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爱好者创业的站长之家 – 南方站长网
您的位置:首页 >资讯 >

精锐教育“卖惨”背后,资本扩张才是原罪

时间:2021-10-10 22:45:56 | 来源:AI财经社

撰文/ 何畅

编辑/ 董雨晴

教育行业的低迷已经人尽皆知,但K12教育巨头创始人公开“卖惨”还是引发了大众的关注。

10月7日晚,一张疑似精锐教育创始人张熙所发朋友圈的截图在社交平台流传,张熙在其中表示,向亲友、客户和精锐的小伙伴以及所有关照爱护过精锐的朋友们表示最深刻的歉意,“一心做教育,但确实投资扩张太过激进和疏于投资及财务管理,特别是巨人的收购是我的滑铁卢,导致今天的局面”。在朋友圈的结尾,他表现出了悔恨,“为了做好教育我真心倾家荡产了,却是这样的结果,好遗憾,好后悔。”

精锐教育早期以高端一对一辅导起家,2018年3月其正式登陆美股,通过投资并购增添了幼儿教学、幼儿英语等业务,市值巅峰曾达到18亿美元上下。

事发后,“精锐教育创始人称倾家荡产”词条一度登上微博热搜,由于截图中还透露了张熙患有抑郁症的消息,其本人目前的状态也引发广泛关注。

不过,随着消息不断发酵,精锐教育方面紧急辟谣回应,称该截图并非张熙的朋友圈内容。张熙本人也发了一条朋友圈作为澄清:“我没事,精锐好好的,我也好好的,我和精锐的一万名伙伴在政府的帮助下要做率先转型成功的教育企业,我会像以前一样热爱教育、热爱精锐。行业的低潮时刻,但相信光明!”

字里行间,满怀信心,似乎并不存在前述截图中道歉、自责、消沉的情绪。不过,截图或许为假,但其陈述中揭示的问题却真实存在,精锐教育如今正深陷亏损泥潭,身负巨债,被指拖欠员工工资,股价年内大跌90%,甚至可能面临退市危机。

昔日以行业龙头之姿大步迈进的精锐教育,何以至此?

“滑铁卢”背后的激进投资

精锐教育何以走到今天的局面?在那张流传的截图中,巨人教育才是问题的症结。

今年8月,巨人教育在其官方微信发布消息称,由于经营困难,秋季无法继续向学员提供教学服务,并称已无法完成全部学员退费,学员的剩余课时可转至其他教育机构继续完成。

也就是说,这家有着27年历史的培训学校,在今年秋天宣布了倒闭。

在此之前,巨人教育聚焦于5-18岁青少年群体,覆盖全学科培训课程,旗下拥有巨人学校、巨人1对1、小巨人培优、巨人网校和金色湖畔五大子品牌。

而精锐教育正是巨人教育的股东。2018年10月,精锐教育联合第三方共同收购巨人教育100%股权,收购完成后,双品牌独立运营,张熙兼任巨人教育董事长。

在《致全体巨人同仁的一封信》中,张熙曾经写道:“未来三年内,坚决不裁员、坚决涨薪水、坚决做大做强!”彼时,他提出了“巨人三五战略”,计划未来五年在全国设立500家线上线下结合的校区,服务50万在读学生,创造50亿元收入——而这只是张熙雄心壮志的一部分,对于巨人教育,他还描绘了一张未来三到四年内实现上市的蓝图,只待施工。

但如今看来,这场收购成了张熙的噩梦。

来势汹汹的疫情打乱了此前的所有计划。无论是精锐还是巨人,其赖以生存的线下业务都遭遇重创。据精锐教育财报,2021财年Q1季度(即2020年9月至11月),其总营收6.84亿元,其中,K12一对一业务的收入为4.87亿元,线下业务是其收入的重要部分,而线上营收仅有3000万元。

疫情带来的影响尚未完全消除,“双减”政策的落地又造成了新的冲击。

有资深教育行业从业者认为,收购巨人教育是精锐教育的一个重要转折点,精锐消耗了大量资金,不仅未能得到预期中的回报,巨人教育还一度成为了精锐教育的拖累。

据公开信息显示,2020年间,精锐教育先后多次向巨人提供贷款,截至2020年8月,精锐教育向巨人教育系列借贷的最大风险敞口为近9.2亿元。“其实大家现在都很不容易,但由于收购了巨人,扩张太快,精锐就成了更惨淡的那个。”前述教育行业从业者表示。

精锐教育财报显示,仅在收购巨人教育的2019财年,其短期负债就达3.22亿元,同比增长614.88%;长期负债为13.46亿元,同比增长232.28%,长短期负债共计16.68亿元,与2018财年的4.5亿元相比,负债增加超12亿元。其中,精锐教育以约2.39亿元的价格,收购了巨人教育30%股权,但不到半年时间,精锐就将其中12%的股权进行了转让。

