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我们可以晚一点再坠入爱河”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简单心理(ID:janelee1231),作者:李歪歪,编辑:江湖边,题图来自:
《爱在日落黄昏时》剧照
我跟很多人一样,对浪漫爱情的感知是从“一见钟情”开始的。
小时候看电影《魂断蓝桥》,费雯丽第一次见到罗伯特 ·泰勒饰演的中尉就爱上了他,第二次见面就说了“Yes,I do.”后来看《老友记》,Ross刚说完“我只是想重新结婚”,Rachel 就穿着婚纱出现在了咖啡馆里。
总之,相信存在一个“the one ”在人群中等着你。遇到了就会知道,然后你们一拍即合,从此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但前段时间,我在《纽约时报》“摩登情爱”栏目看到一个故事:
一对在大学期间相爱的情侣,彼此都是初恋。临到毕业,ta们觉得“许诺终生”太早了,于是设置了一个“5年之约”:
ta们把下一次约会的时间定在了5年之后。互相约定:这段时间里,我们都可以去不同的城市、跟不同的人约会,5年之后再见面,考虑要不要跟对方在一起。
故事的结局很美满:5年后,ta们如约出现在了纽约图书馆,聊天、同居,现在已经结婚35年了。
我惊呆了:这不就是不够爱吗,和养鱼有什么分别?
而故事的主人公认为,这是一个关于远见和谨慎的故事。当初有这样的提议,与其说是为了浪漫,更多是“想着减少爱情带给我的损失”。
这让我想到美国人类学家、爱情和吸引力生物学方面的专家海伦·费舍尔(Helen Fisher)在接受采访时提出的一个概念:“预承诺阶段”(pre - commitment stage )。
她认为,当今的单身人士对于“给出承诺”这件事变得越来越谨慎。在进入婚姻这样的排他性关系之前,ta们会设置一个“预承诺阶段”——拉长相处的进度,更多地了解对方,再判断这是不是自己想要的关系。
一、“预承诺关系”:当“慢恋”成为一种流行
一些数据显示,现在的单身男女对“给出承诺”这件事越来越谨慎了:
1. 他们越来越慎重地做出“重承诺”,比如婚姻
根据美国人口普查局的数据,2018年,初婚年龄中位数接近30岁(男性29.8岁,女性27.8岁)。相比于1980年的数据(男性24.7岁,女性22岁)延迟了5年。
2. 在结婚前,他们会留出更多时间了解对方
约会网站 eharmony 曾基于对2,084 名已婚或有长期关系的成年人的在线采访做了一个研究报告,报告显示,年龄在 25 至 34 岁之间的美国夫妇在结婚前平均相识六年半,而其他年龄段的人平均相识时间为5年。
3. “慢恋”成了一种流行趋势
据“单身在美国”(是美国单身人士最全面的年度科学调查)2019年报告显示:
40%的年轻单身人士在寻求爱情之前觉得自己需要完成自我接纳;
23%的人说他们需要达到职业生涯的某个阶段;
20% 的人认为他们必须达到一定的收入水平, 才能建立严肃的关系。
4. 他们更不轻易地说出“我爱你”
报告指出,在二三十岁的年轻人中,只有27%的单身人士会在第一次约会时表达“我爱你”。更多的人会选择认真计划他们说出这三个字的时间。
对于这些变化,常见的一个的解读角度是:我们遇到了“亲密危机”。这种解读把“预承诺”理解为一种“承诺恐惧”,这背后,是人们对建立真正的亲密缺乏信心。
但事实似乎没有这么简单:数据还显示,这些喜欢“慢恋”的年轻人是当今美国对爱情最乐观的寻觅者:
在18岁~22岁的人群中,75%的人相信他们会找到他们想要的那种爱情;在23岁~39岁的人群中,这个比例是69%。而在更年长的人群中,这个比例只有46%。
对此,海伦·费舍尔给出了一个不同的观点,她认为:“预承诺”和“慢恋”并不能说明年轻人不看重爱情,反而说明他们对爱情比上一代人更加认真——为了保证把自己认真的感情投注给值得的对象,他们需要一个更加精细的筛选机制。
而这也许说明,我们对爱情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二、“预承诺“背后,三个关系的真相
“预承诺”的流行,可能是因为,人们对这下面3个“关系的真相”有了更清醒的认识:
1. 对一些人来说,了解一个人本就需要很长时间
确认那个人是不是要跟你共度一生的“the one ”,需要的时间可能比我们以为的还要多。
海伦·费舍尔曾经做过一个小调查,她问了10个已经结婚30多年而且幸福美满的夫妻:“当你们走进教堂的时候,你确认对方就是那个人吗?”有一半人的回答是“不确定”。
一个更大的样本研究可能会解释这一点:海伦·费舍尔和她的同事对100多个正在热恋中的人进行了大脑扫描,发现那些恋爱时间小于或等于8个月的人,大脑中跟强烈爱情感觉相关的区域活动频繁。而那些恋爱时间更长的人,大脑中跟深度依恋有关的区域出现了新的活动——这意味着,我们的大脑可以快速坠入爱河——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一见钟情”那么容易让我们产生激情,但深度的依恋,也就是确认这就是“那个人”,则需要更长的时间。
2. 过早给出承诺,可能会付出不必要的“关系成本”
