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奥组委致力于打造绿色、安全、简约的精彩冬奥赛事。随着各国运动员、官员陆续进驻奥运村,以及各项比赛陆续开赛,北京冬奥的防疫“黑科技”值得一波走心的“夸夸”!
在整个筹办过程中,北京冬奥会一直贯彻“科技奥运”的理念——冬奥赛场的里里外外,科技底色都将呈现在全世界的面前。北京通过组织科技防疫技术攻关、专家论证、现场测试等形式,在体温监测、环境消毒、病原体检测等环节,推进多项技术成果应用,其中包括生物气溶胶新冠病毒监测系统、智能消毒机器人、多验合一的“智能防疫员”、有“腋下创可贴”之称的智能体温计等等。
如何在大规模筛查前发现病源,及时隔离,“相约北京”系列冬季赛事北京赛区(海淀)测试赛现场有一项“黑科技”可以解决这一难题——公共空间生物气溶胶新冠病毒监测系统。
面对无孔不入的气溶胶,气溶胶新冠病毒监测系统就是首都体育馆的“安全卫士”。这套系统通过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的工作,就可以出具气溶胶检测结果,能够迅速便捷地发现首都体育馆内是否有气溶胶新冠病毒阳性。
完成气溶胶新冠病毒的监测有两个环节,需要两类机器,分别是生物气溶胶采样器和气溶胶新冠病毒检测设备。
气溶胶检测的设备能够将空气中新冠病毒颗粒采集至检测芯片,再由核酸分析仪自动进行核酸提取,最快可在30分钟左右的时间里就能够呈现出体育馆气溶胶新冠病毒监测的结果。
气溶胶新冠病毒检测流程
在冬奥村入口,进入人员无需摘掉口罩,一秒内便可完成身份识别、智能测温等8个查验环节,这一切得益于北京冬奥“智能防疫员”的启用。
自带感知设备的机器人只需验证相关人员有效身份证件,便可快速判断其健康状态,显示屏上会呈现证件照片、核酸检测、接种疫苗等信息,并给出“未见异常”等状态提示,这一系列动作只需一秒便可完成,也可保证人体温度检测精准度在0.2℃以内。
此外,被应用于冬奥会场馆消杀工作的布科思雾化消毒机器人,采用化学消毒的方式,一次能装16升消毒水,通过头顶上的四向喷头将液化出来的气雾喷洒至空气中,一分钟消毒面积可达36平方米,单台机器人消毒面积最多可覆盖1000平方米以上,续航时间4-5小时。
“冰之帆”场馆内的智能消毒机器人
为了应对大量的流动人群防疫防控的测温环节,改变传统的水银体温计测温慢、效率低,完全不能满足短时承接巨大测温工作量的市场需求的问题,腋下测温贴应运而生。作为可以测量体温的黑科技“创口贴”,只要将它贴在腋下,佩戴5分钟后,登录手机App即可测温。体温数据会在手机页面清晰展现,24小时内可自动测量、自动上报。防控值守端的工作人员通过电脑便可对被观察人群进行连续体温监测与风险预警。
“腋下创口贴”智能测温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