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国潮3.0时代,国货背后的秘密
国潮经济指将中华传统文化融合现代潮流元素,如结合时尚设计风格、多元化营销手段,建立品牌IP,以品牌为载体应用至各品类商品中,形成国潮。通过国潮发展,能够帮助传统国牌实现品牌重塑,同时为国内商家提供发展机遇,助力经济内循环发展。
以下是关于他的真实故事:
胡先绪,27岁,西安。
将时间调回2017年,那时自己22岁,正在大四读服装设计,此时已经做起属于自己的原创服装品牌:动力国潮。
那时候小胡非常迷恋国潮,基本上出门的标配都是衣着唐装,项戴菩提,手持文玩核桃,一副经典的国潮装扮,应该在那时就埋下一颗文艺青年的种子。由于小胡的品牌风格非常特别,所以自己选择在西安的文化创意产业园作为线下的主卖场。
在那里,小胡结识了和自己一样有小资情调的文艺青年,做皮具的晓晨,做花艺的米茜,做自媒体的阿城。每天晚上,大家都会在园区的音乐酒吧畅所欲言,点上一份烧烤,来几瓶啤酒,让一整天有个美好的收尾。
那时候感觉时间过得很慢,每天都有新奇的事物,每天都过得非常充实,但故事真正的开端是一年一度的创业大赛。班级的同学极力推荐自己去试试,再加上小胡正好有时间,也想突破一下自己,于是就果断参加这项比赛。
于是小胡自己开始梳理身边的资源,开始思考自己到底要做什么项目。对于目前所做的服装,最让自己感到兴奋的并非服装设计和制作本身,而是寻找资源、产品包装和对外宣传这些细节。
当小胡进入到这种疯狂的状态时,脑袋里经常闪过这样的场景:自己站在工作室里,眼前的团队正在拍摄自己的服装,记录工作室的心路历程。拍摄自己的产品,为它们统一包装,并且将这些产品放置到自己精心设计的场景里。
做这个项目时,自己的想法单一,没有思考用户群体、商业模式,单纯只是一厢情愿在支撑自己做这件事。现在想做的不仅是把产品卖出去,正如自己的初心一样,是想将优秀的文化传送给大众。
小胡花了大概两天的时间,写了一份商业计划书初稿,内容包括商业前景、项目实施方案和商业模式,难点在于流量的获取和目标用户的定位,最主要的是在于内容层次。但以当时小胡的认知,并没有想到这些,认为工艺才是最重要的,需要属于自己的平台来承载这些设计师的作品,于是就有了接下来的团队组建。
小胡当时认为必须要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平台,才有信心去做商务对接和业务商谈。如何找到一个拥有技术的人,成为那段时间日思夜想的愿望。小胡需要这个人为自己创造一个平台,而且还不能立刻给他报酬。现在听起来挺奇怪的,但在当时却是火烧眉毛的事情。
于是小胡草拟了一份临时股东协议,表示在自己创立公司后,会将一部分股份给技术合伙人。当时小胡以学校团支书的身份,带着这份协议在学校里招兵买马,最终在两天后找到了一位大二同学。
陈正是学校的一名大二学生,和小胡见面时,他带着自己开发了一款小程序展示给大众看。在聊项目时,小胡看见他的眼里有光,没想到一个技术出身的人,对于文化产业有着自己独特的想法。他流露出的热情,让小胡下定决心与他合作。
除了平台,小胡还需要一位文案写手,专门为项目进行每期的采访和编辑,于是就有了方婷。方婷是自己在文艺俱乐部认识的一位大三同学,她性格温和,所有场合只要有她就能立刻安静下来。小胡和她经过短暂的交流后,方婷很快答应了自己的邀约。
在组建完团队后,小胡进入大赛路演。虽然过程很痛苦,但最终拿到了入场券,开始大展身手。
不久后,自己做了一件很愚蠢的事情。小胡从产业园搬到了繁华的商业街,把原来只有50平的工作室换成400平的跃层。整体拍摄设备和道具全部都要换掉,等这些准备好后,账面上的资金已经所剩无几。在这期间小胡招兵买马,扩充团队,增加摄影跟文案,大家重新分配工作。
一到晚上,小胡就躺在床上开始计算费用。每月的人力成本大概在40000左右,房屋水电要6000,餐饮招待要5000,每个月小胡还要从服装项目里拿出一些补贴日常出行。想到这,小胡就很头疼。
