频领域的Youtube,从喜马拉雅成立以来,光上市消息传了不少次,2018年知识付费发展的如火如荼,喜马拉雅成为知识付费平台的“大哥大”,多方有消息称其即将上市,甚至有早期投资人,证大集团创始人、董事长戴志康都在演讲时说:“喜马拉雅估值已经达到200亿元,希望2019年能够完成上市。”
结果官方回应无一例外,“消息完全不属实、没有任何IPO安排”等,都是在否认上市消息。
就连在今5月1日凌晨喜马拉雅正式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IPO申请之前,喜马拉雅依旧在否认上市,只不过之前是没有实际行动,否认上市没有什么影响,而现在是正式递交了招股书却取消了计划,看来处境不如人意。
增收不增利连年亏损
喜马拉雅目前的在线音频服务涵盖了从-1岁到100岁不同年龄阶段的用户,平台用户已超6亿,根据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发布的《2020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显示,喜马拉雅用户渗透率已经达到66.9%,这么看来喜马拉雅应该发展的不错,但实际业绩数据却令人咂舌。
喜马拉雅在营销费用和内容投入上花了不少钱吸引用户,比如光2020年,喜马拉雅向超过16.1万内容创作者和IP合作伙伴分享了接近13亿元的收入分成,同比增加43.9%。
投入成本一直在增加,营收收入也在增加,但实际确是增收不增利。2018年至2020年,喜马拉雅的营收分别实现14.8亿元、26.8亿元和40.5亿元,净亏损分别为7.72亿元、7.60亿元、5.95亿元,三年累计亏损额超过21亿元。今年一季度,该公司营收11.6亿元,净亏损为2.56亿元。
这么看来喜马拉雅着急上市也情有可原,毕竟在提交IPO之前已经完成了包括腾讯、阅文集团、小米集团、好未来、索尼音乐等战略投资者,还包括美国泛大西洋投资、华泰证券、春华资本、兴旺投资、创世伙伴资本、普华资本等财务投资方的9轮股权融资,此时选择IPO融资更为直截了当。
IPO选择有些“生不逢时”
只可惜在喜马拉雅终于下定决心递交上市申请时,国家监督管理收紧,喜马拉雅为了避免意外发生,只得取消赴美IPO。
有知情人士称,未来中资公司包括离岸实体在内的海外上市行为都将纳入中国证监会管理。中国证监会正在牵头研究修订现行的1994年生效的相关规定。在修订法规后,VIE(可变利益实体)架构公司在港或美上市前均需寻求批准;而已在境外上市企业,在增发股票时也可能要向中国主管部门申请,相关部门正计划与股票承销商展开讨论,上述规则的修订最终尚需批准。
喜马拉雅现如今面临的局势是烧钱不断,用户留存度也不够,IPO融资遥遥无期,只怕创始人余建军和管理层谋出路相当头疼。
当然,喜马拉雅还有一个出路,那就是赴港IPO。后续如何上市,就看其怎么抉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