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五年翻3倍!2025年中国电动车渗透率或接近30%,超过规划目标
21世纪经济报道 夏旭田 北京报道8月26日下午,在中国新闻社国是论坛与能源基金会举办的“能源中国—双碳目标下产业转型发展的挑战和机遇”专题研讨会上,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永伟指出,目前,国内电动汽车的渗透率达到了10%,根据工信部此前的规划,2025年这一渗透率能达到20%,不过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汽车电动化明显提速,业内普遍认为,到2025年中国汽车的新能源化渗透率有可能会达到25%到27%,或是接近30%,超过既定的规划目标,碳中和的时间也可能会提前。
研讨会上,张永伟指出,用电动车尽快替代燃油车正在成为全球共识,但在时间表和渗透率比例上,各国情况不同。美国拜登政府提出了一个2030年电动车50%渗透率的目标,而不少欧洲国家比较激进,特别是挪威等北欧国家,提出了2025年全面禁售燃油车的目标。
他介绍,虽然中国是全世界新能源汽车产量和销量最大的国家,但中国现在的电动车渗透率还比较低。2021年1到7月份,中国一共卖了1500万辆车,电动汽车大概是147万辆,全年大概是280到300万辆的规模,中国目前的渗透率大概是10%。
他指出,根据工信部等部门此前发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不过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汽车电动化明显提速,业内普遍认为,到2025年,中国汽车的新能源化渗透率有可能会达到25%到27%,或是接近30%,超过既定的规划目标,碳中和的时间也可能会提前。
张永伟预计,中国汽车行业有可能在2030年实现碳达峰,但中国的汽车保有量仍在保持着快速的增长,2040年,预计中国汽车保有量会比现在翻一番还多,达到5亿辆的规模,这对汽车行业的电动化转型提出了更迫切的要求。
在他看来,汽车行业减碳最大的困惑在于,汽车行业涉及到链条比较长,如何定义汽车应该承担的碳减排责任并没有共识。
他指出,汽车行业自己减碳主要是在制造端,主要是两个主体,一个整车,一个零部件,目前中国企业大都是分开工作的,整车厂只关心自己在生产环节,还没有涉足到它的供应链,但欧洲现在已经要求整车厂承担起供应链减碳的责任,整车厂所采购的零部件必须有减碳甚至零碳的要求,而整车制造和供应链同步减碳,正在成为一个全球趋势。
此外,他认为,应当将汽车与交通、能源两个关键领域协同起来进行耦合式减碳,但这也是减碳领域一个重大挑战。
首先,顶层设计方面缺乏协同机制,交通、能源、汽车有各自的减碳规划,导致协同与否在规划层面上出现冲突。
其次,机制不协同,各自有一套实施的体系,导致电动汽车和可再生能源仅停留在理论和示范阶段的协同。
最后,政策法规不协同,比如能源现在很快就可以使用碳排放政策,但汽车还未进入碳交易机制中,无法享受减碳政策。
(作者:夏旭田 编辑:杜弘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