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讯 7月16日晚间消息,建信金科是建设银行旗下金融科技子公司,以子公司方式发展金融科技,也成为银行圈的一种选择。截至目前,已成立的银行系金融科技子公司数量已超过10家。日前,建信金科增资项目落地,引入国开金融、中央结算公司、联银创投3家外部新股东,这一举动在银行系金融科技子公司中属于首家。
不仅如此,在与新浪科技对话中,建信金科基础技术中心总裁李晓敦还表示,他们始终坚持自主研发,掌握硬核科技,包括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重点领域,以及量子技术、物联网、卫星遥感、虚拟现实等前沿技术。同时,在上述领域与各类科技公司的合作都保持积极开放的态度,共同推动金融科技生态建设,未来也将继续保持合作,并积极探索落地业务价值。
据李晓敦介绍,建信金科目前在上述主流技术领域都在积极布局建设,主动发力打造自主研发的企业级新金融技术底座,将建行数十年自主可控的金融核心技术建设成果进行沉淀,并持续融合量子计算、卫星遥感等新技术、新理念、新模式,形成具有支撑大规模金融应用能力的“行业标杆”。如人工智能平台已覆盖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智能推荐等主流领域,支持行内70%以上的业务场景,并在国内首创智能审单、全线刷脸乘地铁等应用。
对于面向未来银行的业务发展,李晓敦认为,金融科技助力新金融数字化转型会是大家的共识。(许旻)
以下为对话实录:
新浪科技:建信金科在区块链和人工智能上主要有哪些探索和成就,可否请您具体介绍一下?
李晓敦:建信金科目前已经支持了人工智能的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智能推荐、知识图谱等领域,覆盖支持行内70%以上的业务场景,形成端到端全流程的闭环研发体系。在金融领域人工智能应用中,我们在国内首创智能审单,大幅提升了业务效率,支持了人脸支付中的高精度快速人脸识别算法应用等多个场景,并进一步将人工智能服务拓展到智慧政务、智慧住房、智慧出行等社会服务场景。
区块链技术在支付结算、住房租赁、智慧政务、药品监管等12个业务领域34个业务场景的应用实施,建成了覆盖信息存证、交易溯源、数据共享、数字资产等4大类应用模式的区块链整体应用布局,实现区块链技术在跨境贸易、智慧政务、供应链等领域的应用创新。
举个例子,我们做了一个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贸易金融平台,自2018年4月上线以来,累计交易量已突破9100亿元,先后部署国内信用证、福费廷、国际保理、再保理等功能,参与方包括建设银行54家境内外分支机构和40余家同业,覆盖国有大型银行、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农商行、外资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等各类机构,2020年区块链贸易金融平台新签约加盟同业达32家。
新浪科技:我们注意到建信金科与科技类公司在技术合作上比较频繁,目前有哪些领域的合作?未来还将继续跟科技公司拓展吗?
李晓敦:我们建信金科始终坚持自主研发,掌握硬核科技,包括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重点领域,以及量子技术、物联网、卫星遥感、虚拟现实等前沿技术。同时,我们在上述领域与各类科技公司的合作都保持积极开放的态度,共同推动金融科技生态建设,未来也将继续保持合作,并积极探索落地业务价值。
新浪科技: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往往伴随着对风控、安全的把控,在数据采集和数据安全的时候,如何能够平衡保护隐私和有效利用数据的关系?
李晓敦:在国家和行业数据安全法规要求下,我们建信金科非常注重客户数据的隐私保护,围绕数据安全使用,严格落实国家和行业数据安全法规、标准、制度要求,完善机构的数据分级分类和保护策略,重点做好隐私数据、金融数据的安全防护,为数据要素有序流通提供良好基础。
我们针对由数据导致银行业务经营、交易处理、内部控制、外部监管等工作不确定性造成的数据风险,制定了科学有效的数据风险管理制度,明确数据风险管理范围及管控要求,通过组织实施数据风险识别、评估、量化、监测、报告和控制等工作,提升数据风险的精细化管理水平。
从管理体系来看,一是完善安全研发流程;二是改进安全检测机制,形成面向版本投产的数据安全检测常态机制,以尽可能早、尽可能多地暴露数据安全问题;三是提升安全使用方法,通过探索一系列新型隐私计算方法,对数据安全进行创新保护。
新浪科技:在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量子计算等技术上,未来打算重点发展哪个领域?
李晓敦:建信金科目前在上述主流技术领域都在积极布局建设,主动发力打造自主研发的企业级新金融技术底座,将建行数十年自主可控的金融核心技术建设成果进行沉淀,并持续融合量子计算、卫星遥感等新技术、新理念、新模式,形成具有支撑大规模金融应用能力的“行业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