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爱好者创业的站长之家 – 南方站长网
您的位置:首页 >资讯 >

精准阻断肿瘤血液供给,成都团队自研栓塞微球打破市场垄断

时间:2022-01-27 17:45:04 | 来源:华西都市网

原标题:精准阻断肿瘤血液供给,成都团队自研栓塞微球打破市场垄断 来源:天虎科技

癌症,是全人类面临的生命健康威胁。

WHO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癌症死亡病例996万例,其中中国在2020年新发癌症病例约457万,死亡病例大约300万。针对恶性肿瘤的主流治疗手段有手术切除和放、化疗。但是,适合手术切除肿瘤的患者占比较少,仅有10%-20%,且手术风险高、易复发,采用传统放疗、化疗毒副作用大、患者依从性差。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创伤小、恢复快、全身毒副作用小的介入栓塞治疗,逐渐成为中晚期肿瘤的首选治疗方案。不过,用于该治疗方式的栓塞微球产品具有较高研发壁垒,在国内处于单一或空白状态,市场长期被外国厂商垄断。

在成都,就有一批专家团队致力于实质性器官恶性肿瘤治疗的栓塞微球的研发,其中包括化疗微球和放疗微球。在其研发基础上,成立了四川大川合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川合颐)。

依托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核心基础

突破栓塞微球产品国内空白

肿瘤介入栓塞治疗法是在DSA影像导引下,通过导管将栓塞微球注入肿瘤动脉,堵塞肿瘤的供血血管,阻断肿瘤营养供给,引起肿瘤组织的缺血坏死。与此同时,栓塞微球将释放药物,分不同的治疗手段,化疗栓塞微球可以实现局部的精准给药,放疗栓塞微球可以实现局部的内放射性治疗,达到“双管齐下”的治疗效果。

这种疗法可以有效治疗中晚期肿瘤,延长患者寿命。同时还可以在妇科、前列腺增生、大咯血、脾功能亢进、消化道出血、动静脉畸形、减肥等方面应用。

栓塞微球项目的核心技术支持来自四川大学及华西医院的顶尖专家——包括四川大学副校长褚良银教授,国家级高层次人才巨晓洁教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四川大学-牛津大学华西消化道肿瘤联合研究中心主任杨丽教授,四川大学华西核医学张文杰博士后,公司在栓塞微球、细胞培养领域拥有多项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

巨晓洁教授表示,研发化、放疗栓塞两个产品的初衷,是为提高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延长他们的生存周期。

目前项目已获得国家精准医学产业创新中心核心技术攻关项目基金支持。

基于放、化疗栓塞微球产品

布局公司化运营

基于化疗栓塞微球项目,大川合颐成立于2020年,是成都市高新区高层次“四派人才”企业,并由中开控股集团联合创办。

大川合颐董事长张川博士长期从事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研发总监蔡泉威是高层次“四派人才”,长期从事“液滴微流控技术制备栓塞微颗粒功能材料及其栓塞性能”相关研究,发表SCI学术论文10篇,研究成果申请发明专利6项,并完成应用转化。

目前,市场上仅有聚乙烯醇(PVA)微球垄断产品,而受制备方法的限制,存在PVA微球尺寸均一性差,载药量少,控释性差,不可降解,难以再次栓塞,形状单一,流动性和栓塞率差,可选择性少等问题。

大川合颐的化疗栓塞产品材料多样,核心材质可采用聚乙烯醇、明胶、壳聚糖等,尺寸、形貌可调可控,可采用球形、子弹型、雪人型等多种形态,并且具有可降解性。同时,产品采用微流控方法制备,可应用于多种恶性肿瘤介入治疗。

目前化疗栓塞微球产品已经完成动物实验,效果显著,并开展临床前准备。大川合颐计划融资3000万,用于临床试验、GMP工厂扩建等。

放疗栓塞微球项目也由张川博士带队,团队还包括具有内放射性可降解栓塞微球技术第一发明人蒋清蓉博士,长期从事微球、微针、药物控释研发的蒲兴群博士等。

目前放疗栓塞微球市场仅有钇90微球垄断产品,国内供应严重受限,核素选择单一,微球不可降解,适应症唯一;不能显影,手术中难以精确定位;材质单一、尺寸不均,介入要求高。

MIG-Sphere(癌即舒)放疗栓塞微球载有放射性核素的栓塞微球经导管注入肿瘤供血动脉,阻断肿瘤营养供给,同时近距离释放β-射线杀死癌细胞,发挥栓塞与放疗双重作用。

该款产品核素有碘131、钇90、镥177等多种选择,并采用共价键或者离子螯合的核素结合方式,使核素不易发生游离,安全性好,γ射线便于显影;微球尺寸可调可控,靶向性好;根据射线能量和穿透距离用于不同的适应症等优点。在动物实验中,采用放射性核素碘131的栓塞产品能够明显延长动物实验中的动物生存期,并且不损坏其他器官,也无生物毒性。

放疗微球产品项目寻求融资2100万元天使轮投资,用于产品开发、公司运营等。

天虎科技 彭春志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