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梦想是个猪,今天为大家带来的是一篇关于家用投影仪的选购指南。
关于投影仪的发展史
这应该是我第一次系统性的分享关于投影仪的知识,因此我决定啰嗦一点,首先从投影仪的发展史开始聊起,可能会涉及到一些大家平常并不太会去关注的知识点,所以,对投影仪产品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收藏一波。
我相信大部分玩投影仪的朋友应该都是从传统的灯泡机开始的,甚至还有不少是从LED投影仪开始的,其实,在此之前,投影仪经历了漫长的CRT时代。因为工作性质的缘故,我曾经接触过这类产品——一台巨大的极其沉重的索尼三枪投影仪,这台投影仪的工作原理和CRT显示器类似,通过本身的发光,将输入信号源分解在R、G、B三个CRT管的荧光屏上,通过荧光粉在高压作用下发光、放大、汇聚,从而在大屏幕上显示出彩色的图像。
即便是在今天,我们再回过头去研究三枪投影仪,依然可以发现,这种远古时代的产品,其优点仍然还是很明显的——图像色彩丰富、还原性好、丰富的几何失真调整能力的优点,不过其缺点也非常突出——亮度低、体积巨大、安装调试异常复杂,想好好的玩转它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所以,在数字投影仪问世后,CRT投影仪很快就被淘汰,1989年,爱普生和索尼拥有了液晶面板的核心技术,也正是在这一年,爱普生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台LCD投影仪,此后,索尼、松下、明基、东芝等纷纷推出了自己的液晶投影仪产品,从单LCD到3LCD,在很长一段时间,LCD投影仪独领风骚。
直到1996年,DLP技术正式商品化,终于终结了LCD一家独大的局面,采用DLP技术的投影仪,在体积上要更加小巧,所以不少品牌纷纷倒戈,开始推出自己的DLP投影仪,并且在2006年首次在全球市场拿下了超过五成的份额,至此,LCD技术和DLP技术开始各领风骚。
从成像原理聊聊现阶段的主流技术流派
投影仪的原理说起来其实很简单,我们甚至可以将传统的皮影戏也视为一种投影仪——通过灯光,将小巧的皮影投射到一块大尺寸的幕布上,利用光影效果来满足我们的娱乐需求。而幻灯片、电影机,也同样利用的这一原理,所以,投影仪的原理就是通过强光将画面投射到幕布上,光和画面便是一台投影仪最核心的部件,其中,光来自于光源,画面则来自于成像部件。
前面说到的LCD和DLP,都属于成像部件。
目前市面上最主流的成像技术,依然还是LCD和DLP,此外,还有一种叫做LCOS的技术,我们具体来看看这几种成像技术的特点和优缺点。
首先是LCD成像技术,LCD全名叫Liqudi crystal display,也就是液晶显示。关于液晶成像的原理,因为比较复杂,这里不做科普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搜索一下相关的介绍,简单来说,就是将液晶放置在两片导电玻璃之间,利用两个电极间的电场来驱动,从而引起液晶分子扭曲向列的电场效应,来控制光源投射或者是遮蔽功能,在电源的开关之间产生明暗而将影像显示出来,这时候如果加上彩色滤光片,就可以显示出彩色影像。
最初的LCD投影仪内部只有一块液晶面板,光源发出的白光通过透镜变成平行光,然后经过偏光片形成偏振光,通过中间的LCD面板后,透射出不同颜色的图像光,再被透镜聚焦增强,最终通过全反射镜投射出投影显示画面。单LCD投影仪因为其透光性差,亮度低且光路不均匀,使得投影出来的画面容易出现中间亮四周黑的暗角现象,现在主流品牌基本上已经全部将其淘汰,市面上只有一些价格非常低廉的小品牌还在生产,我们在电商平台上看到的那些几百块甚至几十块钱的投影仪,就是采用的单LCD投影技术。
3LCD投影仪则是内置了三块液晶面板, 光学系统把强光通过分光镜形成RGB三色光,分别照射到RGB三色液晶板。信号源经过模数转换,再加到液晶板上,通过控制液晶单元的开启、闭合,从而控制光路的通断,RGB光最后在交叉二向棱镜中会聚,由投影镜头投射在屏幕上形成彩色图像。3LCD投影仪色彩饱和度非常高,色彩还原也很精准,但是早期的3LCD投影仪在高温下衰减较快,主要是因为红色分光膜片是光线射进来的第一块,光的温度较高,在不及时清理机器进风口滤网或者使用环境较差的情况下容易老化,从而导致衰减偏色。不过现在的3LCD已经大大改善了液晶板的寿命,延缓了老化问题,如果对色彩饱和度要求高的朋友,可以选择这种成像原理的投影仪。