2020年12月,精锐教育干脆宣布将其原来参与投资的巨人教育、天津华英、巨人网校等班课业务全部重组合并至“新巨人教育”,但并不参与后者的实际运营。一位长期关注教育行业的人士认为,这意味着精锐教育逐步对巨人教育进行了“放手”,任由后者自生自灭。

最终,整合效果不佳,经营难以为继,巨人教育这才不得不黯然退场。

当然,不只是收购巨人教育,近几年来,精锐教育开拓版图的步伐从未停止。在一对一教育培训之外,通过投资并购,其业务触角也延伸至幼儿教育、素质教育等领域。

据AI财经社不完全统计,2018年精锐教育对外完成了7起投资及并购事件,涉及K12、幼儿教育和素质教育多个领域,其中对天津华英教育和巨人教育的收购,时间上只相差两个月,动作之密集堪称疯狂。

疯狂扩张下的连锁反应

2008年在上海创办精锐教育时,张熙或许没想过有朝一日公司会走到如此难的境地。但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张熙却说过,创业是最难的,因为没有退路。“所以你的信念一旦确立下来,你就带着这个信念继续往前走。”

但对眼下的精锐教育而言,面临的却是一条不太好继续走下去的路。

首先是前文已经提到的负债,精锐教育的最新财报显示,截至2021年2月28日,其资产总额为70亿元,负债总额为68.51亿元,资产负债率高达97.94%。

在所有的负债中,最受关注的当属银行贷款和客户预付款两部分,后者即向注册学生预收的课程学费,截至2021年2月28日,这一余额为27.31亿元,而银行贷款方面的金额为15.1亿元。

早在2018年8月,国务院出台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 就提到,校外收费时段与教学安排应协调一致,不得一次性收取、或通过拆分合同等形式变相收取时间跨度超过3个月的费用。事实上,在2020年以前的几年中,精锐教育的客户预付款始终在稳步增长,如果排除超期进行预收费的因素,这代表其注册学生的数量正随着业务的并购、扩张而逐年上升。

但扩张势必要投入。以巨人教育为例,张熙为“巨人三五战略”实现所预计的投入就高达20亿元,其中一半资金计划用于校区扩张和区域性并购。而这些资金并不会从天而降,它们正是来自于课程收费、投融资所得和贷款。

然而,以身负巨债为代价的扩张似乎没能让精锐教育发展得更好。在截至2018年8月31日、2019年8月31日和2020年8月31日的三个财年,精锐教育所得营收分别为28.63亿元、39.94亿元和34.39亿元,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则分别为-7.21亿元、2.45亿元、-7.3亿元。

双减政策之后,其转型之路同样艰难。精锐教育2021财年第二季度财报数据显示,其在线业务营收在总营收中所占的比重出现下滑,2020财年第四季度为5%,如今已降至3.5%。

素质教育被视为众多教育培训机构的主要转型方向。AI财经社发现,在精锐教育官方网站首页,“学习能力”“综合素养”“家庭教育”成为新的关键词,营地教育、个性化托管服务也相继布局上线。不过,前述资深教育行业从业者认为,对多数教育巨头而言,因为人群相近,素质教育显然是比成人教育更为合适的转型路径,某种程度上也意味着可能出现更激烈的竞争,抢地盘并不容易。另一位教育行业投资人则告诉AI财经社,素质教育尚不存在明确的壁垒,且不具备K12教育以提分、升学为目标的外化标准,很难做出比较。

一边是看不清前景的转型路,另一边是不相信眼泪的资本市场。

今年8月4日,精锐教育在公告中称,公司连续30个交易日内普通股最低交易价低于每股1美元,不符合纽交所合规标准,已收到警示函,面临退市风险。

在随后的两个月中,精锐教育的股价也没能止跌,截至北京时间10月8日,其收盘价为每股0.38美元,总市值仅剩6139万美元。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精锐教育的上市发行价为每股11美元,上市首日总市值17.6亿美元,如今不足当时的二十分之一。

社交平台上精锐教育相关内容的留言区里,有大量正在等待的家长和老师。家长希望学费能够尽快退还,从而彻底结束一拖再拖、毫无解释与说明的煎熬。老师则为尚未发放的工资发愁。一位老师说,10月8日原本是精锐教育的发薪日,公司当天才通知推迟到本月26日发放。“创始人赔了可以哭,打工的没工作了找谁哭?家长拿不到退款找谁哭?”等待一如既往,但张熙所坚信的更好的明天何时到来,他们并不知道答案。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