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揭晓,上海首次同时摘下“三大奖”一等奖
上海联影研发的磁共振机器。图片来源:视觉中国2021年11月3日,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揭晓。
此次共评选出275个项目,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46项,国家技术发明奖61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57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技合作奖8人、1个组织。最高科学技术奖2人,由顾诵芬院士,王大中院士获得。
界面新闻统计获悉,2020年度上海共有48项牵头或合作完成的重大科技成果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占全国获奖总数的17.45%,连续5年获奖比例超过15%,连续19年获奖比例超过10%。
上海市48项获奖项目中,牵头完成25项,占上海获奖项目总量的52.08%,近三年牵头项目占比连续超过50%)。在全国提名数量日益增多、授奖数量日趋减少的大背景下,上海获奖总数、“三大奖”各自获奖数量占全国总授奖数量的比例均比上年有所增加。
2020年度,上海在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三大奖”上,牵头获得4项一等奖,这是2000年以来,上海牵头获得国家一等奖数量最多的一年,也是上海首次在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等“三大奖”高等奖项中实现“金花齐放”。
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方面,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化学系教授赵东元主持完成的“有序介孔高分子和碳材料的创制和应用”摘得一等奖;国家技术发明奖方面,上海团队牵头完成的专用项目获得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奖方面,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高场磁共振医学影像设备自主研制与产业化”和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水稻遗传资源的创制保护和研究利用”获得一等奖。
赵东元。图片来源:复旦大学赵东元主持的《有序介孔高分子和碳材料的创制和应用项目》原创性地提出了有机-有机自组装软模板合成新思想,发现有序介孔有机高分子和碳材料,首次将功能介孔材料从无机骨架扩展到有机高分子材料;创制了5种以复旦大学命名的全新有序介孔高分子和碳材料;创建结构和功能精准调控方法,实现介孔高分子和碳材料高性能化;揭示了介孔碳纳米结构独特的电子和离子快速传输机制,为介孔碳储能电极的性能优化和规模化应用提供重要理论指导。
高分子和碳材料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软模板方法合成有序介孔高分子和碳材料一直是化学和材料领域重大挑战。
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郑海荣牵头的《高场磁共振医学影像设备自主研制与产业化项目》通过十余年的多学科团队联合攻关,提出了快速磁共振成像新理论,突破了高场磁共振核心技术和部件设计制造,研制出我国首台3.0T磁共振整机产品。
该项目创立了独具特色的磁共振快速成像技术体系,突破了国际知识产权壁垒,打破国际垄断,实现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大规模产业化和临床应用。
近5年,项目研发的3.0T和1.5T系列高场超导磁共振产品累计实现销售800余台,进入一大批三甲医院和基层医院,产品出口至美国等10多个国家,使用性能获得了广泛赞誉,产生了重大经济和社会效益,造福了民生福祉。
该创新成果有力改变了我国高端影像核心技术缺乏的被动局面,重构了高端医疗设备国际产业格局,对于满足我国亿万民众医疗健康需求、引领带动高端医疗装备制造行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该项目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这也是上海时隔14年再次由民营企业牵头获此殊荣,在一定程度表明上海的民营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的地位日益加强。
此外,48项获奖成果中,化学科学、材料科学、生物学各2项,数学和基础医学各1项,近两年上海在上述基础性学科获奖14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的27个通用项目中,有跨省合作单位的获奖项目有25个,合作单位来自全国26个省级区域。
其中,上海市科研团队与长三角区域合作最为频繁,13个获奖项目有来自江苏、浙江、安徽等地的合作机构,占25个合作项目数量的52%。
上海市22项牵头完成的通用项目中,第一完成人年龄小于45岁的有3位,女性科学家牵头的有4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