其次是DLP成像技术,DLP是数字光处理(Digital LightProcessing)的缩写,其成像原理是将经过处理的光通过色轮(Color Wheel),然后将光分成RGB三色,再将色彩由透镜投射在DMD芯片上,最后反射经过投影镜头在投影屏幕上成像。DLP成像技术中最核心的便是DMD芯片,世界上第一块DMD芯片的分辨率仅为16*16像素,而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和完善,现在已经达到了4K,并且开发出了8K方案。
DLP投影仪同样可以分为单片DMD机、两片DMD机和三片DMD机,但目前市面上绝大多数DLP投影仪都是采用的单片DMD,只有一些超高亮度的机型才会采用三片DMD。单片和两片DMD都需要安装色轮,通过色轮的转动来达到分离和过滤的作用,为了使投射出的画面效果更好,通常色轮不只是包括RGB三色,为了提高画面亮度,会通过在RGB三色轮上增加白色段以让画面达到的亮度更高;为了提高色域,增强画面色彩的丰富性,会在色轮上加入三原色的混色,这就是几段式色轮的说法由来。
目前DLP投影机采用的色轮多为六段式色轮,应用最多的是双重三段式色轮,这种色轮采用的是RGBRGB双重色段的排列方式,提升了RGB颜色的出现频率,色轮转速上也早已能达到360转每秒,整体提升了DLP投影机的色彩表现力。所以,不同品牌的相同参数的DLP投影机,如果出现较大的效果差别,其实更多是原因是因为在色轮设计上的区别。
相对于3LCD投影仪来说,DLP投影仪的亮度会更高一些,而且原生对比度更高,黑白图像清晰锐利,在暗部细节的表现上层次会更丰富,但是色彩表现上要稍差。
最后是LCOS成像技术,LCOS(Liquid Crystal on Silicon)是一种全新的数码成像技术,它采用半导体CMOS集成电路芯片作为反射式LCD的基片,CMOS芯片上涂有薄薄的一层液晶硅,控制电路置于显示装置的后面,可以提高透光率,从而实现更大的光输出和更高的分辨率。LCOS的成像方式类似于三片式的LCD技术,不过其光线不是穿过LCD面板,而是采用反射方式形成彩色图像。
由于LCOS的开口率能做到92%以上,所以通常被认为具有当今投影显示技术中最好的固有黑色和对比度,从实际表现来看,LCOS投影仪在这一方面的表现也确实非常突出,但是市面上LCOS投影仪可供选择的产品并不多,主要集中在索尼和JVC,索尼将其称之为SXRD投影技术。
投影仪的光源问题
前面说过,投影仪最核心的两大部件,分别是光源和成像,在聊完了成像原理后,下面说说光源问题。
目前市面上主流的三大光源,分别是传统光源、LED和激光。
所谓的传统光源,其实是高压气体放电光源的统称,包含了UHP(超高压汞灯泡)、UHE(超高压汞灯泡)、氙灯、卤素光等多种光源。高压气体放电光源通过灯管中的弧光放电,再结合灯管中填充的惰性气体或金属蒸气产生很强的光线。
传统光源的优势很明显,那就是亮度非常高,也正是基于充足的亮度,采用传统光源的投影仪往往具有色彩艳丽、画面清晰等特性。但有利必有弊,传统光源的使用寿命相对较短,一般在一两千小时后就会出现亮度衰减,需要定期更换维护。
为了解决传统光源使用寿命上的不足,LED光源应运而生,得益于半导体材料发光的技术机制,目前我们所使用的LED光源的使用寿命普遍在数万小时以上,而且因为LED光源的能量转化效率很高,所以其能耗相对传统光源要小得多,同时,因为LED发光组件体积更小巧,也使得投影仪体积能够设计得更加小巧轻便。但是,LED光源最大的短板就是其亮度方面始终难以突破,这也使得很多使用LED光源的投影仪在高色域及色准表现上并不尽如人意。
激光光源是利用激发态粒子在受激辐射作用下发光的一种电光源,激光光源的优势非常明显,兼具LED光源和传统光源的优势,亮度充足、色彩艳丽、使用寿命长。但是,目前激光光源的优势其实并不能完全展现出来,这主要是因为现阶段绝大多数激光投影产品所采用的激光光源都是单色激光和双色激光,而采用三色激光的产品价格非常高昂,不是普通消费者所能够承受得了的。而单色激光的色域覆盖甚至都不如LED光源,在画质上有待提升的空间还很大,真正要实现100%的BT.2020色域覆盖还只有三色激光能做到。
选购投影仪需要关注哪些参数?
