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2021腾讯科学WE大会:跟“天字号”科学家一起洞察天机
《黑镜》中有一个桥段,每个人的耳后都被植入了“记忆芯片”,它成为人身体的一部分,帮助储存、调取、甚至删除记忆。
“记忆芯片”或许还停留在幻想中,但贴合人体的芯片已经走进现实,甚至在慢慢改变世界。
这种将硬质材料电子器件制作在柔性基板上,让其可以满足更大的灵活性的新兴电子技术,就是柔性电子技术。
柔性电子器件的广阔应用
柔性电子概念的提出,大约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人们试图用有机半导体替代硅等无机半导体,从而使有机电子器件具备柔性特点。
在工业生产上,因为可以满足千差万别的场景变化和需求,柔性应变传感器件被广泛使用。比如应用于温度、湿度和压力等外界刺激监控的共形电子触摸屏,多功能电子传感器的电子鼻、电子眼等等。
在军事上,可穿戴设备将是未来参战人员和装备平台的基本配置,而基于柔性材料的电路、传感器和能源部件,将与硅晶片一起组成下一代可穿戴设备。体积小、重量轻的可穿戴设备能持续跟随获取信息和持续控制,实现人类智力、感官和体能的增强延伸,提高平台的态势响应与对抗能力。
在太阳能电池上,柔性电子技术也有极大的发展空间。传统的太阳能电池只能安装在平面刚性架上,但柔性电池可以实现各种复杂曲面的安装。
当然柔性电子技术更多还是应用在健康领域,基本方式是可穿戴触摸监测器和体表电子皮肤传感器,用于监测人体生理状况,包括手、胳膊和腿的大幅度弯曲移动以及呼吸、吞咽、发声时肌肉振动等等[1]。
在柔性电子技术发展过程中,不得不提到一个人,“柔性电子之父”——John A。 Rogers,他创造了无数次工程学奇迹,实现了机械物质从“硬”到“柔”的跨越;他开发的柔性芯片已经应用于诸多医疗场景并开始“救命”。他的一小步,是跨向未来的一大步。
John A。 Rogers教授是少有入选美国所有国家科学院——美国国家工程院、美国国家科学院和国家医学科学院的天才。从诺奖创立以来,一共有375位美国人获得诺贝尔奖,而历史上只有20人能同时入选美国三个国家科学院。
他和他在西北大学的科研小组,在过去的二十年致力于研发柔性电子器件。截至目前,他发表了750多篇论文(根据Google学术搜索超过125,000次引用),成为 Nature 和 Science 的“钉子户”。他还是100多项专利和专利申请的发明者,其中50 多项已获得许可或正在使用中。
他的目标是,把硅基的芯片变成橡胶一样柔软。这样的电子芯片,就可以实现无创的与人体的结合。
挑战碳基人体和硅基芯片的结合
总有人说,死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被插满各种监测仪器躺在床上的那一刻,不仅要承受机器对身体造成的损伤,还要承受被禁锢的心理伤害。有没有一种友好的监测方式可以为患者“减负”?Rogers正在做这件事情。
我们都知道,人是碳基生物,最基本的组成是细胞和组织,它是柔性的。而芯片由硅组成,一般都是在刚性的半导体晶片上制备而成。这样的芯片,放在电脑、手机和监测仪器里非常合适,但是你不会想把一个芯片放到你的大脑或者心脏上面。
所以,为了实现碳基人体和硅基芯片的有机结合,Rogers课题组重新设计了电子设备:
首先,是把材料做得足够薄,这样它就拥有了柔性的力学性质。比如把硅片制成非常薄的硅带、薄膜,这种纳米级的硅带会变得很柔软,可以放在人体器官上而不会对器官造成机械损伤。
丨薄的、无电池的、类似皮肤的血氧测定装置(Rogers Research Group)
其次,不仅需要芯片是柔软的,而且还需要让它可以像橡胶一样随意拉伸、扭曲。为了实现这一点,需要精巧的拓扑学和材料力学的设计。如下图的芯片,被设计成由波浪形的金属条相连,这样在拉伸的时候,芯片就可以贴合器官的表面自由地伸展。
丨器件级硅的三维微体系结构(Rogers Research Group)
简单来说,Rogers及其团队研发的柔性电子芯片,“你可以整天戴着它,但会忘了它就在那儿”。这看起来只有百余字的轻描淡写,却集结了无数材料、电子工程师的呕心沥血。而这一“人性化”的研究成果,已经从实验走向临床,应用于各种医疗场景中。
▽▽▽
回到开始的问题,那些或许在未来可以突破人类生理极限,从而改变世界的脑机接口技术,无论是侵入式还是非侵入式,都会面临机器很难与人体兼容的技术难题。或许柔性电子材料可以帮助脑机技术更好地作用于人体。我们通过这层透明的薄膜,仿佛能看到幻想中的未来世界。
如果你想一窥世界未来的样子,就来腾讯科学WE大会吧。11月6日,John A。 Rogers将为你讲述柔性电子的传奇。一起线上赴约!
[1]《柔性电子材料与器件的应用》,物联网学报,于翠屏,刘元安,李杨柳,郭霞,2019年9月
作者
physhan
苏黎世联邦理工硕士
巴塞尔大学量子力学博士在读
知乎物理学优秀答主
本文转自腾讯科学WE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