不久后,小胡犯了所有人都会犯的错,就是压货。当时小胡认为,所有东西一定要准备好才可以开始,这可能是把生活经验硬生生的套到了现在的项目上。小胡和身边的设计师以低价的形式开始大量囤货,以定金的方式进行支付,销售后再付另外一部分酬劳。
小胡抱着自产自销的想法,试图掌控所有的过程,殊不知自己的成本正在流失。如果想要资金充足的话,屯一小批货进行线下售卖也未尝不可,因为价格确实很低。小胡当时资金有限,没有考虑清楚就大批购买存货,导致现金无法流动。
小胡信心满满的准备好商品,却没有人愿意为其买单,只有一些设计师愿意为产品引流,这些挫折让小胡明白只有一腔热血是没有用的。
小胡表示,原创服装产量比较小,只有通过线下引流,再加线上的帮助,才能让销售量上去。如果没有刻意去寻找目标群体和销售渠道,只因为喜欢国潮而去进行售卖,对于结果来说可想而知。对于服装品牌来说,做好产品本身比找到渠道更重要,但在一个平台上发力并不是最优解,应该不停的发掘商机。这些也是自己后来想清楚的,可能当时无法跳出来看到整体的现象。
这个项目主要是通过内容来引流,需要长期发展,并不能快速变现。但成本的堆积和现金链的断裂导致小胡当时陷入恐慌,必须要立刻变现,以补充资金链的流通。
当时小胡有5万的尾款需要给设计师结算,并且每个月还有3万的支出,每个月的现金流大概在2万左右,对于项目来说还算可以,但每个月只能带来1万左右的盈利,而且账面上只剩下10万块。现在想起来,如果当时小胡清算了所有的尾款,并且每个月的支出减少到1万以内,这个项目还是非常好的。
对于从小没有经历过苦难的小胡来说,并不能承受这种压力,所以小胡陷入到赚快钱的思维模式里。那一年自己接触比特币,迎来了人生中最痛苦的时刻。
一开始小胡只是尝试一下,在网站开通了业务,买了1万左右的比特币,每天花时间进行操纵。接着自己用两倍的杠杆,不到两个星期的时间,账户已经有了5万。小胡对交易开始上瘾,自己尝试五倍、十倍杠杆,半个月不到自己的账户便有了50万,最高的时候甚至达到百万。
俗话说得好,你赚不到你自己认知以外的金钱,如果你赚到了,那便是走运。然而小胡并没有通过清仓来补充亏空,瘆人的欲望让自己做了最后一次尝试,正是那次尝试把自己拖入了深渊。
那天晚上自己记得非常清楚,小胡像往常一样晚上看盘,将自己的积蓄加上公司的钱一共30万打进了账户,开了十倍的杠杆。突然几分钟后,开始出现波动,价格忽高忽低,两秒钟内一根阴线出现在小胡的眼前,这时自己收到了短信提醒。信息表示,自己的30万在那几秒钟之内人间蒸发了。
接下来两年就是小胡不愿提起的时间,当时自己手里的现金一分没有,欠款足足有10万,包括设计师、员工,还有数不清的费用。小胡只能到处借钱先把欠的钱还清,最后只能东山再起。
经过两年的奋斗,小胡还清了所有债务,现在自己是一家工作室的主理人。小胡表示,想做国潮,一定要积累人脉资源,积累行业经验,积累投资。做国潮不仅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让自己的品牌走出中国,面向世界。现在的国潮跟过去不同,要求创新,并不是靠销量能解释的。
「于见专栏」认为,目前国潮商家愈发重视线上渠道的开拓,众多电商平台自带的流量优势和交易属性,适合传统国牌商家革新转型,同时也为国粹文化和国民IP等进行商业化探索提供助力,成为国潮商家重要服务平台。此外,电商平台众多创新玩法,如直播带货、大促节日等,也能为商户提供更贴近消费者的营销渠道,有利于国潮经济加速发展。
国潮经济的发展将呈现从垂直细分领域逐步拓展至全品类全领域的模式。国潮发展使更多传统文化和技艺得到面向市场的机会,但其发展需要形成社会风潮才能更有效扩大消费受众规模,因此其发展更倾向于从细分领域开展,逐渐形成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