我们在选购投影仪时,除了需要知道其采用什么成像技术和光源外,还需要关注哪些参数?
分辨率
组成分辨率的基本单位是像素,一张投影画面包含了水平像素数量和垂直像素数量,比如1920*1080,就是指水平像素数是1920个,垂直像素数是1080个,而行业常用垂直像素作为沟通标准,称其分辨率为1080P。
像素越高,画面自然也就越细腻,投影仪的分辨率经历了33年的发展,从VGA标准的640*480、SVGA的800*600、XGA的1024*768、SXGA的1280*960一路发展到现在,主流分辨率已经达到了HD 1080的1920*1080,并且在快速向着4K标准的3840*2160迈进,而高达7680*4320的8K激光显示方案,在2022 CES上也已经被推出。
所以,我们现阶段选购投影仪,主要是在1080P和4K两种分辨率中进行选择,而在选择4K投影仪的时候,往往会面对一个无法回避的话题——原生4K还是技术4K?
投影仪的分辨率是由其成像部件所决定的,目前,3LCD投影仪,其主流分辨率基本在1080P,这主要是因为大尺寸LCD芯片价格昂贵,并且产品体积也比较大,只有一些高端产品通过“像素增强技术”达到4K分辨率标准。所谓“像素增强技术”,就是将原始分辨率1920x1080的图像扫描投射到屏幕上,芯片新一轮刷新时,光学折射板来回振荡,每帧对角将最终图像对角移动半个像素一次,从而使屏幕上的有效像素数增加了一倍。但是“像素增强技术”产生的总像素只有(1920*1080)*2=415万,只有4K标准3840*2160像素分辨率的一半,离830万还是有差距的。
DLP投影仪的分辨率则是由DMD芯片决定的,DMD就是一堆带电动机械结构的小镜子组成的阵列,小镜子的数量就直接决定了它可以控制的像素数。而DMD的尺寸则直接决定了小镜子的数量,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一些投影仪品牌会标注出其DMD的尺寸,目前常见的DMD尺寸有0.23英寸、0.33英寸和0.47英寸,其中0.23英寸的分辨率根据型号有960*540、1280*720和1920*1080三种,0.33英寸主要有1920*1080,0.47英寸有1920*1080和3840*2160两种,但是,0.23英寸的DMD,其原生分辨率只有960*540,1280*720和1920*1080这两种分辨率是通过“抖动”技术实现的,而0.47英寸的DMD,其原生分辨率只有1920*1080,3840*2160也是通过“抖动”技术实现的。
这种“抖动”技术其实就是德州仪器的专利XPR技术,也是一种“像素移位技术”,这项技术可以让成像芯片的微镜实现对角位移,从而让小尺寸芯片显示出更高的分辨率。原生分辨率只有960*540的0.23英寸DMD,其微镜以120Hz的频率进行对角位移,就可以获得1280*720的分辨率,以240Hz的频率顺时针在四个方向上进行水平和垂直位移,也就是使用两次XPR技术就可以获得1920*1080的分辨率,0.47英寸的DMD同样可以使用两次XPR技术获得3840*2160的分辨率。
价格更高的DLP投影仪,会采用原生分辨率2716*1528的0.66英寸DMD芯片,而高端的原生4K分辨率机型,会采用0.9英寸的高性能DMD芯片。
所以,选择DLP投影仪时,我们其实可以很直观的通过其所采用的DMD芯片尺寸来判定其原生分辨率,不过,市面上采用XPR技术实现4K分辨率的投影仪,其像素确实是能够达到830万像素标准,从最终呈现出来的效果看,要比1080P清晰很多,细节刻画得也更为精准,可以算得上是一种非常有性价比的方案,毕竟,现阶段的原生4K DLP投影仪价格还处于极其不亲民的阶段,不是我们普通消费者所能承受得起的。
LCOS投影仪的分辨率目前主流的也是1080P和4K,但是常用的LCOS成像器已达到4096*2160的原始分辨率,并且同样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实现像素数量翻倍,比如JVC的e-Shift像素移位技术,可以将1920*1080的分辨率处理成(1920*1080)*2的415万像素。
