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王珍
海信集团董事长周厚健宣布退休。3月12日下午,周厚健在海信大厦参加了一个简短的揭幕活动,随后在集团月度例会前宣布退休。此时离他1982年大学毕业加入海信,刚好40年;离他开始执掌海信,刚好30年。
历经40年,周厚健把原来作为地方企业的青岛电视机厂,发展为营收超千亿的家电集团。
去年11月,72岁的海尔集团创始人、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瑞敏卸任,55岁的海尔集团董事局原副主席兼总裁周云杰,接任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这意味着总部在青岛的两大家电巨头均完成了新旧管理层的“交接班”,步入新发展阶段。
事实上,这两年海信集团完成混合所有制改革,年轻的管理团队已经逐渐接棒。64岁的海信集团原副董事长林澜,接任海信集团董事长,他在海信国际化业务开拓方面成绩显著。
公开资料显示,林澜早年毕业于美国纳西科技大学机械工程系,获博士学位;曾在科龙负责国际化业务,2006年随着科龙被海信收购而加入海信;随后,他一直负责海信的国际化业务,推动海信的全球化布局,包括在墨西哥、东欧建立北美和欧洲的生产基地。
值得注意的是,早在去年11月业界就曾有“海信集团换帅”的传闻,事实上此海信集团非彼海信集团。混改后,承接原海信集团核心资产的已变为“海信集团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周厚健、贾少谦当时仍是后者的董事长和总经理。混改后的海信集团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由自然人合计持股36.8535%。
海信集团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现为海信视像(600060.SH)、海信家电(000921.SZ)的第一大股东或实际控制人,而在前者混改完成后,海信视像、海信家电均变为无实际控制人。
“混改”激发了海信集团各层级管理、技术、营销核心团队的活力,2021年海信集团实现营收1755亿元,比2020年的1411亿元增长了24.38%,其中海外收入占比达41.3%。2022年海信集团的营收目标是1975亿元,意味着将向“世界500强”发起冲击。
如今,周厚健为海信留下了技术基因、混合所有制的治理结构,还带头放弃可终身持有的股份,创造了“人在股在、人退股退”的股权激励机制。
而青岛家电另一巨头代表的张瑞敏,则为海尔集团留下了“人单合一”的管理模式和激励机制。在他的带领下,海尔经历37年,从一个濒临倒闭的集体所有制小厂,发展成为物联网生态企业。他探索“人单合一”模式,把海尔从科层制企业转型为由多个小微公司组成的可自驱动、自进化的企业。
张瑞敏、周厚健的相继退休,意味着中国改革开放后勇立潮头的第一代家电企业家逐渐“谢幕”。一个时代结束了,新的时代正在走来。如何打造真正的跨国公司、智能时代的科技巨头、物联网的生态“链主”,是周云杰、林澜们肩上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