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于新冠疫情在全球部分地区的恶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2021年全球经济将增长5.8%,2022年将增长4.9%(与2021年7月《世界经济展望》更新预测相比,2021年的预测值被下调了0.2个百分点)。能否获得疫苗已成为全球经济复苏的一个主要断层线,其将各国划分为两类:一类的经济活动有望进一步恢复正常(主要是发达经济体),另一类则因疫情的卷土重来,导致住院和死亡人数持续上升。2022年以后,全球的中期经济增速预计将放缓至约3.5%。尽管仍然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当前的通胀上行预计是暂时性的。
与2021年4月《世界经济展望》的预期值相比,亚洲2021年的增长前景下降了1个百分点以上,降至6.5%,因为疫情进入了一个新的爆发周期。随着疫苗接种的加速,希望该地区2022年的增长率将略高于此前的预期。尽管亚太地区仍然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地区,但亚洲发达经济体与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之间的差距正在扩大,反映出它们在疫苗接种率和政策支持方面的差异;此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的中期产出水平仍将低于疫情前的趋势水平。未来的风险趋于降低。主要原因包括对疫情发展趋势的不确定性,疫苗对变种毒株的效力减弱、供应链的扰动,以及在各国现有金融脆弱性的情况下,美国货币政策回归常态可能给全球带来的金融溢出效应。
国家当局应根据形势发展调整政策,加大疫苗接种力度,继续提供宏观经济支持,提高政策相关性(如果政策领域允许),并加快改革,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广泛接种疫苗是当务之急,因为疫苗接种的延迟和获得疫苗的机会不均等正在使经济复苏变得更困难。此外,全球大宗商品价格的回升和全球价值链的干预加剧了通货膨胀,影响了增长前景。如果经济复苏的动力减弱,当局则须进一步延续宽松的政策立场,而这又需要谨慎的金融监管来维持金融稳定。财政政策必须继续支持经济复苏,但不得超过中期预算框架,以保持政策的可信度。当复苏势头超过预期或通胀预期增加时,各国央行应做好迅速行动的准备。当局必须大力推动社会保障政策,推动结构改革,增加对数字和绿色部门的投资,以提高生产率,也是为在疫情中遭受长期影响的学龄儿童和劳动者创造公平的机会。
本期《地区经济展望》基于两项研究,同时侧重于实现强劲持久经济复苏所需的重要工作。第三章讨论了新关疫苗接种进展的决定因素,并定量研究了疫苗接种对健康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研究表明,疫苗接种进展的主要驱动因素包括2020年疫情的严重程度、采购战略、本国生产能力、民众接受程度,以及卫生基础设施的质量。本章提供的新实证证据表明,快速普及疫苗接种可以显著促进经济活动,其影响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疫苗接种率的提高而增加。如果一个国家正在遭受严重的疫情,并且正在采取措施预防,那么疫苗接种的健康效益将更加显著。本章对疫苗溢出效应进行了定量研究,表明在所有国家都能广泛获得疫苗之前,任何国家都无法完全实现经济复苏。
第四章分析了贸易自由化对提高生产率和潜在产量的影响,同时减少该地区疫情的长期创伤效应。回顾过去,贸易一直是亚洲增长和减贫的强大推动力,但这一推动力(包括全球价值链贸易)却停滞不前,部分原因是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在严重的贸易限制下,贸易自由化有所下降。本章的分析强调,亚洲仍有空间更快地降低非关税壁垒(远高于其他地区),以实现包容性繁荣和更快发展,并以全面和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等区域协定所取得的进展为基础,再接再厉,寻求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