而采用LCOS成像技术的原生4K投影仪,其价格相对来说要更加亲民一些,所以我们可以看到索尼不到4万售价的原生4K机型,如果对原生4K有执念的朋友,完全可以选择LCOS投影仪。
亮度
投影仪的亮度对于使用体验来说是非常关键的,一方面,亮度更高的机型,投射到幕布上的相同尺寸的图像越明亮,图像也就越清晰,其观影效果就会更好,另一方面,亮度还决定了投影仪的色彩调校。
目前市面上大多数投影仪采用的是ANSI流明来标注亮度,明基和一些日系品牌则通常用ISO流明标注亮度,另外有一些价格低廉的非正规产品,喜欢用光源亮度作为标注,这样可以让自己的产品看起来更唬人一些。
ANSI流明是美国标准,测定ANSI流明时,投影仪与幕之间距离标注为2.4米,投影幕为60英寸,将幕布上以“田”字形划分后,用照度仪测量九个交叉点上的各点照度,并求得九个点的平均照度,平均照度*投影画面面积就是ANSI流明。
ISO流明是国际标准,在规定投影仪的生产标准的同时,更严格地规定了测量的检测标准,包括灯泡的功率、噪音对亮度的影响等,从科学的角度来看,同一指标的投影机,利用“ISO”测得的数据值会比“ANSI”侧得的值低些,目前被大众所认可的换算标准为——ANSI流明:ISO流明≈1:0.8。
至于那些动辄大几千流明的低价投影仪,大可不必将其标注的亮度放在心上,笑笑即可。
一般情况下,在全黑环境中,1000流明的投影仪就可以发挥不错的效果,但是在客厅里使用,最好选择2000流明以上的机型,这一亮度水平可以应付较低的环境光干扰。
而且,因为亮度还决定投影仪的色彩调校,投影仪厂商在做软件调试时,应该是以6500K色温为标准的,只有这样的色温才不会让画面有过多的颜色倾向,如果低于6500色温的话,画面的颜色会偏暖,反之画面会偏冷。投影仪的光源亮度越高,色温可调节范围会更大更灵活,更高的亮度就能较容易的将色温调节到6500K左右,而对于一些亮度比较低的机型,为了画面的效果,色温通常更高一些,甚至可能达到8000K。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平时看到不同品牌的投影机即使参数相同,色彩表现上却有很大差异的一个原因,而对于家用投影仪来说,确实我们对色准是应该有一定要求的,否则会对观影体验带来不小的负面影响。
焦距和投射比
投影仪的焦距是指平行光入射时从透镜光心到光聚集之焦点的距离,简单的说焦距是焦点到面镜的中心点之间的距离。总的来说,具有短焦距的光学系统比长焦距的光学系统有着更佳聚集光的能力。
投影仪的投射比=投影距离/画面宽度。比值越小,说明相同投影距离,投射画面的宽度越大。普通投影机的投射比,通常在1.5-1.9之间。当投射比小于1时,我们通常称之为短焦镜头;而当投射比达到0.6以下,我们通常称之为超短焦镜头。
在固定投射画面尺寸的情况下, 以常见的投射画面比例为16:9的投影仪来说,要投射100吋的画面,当投射比为1.5的时候投影仪投射距离约为3.3米左右,当投射比为1的时候,投影仪投射距离约为2.2米左右,我们可以根据客厅的实际情况来灵活选择。
智能还是非智能,这是个需要做出抉择的问题
在投影仪还只有传统光源的时代,我们是不会遇到这个问题的:我到底是买智能投影仪还是非智能投影仪?
所谓的智能投影仪,其实就是内置了智能操作系统,不需要外接高清播放器,直接能够联入网络播放在线资源,也可以通过无线方式连接手机、电脑等数码产品,从而获取需要投影的文件,而非智能投影仪则只有投影功能,必须通过HDMI或者是VGA等方式有线连接到播放器、电脑等设备。
从市面上在售的机型来看,目前绝大多数智能投影仪都是采用LED光源或者是激光光源,只有很少几款机型采用传统光源,而非智能投影仪几乎全部都是采用传统光源。
所以,问题来了,如果你是追求更高的画面饱和度,更鲜艳的色彩,更亮的投影效果,目前可能传统光源的投影仪是更好的选择,而选择传统光源投影仪,则需要额外配备播放器;如果你追求的是使用上更方便,希望投影仪具有画面自动对焦、自动矫正功能,不想要连接其他多余的设备,那就建议选择智能投影仪,当然了,这也就意味着你要接受其亮度稍低、投影效果稍逊一筹的缺点。
不过,随着激光光源的推广,如果三色激光的价格能够降低到一个亲民的阶段,相信我们就不用再在这个问题上纠结了。
激光电视(超短焦激光投影仪)是否值得买?
