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网李依环、孙竞、实习生丁元贺
近日,我国航天事业奠基人、人民科学家钱学森30多年前曾为“虚拟现实技术”取名一事引发网友热议,被网友评价为“来自科学家的浪漫”。
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的老师告诉记者,“灵境”是钱学森对英文“ Virtual Reality” 的翻译(现在普遍翻译为“虚拟现实技术”),体现了钱老深厚的人文功底。
据介绍,20世纪90年代初,钱学森开始了解到“Virtual Reality”(虚拟现实技术),便想到将之应用于人机结合和人脑开发的层面上,并给其取名为“灵境”。他认为,灵境技术的产生和发展将扩展人脑的感知和人机结合的体验,使人与计算机的结合进入到深度结合的时代。
钱老毕生都奉献给了科研一线,繁忙的工作之余,也留下了许多对科学技术名词规范化工作的思考。当前被广泛应用的“激光”“航天”“航宇”等名词都由钱老译定。他通晓中西文化,博览群书,对于汉语名词的命名要求,除了准确表达原文概念要义外,“中国味”也被多次提及。
记者关注到,钱老曾给虚拟现实技术取名的话题登上热搜后,也引发了许多网友对于虚拟世界的讨论。对此,记者采访了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人工智能研究院副院长马利庄。
“目前,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房地产业、游戏业、影视娱乐、酒店管理、远程医疗、银行系统、自动驾驶等多个方面,特别是目前疫情常态化下的健康码和互联网金融,都需要用到虚拟现实技术。”马利庄说。
对于当前的“虚拟现实热”,马利庄表示,虚拟现实技术确实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又有了新的拓展。近年来,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让虚拟世界或者平行世界中的“体验”更加真实,各类衍生品受到热捧,人们对于虚拟现实技术未来的价值有了更多的期待。
马利庄特别谈到,对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关注,希望不要仅仅停留在概念层面,而应该本着“科技以人为本,服务于人”的原则,让这项技术更多地融入生活,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此外,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还是有很大差别,在对此持开放态度的同时,也期待更多的正面引导和有效监管,促进技术应用的健康、有序发展。
钱老部分书信手稿
(图片由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提供)






监制:卢刚 " 责编:刘晶瑶| 校对:张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