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勺嘴鹬爱吃啥?从滩涂到实验室 总台带你探寻勺嘴鹬食谱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原标题:
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10月11日将在云南昆明举行。会议上,中国馆主题展区将展出江苏盐城黄海湿地保护管理案例。这片湿地是全球9条候鸟迁徙路径中“东亚—澳大利西亚”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
眼下正是候鸟迁徙季,30多万只候鸟正陆续抵达盐城黄海湿地,而其中有一种嘴型像小勺子的鸟特别受科研人员关注,它的名字叫 “勺嘴鹬”,全球只有600多只,属于极危候鸟。科研人员每年都会在迁徙季来到盐城,观测勺嘴鹬种群数量的变化。
蹲点小队:记录生物多样性
在候鸟躲避涨潮时停留的万亩高潮位栖息地,记者的蹲点拍摄是否顺利呢?一起看蹲守24小时的幕后故事。
拍摄当天下午四点,正是退潮的时候,鸟儿们飞离栖息地去滩涂上觅食,蹲点小分队的两位总台记者,抓紧时间向栖息地行进。由于不熟悉路线,第二天一早才抵达预定的扎营地点。顾不上休息,就开始调试用于野外拍摄的“神器”——红外摄像机。
只要动物们进入了红外摄像机镜头范围,它就会自动把一切都记录下来。哪怕人离开了,摄像机也会继续工作。
总台记者 汪成建:(摄像机)灵敏度是按照中级,按理说拍这种大型的动物,用那个中度以下就可以了,但是我们要照顾这些水禽,所以就设定为中度。
蹲点小队的两名成员有着丰富的野外拍摄经验。最近,他们刚结束在西藏无人区的蹲点。不过,在条子泥湿地,他们还是遇到了新问题。
总台记者 扎旺:西藏那边野生动物个头大,藏羚羊、黑颈鹤、野牦牛这些,因为这边是拍勺嘴鹬,它个头小,差不多和那个麻雀那么大,所以拍这种鸟就是“万鸟挑一”。
是啊,就是为了这“万鸟挑一”的勺嘴鹬,才要深入这片栖息地。而这一路上,我们看到不少和勺嘴鹬体型相似的鸟儿,虽然每次都希望落空,但也还是激动不已。
对于在营地蹲守能不能拍到勺嘴鹬,其实他们心里也没底,毕竟野外的不确定因素太多,勺嘴鹬数量又太少太少。但是,这些不确定的因素,也恰恰是野外摄影的魅力所在。
总台记者 汪成建:特别是涉及科研内容的,它的共同行为、那些细节表现是很重要的,自然环境生态方面的,特别是有关野生动物方面的这些画面你不是拍到了就算完成任务,因为它的个体行为有很多有趣的东西。
候鸟“夜生活”
看完了白天的鸟儿,那么夜间的鸟儿又有哪些活动呢?通过总台记者架设的夜视镜头,去看看那些或优雅踱步,或嬉戏打闹,或安然休憩的候鸟“夜生活”。
滩涂采样 探寻勺嘴鹬食谱
如今,盐城条子泥湿地也吸引了不少科研人员。几年前,北京林业大学研究团队来到这里,长期驻点科研,从去年开始,他们开启了一项名为研究勺嘴鹬食谱的新课题,为更好地保护勺嘴鹬。
这几天,科研人员正在进行秋季野外采样,看看勺嘴鹬到底爱吃啥。总台记者徐大为正跟随科研团队在江苏盐城条子泥湿地,进行滩涂底栖生物采样。
总台记者 徐大为:今天下午4点,滩涂已经显露出来,退潮之后的滩涂,有很多浅浅的小水坑,很多的小鱼小虾、贝类留在里面,我们在这继续寻找勺嘴鹬。今天,我们也找来了一位经验丰富的生态摄影师李东明老师帮我们一起寻找。
勺嘴鹬每年迁徙到条子泥,要待上三个月的时间,正是因为这片栖息地有着丰富的食物供给。所谓想留住鸟,先得留住它的胃。关于它食物来源的研究,这几年才刚刚开始,只有摸清它的食源,保护好它的食物来源,才能更好地保护勺嘴鹬。所以,科研人员要通过对滩涂底栖生物的采样分析来摸清勺嘴鹬的食谱,看它究竟爱吃啥。北京林业大学的候鸟迁徙中心的科研人员就在从事这项工作。这几天,他们正在进行一年一次的秋季大采样。
采样首先要用这个长宽40厘米的铁框吊起来,放到采样点,这样就固定了一片采样点,接下来就是用这个手抄网反复地把框里的泥土捞起,转移到这个特制的铁筛子里,然后不断地筛洗。
北京林业大学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杨洪燕介绍,通过筛洗,发现这个采样点的底栖生物有虾、蛤,它们非常小,肉眼很难观察到,所以必须把它们带到实验室,用显微镜去观测、测量。
北京林业大学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 杨洪燕:这就是勺嘴鹬,很明显,它们是在浅水区,吃滩涂表层的生物。为什么要研究勺嘴鹬的食谱?因为这里是最重要的勺嘴鹬中停地,所以我们想要长期调查研究,来获得勺嘴鹬潜在食物时间、空间上的变化,这样能够对这种极其濒危的鸟类更有针对性地制定保护策略。
实验室分析 解密勺嘴鹬食谱
像这样的采样工作,一年集中在春秋两季各做一次。样本收集储存好后,工作人员就要带回实验室,进行分析。到底哪些可能是勺嘴鹬爱吃的食物呢?总台记者杨光正在东台条子泥候鸟管理中心实验室,为你揭秘勺嘴鹬的食谱↓↓↓
总台记者 杨光:要想知道勺嘴鹬都爱吃点啥,第一步得靠科研人员到滩涂的泥巴地里去挖,紧接着就要到实验室中去仔细地查,因为在每一个样本当中都含有大概600多种的底栖生物,数量非常庞大。因此,第一步需要通过显微镜将这些生物按照种类、大小逐步分类,这是一个精细活。
显微镜下看样本 最小食物仅1毫米
通过显微镜拍摄到的这个生物应该是钩虾,看着跟个虾仁一样大,但实际上它的个头只有3~4毫米,这个还算是勺嘴鹬潜在食源中比较大的生物。
显微镜拍摄到的这个生物是小螺,只有1毫米,看着挺大的,其实特别的小。勺嘴鹬爱吃什么目前还是一个谜,所以说这些生物都是潜在食源。
保护勺嘴鹬 从保护滩涂底栖动物开始
如何确定勺嘴鹬的食谱?观鸟爱好者拍摄的一些的照片,有时也能帮助研究人员确定它有时候会吃些什么。
为了研究勺嘴鹬爱吃什么,科研人员每个月都会进行潜在食源的采集,每个月至少采集60份样本。而在候鸟迁徙的高峰期,样本采集也会进入高峰期。
样本的处理工作非常复杂,有时候一份样本就要花一天的时间进行区分,这还不算上后续的,比如说壳肉分离的时间。但是通过这样的研究,我们将来能对勺嘴鹬的保护能有更加明确的一些规划,因此这样的研究也非常具有价值。
湿地里还有这些小可爱 明天继续寻找勺嘴鹬
跳跳鱼、小螃蟹、各种各样的贝类……其实通过这些微观的展示,我们也能充分感受到,这里的生物多样性,这片湿地真是能让各类候鸟补充能量的“加油站”。
明天15点
总台记者将前往大量候鸟聚集的
万亩高潮位候鸟栖息地
继续带你“寻找勺嘴鹬”!
(编辑 赵羽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