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渣打中国副行长谢雯:绿色产业将是未来四十年最具确定性的蓝海产业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白杨 东莞报道 10月12日,在由东莞市人民政府、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指导,21 世纪经济报道和东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联合主办的“2021中国智造业年会暨半导体产业峰会”上,渣打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副行长兼企业、金融机构及商业银行部联席董事总经理谢雯在进行“以绿色金融助力绿色智造”主旨演讲时表示,未来四十年,绿色产业将是最具确定性的蓝海产业。
渣打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副行长兼企业、金融机构及商业银行部联席董事总经理谢雯通过一张图表,谢雯向现场观众展现了过去270年大气当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趋势。可以发现,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在最近50年,尤其是最近20年增加最显著。
谢雯称,在短短几十年当中,全球气温增加了1.2摄氏度,海平面从1993年到2000年间,每年平均上升3.3毫米,这是非常可怕的。
据经济学人智库(EIU)预测,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2050年,气候变暖导致的直接经济损失将达到7.9万亿美元;伦敦大学学院(UCL)的研究则表明,如果气候变化不加以遏制,2050年全球GDP增长将下降10%。
在此背景下,2015年12月12日,第21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正式通过了《巴黎协定》,这是由全世界近200个缔约方共同签署的气候变化协定。2020年,我国也正式提出了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的目标。
谢雯表示,从碳达峰到碳中和,中间只有30年的时间,这意味着实现这一目标将是一个艰巨的挑战,但与此同时,这背后也蕴藏着巨大的机遇。
可以明确的是,未来四十年当中将有巨大的投资进入到绿色产业当中。比如能源供给端的优化、低碳化,如果要达到双碳的目标,2030年化石能源供给比例要减少到73%,2060年要降到15%。
在这个过程中,就需要有巨大的投资投入到储能技术、可再生能源、零碳电力输送等技术开发。同时,传统行业的零碳转型,包括数字新基建等,也蕴含了巨大的投资机会。
金融行业也将为传统行业的绿色转型提供助力。首先是绿色融资,有数据统计,目前年平均碳中和融资缺口是2.5万亿,空间非常大;其次是积极参与碳排放交易市场的建设,将碳排放交易的活跃度提高。今年7月16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开市。
谢雯称,目前中国碳排放交易市场市场仍处于早期发展阶段,总交易量只占总量的0.3%,所以发展空间非常大,未来金融机构也将积极参与其中。此外,新能源广泛用人民币标价,也将有助于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据其介绍,渣打银行长期以来都高度关注可持续发展的课题,并积极参与可持续金融发展的建设。渣打银行承诺,2024年底前,将为可持续发展项目提供总计750亿美元的融资,同时渣打银行还承诺,在2030年实现自身业务运营的净零排放,2050年达到所有融资项目的净零排放。
针对制造业,金融机构也推出了绿色金融解决方案。首先是对清洁技术行业,包括绿色能源、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储能技术等等这一类企业,要加大投资和融资的支持力度;其次是传统行业的绿色转型,金融机构将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来满足企业的融资需求。
比如,渣打银行为一家国内光伏龙头企业牵头安排的首笔境外绿色银团贷款,获得了由中国香港品质保证局颁发的绿色金融发行前阶段证书,将主要用于光伏项目的运营资金及再融资。该项目不仅得到了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也得到了市场的积极反应,在6周的紧迫时间内达到3.78倍超额认购。另外,渣打银行近期为国银租赁提供了一笔绿色贷款,为其参与的风能项目提供资金支持,同时符合境内外的多重绿色标准,且已获得第三方专业机构的认证。这一项目的顺利落地也充分体现了渣打中国积极携手国内金融机构共同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全方位助力实现“3060”双碳目标的坚定承诺。
此外,作为“一带一路”上的“正能量”,渣打银行也在积极推动绿色“一带一路”的建设。2019年4月,渣打银行成为第一家签署《“一带一路”绿色投资原则》的英国金融机构。今年9月,“一带一路”绿色投资原则(GIP)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渣打银行凭借在“一带一路”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方面的杰出能力,以及积极倡导绿色投资原则、推进GIP发展方面做出的努力和贡献,获得“2021年能力建设领袖奖”。
谢雯称,在整个绿色金融的产品和解决方案上,还有很多的发展空间。面对宏大艰巨的双碳目标,既充满挑战也蕴藏商机,希望企业抓住机遇,金融机构则将努力提供更好的支持工作。
(作者:白杨 编辑:李清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