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爱好者创业的站长之家 – 南方站长网
您的位置:首页 >资讯 >

现有产能利用尚未饱和 冠联新材IPO募资还要扩产

时间:2021-07-14 22:49:29 |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原标题:现有产能利用尚未饱和 冠联新材IPO募资还要扩产

每经记者 张明双每经编辑 梁枭

近日,中国证券业协会公布了一批拟IPO企业信息披露质量抽查名单,江苏冠联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冠联新材)名列其中。证监会官网信息显示,冠联新材于7月1日披露上市申报文件,拟登陆沪市主板,募集资金用于年产10万吨混炼胶系列产品建设、研发中心升级及补充流动资金。

视觉中国图 杨靖制图视觉中国图 杨靖制图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冠联新材产品结构较为单一,主营业务收入几乎都来自混炼胶。2018~2020年,冠联新材混炼胶产能为11.5万吨,产能利用率分别为52.11%、64.55%、76.32%,并没有完全饱和,而其已批复产能达到52.5万吨,尚未全部投产,如今再新建10万吨产能,能否被市场消化仍存在一定疑问。

招股说明书(申报稿)显示,我国混炼胶行业集中度不高,大部分混炼胶生产企业规模较小,年产销量超过5万吨的企业才6家,冠联新材现有产能和销量规模已经相对较大,继续募资扩产是否会造成产能过剩仍有待观察。

公司产品结构较为单一

冠联新材主要从事高性能混炼橡胶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为客户提供混炼胶定制解决方案。

据了解,混炼胶是橡胶制品生产的首道工序,由配合剂混合于块状、粒状和粉末状生胶中制备的具有流动性的胶料。很多橡胶制品厂会自建混炼车间生产混炼胶,也有部分厂家向专门的混炼企业外购混炼胶。

冠联新材的主要收入和利润来源就是混炼胶。2018~2020年,冠联新材混炼胶的销售收入分别为5.72亿元、6.23亿元、7.14亿元,占当期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100.00%、100.00%、86.76%,产品结构较为单一。

按照募集资金计划,冠联新材拟通过上市募资5亿元,其中4.42亿元用于年产10万吨混炼胶系列产品建设项目。

新增10万吨混炼胶的产能意味着什么?据招股说明书(申报稿)引用《国内橡胶混炼胶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数据,国内15家主要混炼胶生产企业中,冠联新材综合产能约50万吨/年,其余14家企业综合产能合计56万吨/年,其中排名第二的企业综合产能约12万吨/年。冠联新材的产能远远超过行业其他企业,拟通过IPO新增的10万吨产能也已接近第二名的产能规模。

实际上,上述报告的数据为冠联新材已批复的产能,合计52.5万吨,包括江苏太仓母公司产能10.5万吨,子公司太仓嘉南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太仓嘉南)产能20万吨,子公司武汉冠联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武汉冠联)产能20万吨,子公司四川冠杰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产能2万吨。

目前,冠联新材已经投产的生产基地有太仓工厂以及重庆工厂,产能为11.5万吨。2018~2020年,冠联新材混炼胶产能均为11.5万吨,产能利用率分别为52.11%、64.55%、76.32%,并未完全饱和。产销率则分别为99.80%、98.96%、98.45%,这与公司采取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有关,产销相对平衡。

11.5万吨产能都未能充分利用,已批复产能达到52.5万吨,大部分产能尚未投产,冠联新材却还要在广东鹤山扩产,新建产能能否顺利投产并被市场消化,仍是未知数。招股说明书(申报稿)也提示了“募投项目投资收益不确定的风险”,若未来市场需求、市场竞争状况、行业发展趋势等方面出现不利变化,将会给公司带来投资收益不确定的风险。

冠联新材之所以要不断扩产,是基于其预测混炼胶未来需求会持续增长。公司在募投项目的必要性分析中表示,按照混炼胶的外购比例约30%计算,我国混炼胶行业的产能需要扩充至960万吨~1260万吨左右,国内混炼胶生产企业的产能尚未覆盖国内市场需求。

30%的外购比例从何而来?按照前文所述,橡胶制品厂家会自建车间生产混炼胶,部分厂家会向混炼胶企业外购。冠联新材在招股书(申报稿)内表示,目前我国橡胶制品企业的混炼胶外购比例约为5%,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30%的外购比例,市场化程度较低。

不过,国内混炼胶外购比例何时能达到30%,冠联新材并未充分说明,只是表示,随着我国环保政策趋严,制品厂自建混炼车间的审批难度逐渐增大,较大部分已建成的混炼车间将由于环保压力而关停或转移,国内混炼胶的外购比例将会呈现较大幅度的增长。

