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冷链物流+电子商务+绿色回收 全国供销合作社不断发展新动能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原标题:
冷链物流+电子商务 发展新动能
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有90多万个服务社和连锁网点。
今年上半年,通过改造提升流通网络,加快发展冷链物流和电子商务,提供更加新颖快捷、优质实惠的消费服务,成为供销社系统发展新动能。
一大早,云南迪庆的野生食用菌快递点就忙活起来了,但记者发现,这里发往全国各地的菌子几乎都看不到“真容”,都是成箱成箱包装好的。在送达快递点的时候,这些野生菌已经完成了地头预冷。
云南省食用菌协会副会长 姚远:每天从早忙到晚,金耳这个产业这几年新火起来的,它的产值比传统的食用菌产业的产值高很多倍。
云南盛产野生菌,而其中可食用野生菌天生娇贵,不容易保鲜储存。炎炎夏日,如何将野生菌保鲜,这一难题一直困扰着当地老乡。
而想要延长的保鲜期和销售期,就必须将新鲜野生菌尽快预冷。刚采摘的野生菌自身温度已达到20多摄氏度,自带强劲的呼吸热,如果不能第一时间进行预冷就打包发运,极易造成腐烂。现在一种地头预冷、地头微仓的保鲜模式让这一难题不再成为困扰。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昆明食用菌科研所所长 孙达锋:预冷了以后就是迅速通过24小时之内,发往全国各地,所以就现在这个冷链体系的一个保障,加上田间地头的预处理的技术,延长了我们产品的货架期。
今年是乡村振兴开局之年,随着国家政府采购政策继续优化,由财政部、原国务院扶贫办、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共同发起组建的原“贫困地区农副产品网络销售平台”——“扶贫832平台”正式更名为“脱困地区农副产品网络销售平台”——“832平台”,平台的工作重点也从消费帮扶,延伸至促进脱贫地区乡村振兴、产业优化升级上来。
“832平台”负责人 孙娟:今年,我们将工作重点放在助力打通脱贫地区农副产品生产、流通的难点和痛点,通过优化创新农副产品产销模式,接续推进脱贫地区产业发展,促进农民群众持续增收。
截至目前,“832平台”已先后在全国范围内布局产销地仓15个,销售额累计突破117亿元。同时,“832平台”上线了产业振兴、协作帮扶等活动专区,组织线上线下培训上百场,累计覆盖9万余人次。推动脱贫地区农副产品进一步融入全国大市场。
服务下沉 打造绿色回收新亮点
长期以来,农膜残留成为困扰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痛点和难点。
供销合作社系统今年上半年加快村级农膜回收网点建设,同时向用膜大户、用膜基地下沉,为农户和各类农业经营主体交售废弃农膜提供便利条件。
眼前这个废弃农膜回收点,是今年7月初刚刚建成的。主要回收本村水稻、蔬菜、柑橘、苗木种植等产生的农膜、育秧盆、肥料、种子包装袋,并承接了周边鱼梁、陶家2个毗邻村的回收任务。短短一个月时间,就已经回收了废弃农膜0.501吨,育秧盆等包装物4.5吨。
重庆市綦江区篆塘镇珠滩村村民 王永康:网点开得近,我们几分钟就到了,(把废旧农膜)变成钱,这些农膜以前都是烧,现在不许烧了。
在加工车间里,一捆捆废弃农膜经过取杂、清洗、破碎、热融等几道工序处理后,“变身”为再生塑料颗粒、再生塑料粉等产品。这些产品将出售给工业企业作为塑料制品的生产原料,实现变废为宝。
重庆市綦江供销集团合民鑫再生资源有限公司负责人 代世林:我们与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等签订合作协议,建立了21个街镇级回收站和62个村级回收网点,年回收废弃农膜200多吨。
回收废弃农膜有钱赚吗?代世林给记者算了一笔账。1吨废弃农膜的回收价约800元,可产出150公斤左右的塑料颗粒,而150公斤塑料颗粒的市场售价目前约500元。也就是说,如果仅靠回收加工废弃农膜,非常难以实现盈利。政府的支持是推动这项工作的关键。重庆市的做法是采取市级财政补助激励措施,在回收环节每吨补助2500元,在利用加工环节每吨补贴500元。
重庆市供销合作总社党委委员、副主任 谢渝刚:2021年,全市将建设村级回收网点1800个以上,实现村级回收网点覆盖率40%,力争用3年时间实现村级回收网点全覆盖。
今年上半年,按照国务院分工,供销社系统和国家发改委积极配合,积极推进城市环卫系统和再生资源系统“两网”融合,目前全国供销社系统共有138个地级市、708个县区的供销合作社正在主导或者参与开展农村环境服务。(总台央视记者 蒋树林 李洁 河南台 云南台 重庆台)
(编辑 李茗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