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专利信息有“妙用” 生物育种见“新招”
食安天下,种为基石。种子是现代农业的基石,更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源头。《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指出,要“围绕生物育种前沿技术和重点领域,加快培育一批具有知识产权的优良植物新品种,提高授权品种质量”。
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生物育种产业专利导航研究成果》报告(下称报告)指出,近十年来,我国生物育种产业专利数量快速增长,当前亟需对已有的大量专利明确产业化路径并加快技术转移转化进程。“当前,有效利用专利信息分析导航,引领生物育种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强化种业知识产权保护,助力种业振兴,成为我国种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白剑锋表示。
科学布局
高效育良种
报告数据显示,当前全球生物育种领域专利申请量呈逐年上升态势,近10年进入快速发展阶段。通过检索世界范围生物育种相关的66.2万件专利申请,专利申请量排名前列的国家为中国、美国、日本。其中中国专利申请17.2万件,申请量排名第一,占专利申请总量的27%,美国专利申请量为14万件,排名第二。我国在水稻基因种质资源方面获得的专利较多。
“强化生物育种产业相关专利的科学布局,能够为开发主要农林动植物的高产、优质、多抗、高效新品种奠定坚实基础。”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王雷介绍,从专利导航分析看出,当前生物育种的国内专利申请人主要为相关科研院所和高校,但目前我国高校专利转化率普遍较低。这种现状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育种科研与产业发展及行业需求脱节,影响了我国育种产业的创新驱动力。
根据报告,在专利分布上,我国生物育种产业还存在专利布局缺乏基础核心专利的情况。以CRISPR/Cas基因编辑育种技术为例,国外申请人和中国申请人主要布局的专利技术分支具有很大差异。国外申请人提交的专利申请主要集中在对基因编辑作物的检测以及植物新品种开发,国内申请人的专利申请主要集中在对具体应用靶基因的开发。同时,国外申请人在“系统改进、Cas酶、gRNA、递送系统”等技术分支的专利布局占有较大优势。
“一方面,我国申请人要做好专利布局和保护,特别是要做好海外专利布局。在我国生物育种领域的专利申请中,97%都仅在中国提交了申请,缺少专利的国际布局;另一方面,还需要探索实践种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化。当前我国生物育种研究团队分散在多个高校和科研机构中,其研究的选题和专利申请较为分散,难以有效地凝聚成合力,需要形成体系化的统筹管理。”王雷表示。
技术攻关
奋力开新局
业内人士介绍,未来,生物育种专利申请的热点将会集中在分子标记育种和基因编辑育种两大领域。
目前,中国已超越美国成为分子标记育种专利申请量最多的国家,但关键核心技术仍有待突破。“SSR(简单重复序列)和SNP(单核苷酸多态性)是目前在分子标记育种领域得到最广泛应用的分子标记。陶氏杜邦是SSR技术主要专利持有者,SNP技术则主要专利分布在陶氏杜邦、孟山都、先正达手中。分析标记育种专利申请中涉及作物最多的是玉米和大豆。”王雷介绍。报告显示,在我国其他生物育种领域也存在类似问题。
针对上述现状,上海技术交易所智库生物种业专家陈光建议,未来生物育种方面的高质量专利布局将更多来源于高水平的科研布局,一方面应进一步加强对相关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种业基础研究的支持,在萌芽理论和前沿技术上抓紧布局一批重点项目,力求在基础理论和关键“卡脖子”技术上实现突破;另一方面,还应鼓励校企合作和搭建商业化平台,加快对成果的筛选转化,让生物育种专利带动育种的质量和效益提升。
当前,我国一些地方已经在生物育种方面开展技术攻关并取得一定成效。在海南省南繁基地,从高产的玉米、水稻到抗虫害的棉花,一个又一个农业种子奇迹在这片温暖的土地上呈现。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育成了近万个农作物新品种,其中70%以上经历了南繁基地加代和选育。报告显示,海南三亚崖州湾科技城作为承载建设“南繁硅谷”任务的重要基地,近年来在生物育种领域接连开展技术攻关和育种创新,目前提交的专利申请和专利确权主要集中在高科技育种、生物育种等领域。
“崖洲湾科技城在育种方面的创新成果,主要得益于几个方面的举措:对标国际,推动试行高水平种业知识产权保护规则;招大引强,汇聚国内外种业优势资源;聚焦关键,高标准打造种业科技创新平台。”崖洲湾科技城有关负责人表示,崖州湾科技城着力提升种业科研“软实力”,持续推动国内外种业高端要素在崖州湾聚集,用实际行动助力国家解决种子“卡脖子”问题。
“通过专利大数据分析,能够较为全面地梳理生物育种产业和专利技术的发展现状和趋势,重点明晰生物育种关键技术的专利布局、发展路线、专利风险,并对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大型跨国育种公司的专利布局状况进行研究。”白剑锋表示,未来,研究中心将有效利用专利大数据信息,扎实推进知识产权保护,助力生物育种领域技术创新,推动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为打赢种业翻身仗添油助力。(本报记者 李 铎)
(编辑:侯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