目前,国内混炼胶生产企业的总产能约为110万吨,冠联新材如此大规模扩大产能,且大部分产能尚未投产,是否会在将来造成产能过剩?招股说明书(申报稿)并未对这方面作出进一步解释。

毛利率低于同行业公司

对于5亿元募集资金的运用,除了4.42亿元用于生产项目外,还有4000万元用于研发中心升级,1800万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冠联新材介绍,“研发中心升级项目”通过与具有橡胶加工专业的院校合作,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和高新技术成果转化能力,增强企业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招股说明书(申报稿)显示,混炼胶行业存在技术及研发壁垒,对企业技术储备、研发人员专业素养、行业经验等均有较高的要求。技术研发能力是决定混炼胶配方性能和工艺水平的关键因素。

冠联新材将核心橡胶制造技术视为公司保持持续竞争力的关键,在所列竞争优势中,技术优势排在第一位,称“通过长期的技术积累及持续的研发投入形成了较为完备配方研发体系”。

不过记者注意到,冠联新材的研发人员整体学历水平并不高。截至2020年末,公司本科学历人数为49人,研究生及以上的学历为9人,而公司研发人员数量为115人,即使本科学历及以上的58人全部为研发人员,研发人员占比也才刚刚过半。而招股说明书(申报稿)公布的“董监高”成员中,已有部分管理人员学历在本科及以上。也就是说,冠联新材有一半以上研发人员的学历在本科以下。

上述学历水平是否会影响冠联新材的研发能力、技术竞争力尚不清楚。招股说明书(申报稿)在列举“实施发展计划所面临的困难”时表示,公司对专业技术人才和专业市场营销人员的需求不断增加,面对行业内高端优秀人才仍然稀缺的现状,能否持续引进高端人才将成为公司面临的紧要问题。

2018~2020年,冠联新材的研发投入分别为1775.25万元、2201.18万元、2770.29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3.06%、3.48%、3.28%。在分析自研产品毛利率时,冠联新材表示,随着研发投入增加,混炼胶配方的价值也随之增加,所以产品毛利率呈上升趋势。

而冠联新材的毛利率还是低于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2018~2020年,冠联新材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22.77%、23.66%、25.35%,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的平均值为27.13%、29.31%、29.45%。冠联新材表示,公司产品与可比公司橡胶制品类别有所不同,主要集中在橡胶制品的上游产品混炼胶,市场供应及需求量相对较大,毛利率相对较低。

报告期内两次资产交易

报告期内,冠联新材进行了两次资产交易,分别是收购太仓嘉南100%股权,以及出售太仓嘉南持有的江苏胶大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苏胶大)100%股权。

2018年8月,通过收购太仓嘉南,冠联新材扩大了经营场所。2020年9月,因江苏胶大盈利状况始终无法达到预期,冠联新材出售了该公司100%股权。截至2020年8月31日,江苏胶大的所有者权益合计为177.75万元,确定本次交易价格为300万元。

2019年度,江苏胶大资产总额2175.20万元,营业收入55.94万元,利润总额0.94万元,因此冠联新材表示,上述交易不会对公司的经营业绩与财务状况产生重大影响。

然而记者通过启信宝查询到,江苏胶大成立时间为2019年11月15日,被出售时成立还不到一年。此外,江苏胶大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并不少。

招股说明书(申报稿)显示,主营业务收入中的其他收入为子公司江苏胶大通过橡胶贸易暨采购销售橡胶原材料形成的收入。按照主营业务收入构成,2020年其他收入为1.09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为13.24%。但2020年原材料(胶大)的毛利为亏损31.50万元。

成立还不到一年,却被认为“盈利始终无法达到预期”,既然要聚焦主业,那么冠联新材成立江苏胶大的目的是什么呢?招股说明书(申报稿)并未说明。

江苏胶大主要从事橡胶原料贸易业务。冠联新材在分析毛利率逐年提升的原因时提及“原材料采购平均单价较低”,尤其是2020年度,新冠疫情期间,公司依据对市场的判断,在橡胶价格低迷的时候购入了大量橡胶原材料,导致成本金额下降,所以产品毛利率呈上升趋势。

主要原材料采购情况显示,2018~2020年,天然橡胶是冠联新材采购金额最大的原材料,采购额分别为2.07亿元、2.17亿元、3.96亿元,其中江苏胶大2019年采购天然橡胶金额为1598.02万元,2020年采购天然橡胶金额为1.16亿元。

对于募投项目扩产的合理性、研发人员学历偏低、出售江苏胶大100%股权的必要性等问题,《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也于近日多次致电冠联新材,但接线人员得知记者身份后立即挂断电话,截至发稿,记者发送的采访邮件尚未获回复。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