需要说明的是,我们不是在否定承诺(比如确定排他性关系、结婚)。研究发现,在一段经过确认的亲密关系中,承诺会让你对关系更有信心(Lydon&Linardatos,2007),对另一半更满意,在关系遇到困难时更愿意做出建设性的改变,更专一(Arriage,2007)。
但这些好处的前提是:这本身是一段适合你的关系。如果不是,承诺可能会带来额外的“关系成本”。
海伦·费舍尔发现,很多人有这样的经历:一夜情对象变成了长期承诺的伴侣。一个原因是,性爱会触发大脑中关于爱情的感觉,而这会造成“他就是我的Mr right ”的错觉,从而给出承诺——即便这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关系。
3. 花更多时间了解彼此的人,会拥有更稳定的亲密关系
宾夕法尼亚大学社会学家 Paul Amato 在研究中发现,推迟婚姻大大提高了婚姻的平均质量。相对于二十几岁的早婚,三十几岁的晚婚更具粘合力,因为夫妻会更加步调一致;年龄较大结婚的夫妻考虑离婚和婚姻出问题的可能性都较小。
费舍尔博士在收集了 30000 多人与当前求爱和婚姻趋势相关的数据后发现,与匆忙结婚的人相比,婚前约会三年或更长时间的人离婚的可能性要低 39%。
从这个角度讲,推迟承诺,恰恰是为了更好地做出承诺。这背后,反映的是人们爱情观的变化:
爱情不再是一个需要“纵身一跃”的危险动作,它是一个需要认真筛选、面试评估、反复确认,然后才能确定的契约关系。
三、预承诺的正确打开方式
作为一个新提出的概念,“预承诺”还没有进一步的研究,也可能会引发争议。比如有人可能会问:这跟“养鱼”有什么区别呢?
要让“预承诺”对你的关系产生积极的作用,可能要注意这两个方面:
1. 对于“预承诺”阶段,双方都知情同意
美国洛杉矶市前副市长陈愉在她的畅销书《30岁前别结婚》中,曾提出过一个“用猎头思维找到Mr . right”的方法,也许可以帮我们更好地理解“预承诺”。
在她看来,一家公司要为某个职位找到一个合适的人选,尚且需要大量筛选和多次面试,更何况是一个要跟你共度一生的人?“家庭”这个公司,要找到合适的合作伙伴,需要更加积极的筛选过程。在做出承诺之前,至少需要两个阶段:跟很多人约会的阶段和只跟一个人约会的阶段。在很多人之中筛选你认为适合的人选,再进入一段排他性的关系。
但这么做的前提是:你们双方都知道,这是“可以跟很多人date”的阶段,并且都同意这样的设置。而不要让别人误以为,自己是你的“唯一”。
2. 究竟为什么推迟承诺?动机很重要
同样是推迟承诺,“预承诺”是为了更认真地评估关系,但承诺恐惧却更多跟回避倾向相关。
这背后是对关系的不同认知,为了更好承诺的“预承诺”者对关系的认知总体是积极的,当确认这是自己想要的之后,也会积极地推进;而承诺恐惧( Commitment phobic)却不同,他们害怕的是“承诺”本身,这可能会让他们错失一段适合自己的关系。
如果对方推迟承诺的表现让你感到困惑,沟通和确认这个行为背后的动因是重要的。
3. 警惕进入一段“不对等承诺”关系
相比于双方知情同意的“预承诺”,双方在承诺程度上的不对等会更容易伤害一段关系。
在一段承诺不对等的关系中,投入程度更多的一方会感到更多的沮丧和挫败。有研究发现,那些在结婚前认为自己比伴侣更忠诚的人,婚姻质量更低。
所以,如果你是一个喜欢“重承诺”的人,没有必要去要求自己接受“轻承诺”——你需要的是找到一个同样能给出“重承诺”的人。
同理,如果你认可“慢恋”的理念,找到那个跟你有同样节奏的人,很重要。
最后想说的是,“预承诺”不是否认承诺在亲密关系中的重要性,而是提供了这样一个选择:
我们可以让那个承诺来得晚一点,以确认自己珍贵的感情会投注给那个真正值得的人。
在选择“预承诺”的人们眼里,做出承诺最浪漫的理由,是“我见过了这么多的人,发现只有你能成为我的伴侣。”而不是因为,你就是我年少时遇到的第一个人。
参考资料:
1. Jacey Saucedo Coy et al. ,Intimate partners who struggle with formalcommitments: attachment styles, major challenges, and clinical implications.American Journal of Family Therapy, 42(3), 232-242.
2. Singles in America: Match Releases Ninth Annual Study on U.S. Single Population
3. Helen E. Fisher et al. ,Neural Correlates Of Long-Term Intense Romantic Love,Social Cognitive and Affective Neuroscience Advance Access published January 5, 2011
4. Paul Amato ,Alone Together: How marriage in America is changing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简单心理(ID:janelee1231),作者:李歪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