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夜读|追网红食品的你,到底在追什么?
没想到,网红食品“鲍师傅”再次进入公众视野,不是因为它超长的排队时间,而是估值被推到了令人咋舌的100亿元,而目前鲍师傅门店还不到100家。好家伙,“店均”值1个亿。吃货的潜力真的不可小觑。
上海第一家鲍师傅开业的时候,在我们这些学生中,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当时我还是一名身处郊区的大二学生,如果有人甘愿去市区排四五个小时的队,买一些鲍师傅的招牌产品“肉松小贝”回来,那可比任何友谊都“珍贵”多了。
彼时的我并没有听过“鲍师傅”这个牌子,甚至都不知道“肉松小贝”是什么。只是当时铺天盖地的网络宣传,加上同学之间的口口相传,让我也不由得对这个神奇糕点心向往之。
何况,当时身边人提到它的口吻,让我觉得,如果不知道鲍师傅,不知道肉松小贝,就会显得自己有点“土”。为了摆脱这种格格不入的离群感,我急切地想要买来一尝为快,这样当再次有人提起的时候,我便会自信地跟上一句,“啊鲍师傅啊,它们家的肉松小贝很好吃的。”
那些乐此不疲追逐网红食品的人们,大概也都是这种心理吧?
在所谓自尊心的驱使,以及在群体压力的推动下,这些年,我逐渐被网红食品推着跑。椰子灰冰淇淋、双黄蛋雪糕、脏脏奶茶、脏脏包……吃什么,喝什么,似乎不再由自己决定,而成了被他人“种草”、被商家“洗脑”的结果。
于是,一款网红食品,需要排队数小时才能购买,且严格限购,甚至还有“黄牛”买卖排号,外卖跑腿费也要动辄百元起……最新的新闻是,在杭州诞生了专业的奶茶“代购”,坐高铁把长沙的奶茶搬到杭州,有些都成了隔夜奶茶了,仍吓退不了那些铁粉。
然而,在我逐一打卡尝试过后,发现并非每款网红食品都合我口味。我逐渐明白,一款食品,比起它有多火,更重要的,是适合你的胃。
如今,物质条件极大丰富,食品消费也不断升级。吃一款甜品,喝一杯奶茶,早已不止于产品本身的消费,消费者更看重的,是商品背后的话题度、时尚感、身份认同、品牌文化等元素。这挺正常。
心理学中的“羊群效应”,早就解释了人类的从众心理。很多炮制网红食品的商家,正是利用这种心理,通过炒作,人为制造“羊群”,商家雇人排队,花钱请托儿在社交媒体上营销,早已是尽人皆知的事实。消费者也正是在盲从心理的推动下,看人气来消费,从而掉入了商家预先写好的剧本。
只是,越是浅显直白的道理,越容易为人理解、接受,却也往往越难做到。人就是这么矛盾。
当我即将踏入研二的门槛,我终于从跟风吃喝回归人间清醒。现在的我,不再盲目追求网红产品。这里面,有现实的无奈:网红产品的迭代越来越快,已远远超过我的认知更新速度,跟都跟不过来了。
不过更主要还是因为,我已经有定力了,不是所有的网红产品都值得一试,咱也没空全试一遍。平常心对待,喜欢就去尝尝鲜,不喜欢就算了。再说,人的个性、社交的维系,如果仅依附于在吃喝上求同,未免也太无趣、脆弱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