相信不少人都遇到过这种情况:想在客厅里安装投影仪,但要么因为之前装修的时候没有预埋线路,要么因为位置的局限无法吊装机器,要么距离太近选不到适合的投射比。对于我们这些热衷于折腾投影的人来说,遇到这些困难的时候,难道就直接放弃了么?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所以,市面上有一种叫做激光电视的产品,其实,激光电视也是投影仪的一种,只不过采用的是反射式超短焦的投影原理,所以,在距离幕布非常近的距离下,就可以轻松的投射出超过100吋的画面。
相对于普通的投影仪来说,激光电视有几个比较显著的优点。首先就是在安装上能够更加自由,完全可以将其放置在电视柜上,这样一来就无需考虑预埋线路、布线、吊装位置等问题,而且放置在电视柜上,在使用的时候也更加不容易受到家人走动时对光路的干扰;其次,激光电视之所以称之为激光电视,就是因为其光源采用了固态激光作为光源,光源寿命长,亮度高;另外,激光电视的抗环境光干扰能力也更强,因为激光电视缩短了投影距离,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环境光的干扰,并且激光电视采用的也是特制抗光幕,所以即便是白天拉开窗帘,在客厅里依然能够播放出比较好的画面效果。
但是,激光电视的售价普遍较高,这是不争的事实,虽然近年来激光电视的售价比起前几年有了很明显的降低,但依然要比普通投影仪更贵,另外还有一点,普通投影仪在焦距和投射比适合的前提下,投射超过120吋的画面是很容易的,很多人甚至在家里安装150吋幕布,而激光电视要实现更大尺寸的画面则比较难,市面上大部分激光电视都是保持在100吋的画面状态下,而随着巨屏电视的价格下调后,在100吋画面这个标准上,更多的人会倾向于购买巨屏电视,因为两者的价格基本上已经没有明显区别了。
不过,在未来的8K时代,激光电视的优势又变得比较明显了,因为8K电视的售价确实非常高昂,即便是国产品牌也价格不菲,8K电视之所以如此昂贵,主要原因是因为高分辨率的屏幕面板成本太高,虽然京东方已经实现了8K屏的量产,但价格短时间内是很难降下来的。另外,受制于液晶技术的“玻璃基板”限制,目前电视并不能真正突破大屏极限,而8K分辨率在清晰度上的优势,却恰恰需要更大的屏幕来展现。
而这恰恰是激光电视的优势所在,不过可以预见的是,采用三色激光光源的8K激光电视,其售价也并不会亲民,但是有理由相信,在8K时代激光电视一定是能给我们带来更好的的视听体验和更多的产品创新,未来的8K激光电视是非常值得期待的。
主流家用级投影仪选购
3LCD机型
TW5800是爱普生推出的首款内置安卓智能系统的专业级1080p智能家庭影院投影仪,之前曾经短暂的使用过一段时间,其鲜艳的色彩以及细腻的画质确实给我留下了较为深刻的印象。这款机器不错的使用体验不仅源自3LCD技术带来的明亮颜色、更广阔的色彩覆盖、高亮度与高对比度优势,还包括插帧技术、画质增强等硬核科技。
而且,基于安卓智能系统所带来的海量资源与人性化操控,在实际运行中非常流畅,另外镜头0偏移、镜头位移和梯形校正等专业功能,让它在吊顶安装或桌面摆放时会更加自由。
另外,虽然采用的是传统光源,但是采用的长寿命灯泡在ECO模式下寿命可以达到7500小时,而且这款机器更换原厂灯泡的价格并不贵,总的来说,TW5800是一款很具竞争力的3LCD投影仪。
DLP机型
优派PX701-4K Pro和明基W1800的投射比分别是1.13-1.47和1.127-1.46,都拥有1.3倍光学变焦。
光学变焦是利用光学镜头组的精密移动,来实现不同光学焦距,从而自由伸缩画面,且投射出来的画面画质和亮度不会收到影响,真正实现长久稳定的无损画质,而现在流行的LED投影机,虽然很多也配备了变焦功能,但是都是属于数码变焦,是通过软件裁剪画面方式压缩图像,以耗损像素、降低亮度及画质为代价而实现的。
拥有更小的投射比和1.3倍光学变焦后,这两款机器能在更近的距离投射出更大的画面,在我家3米的距离下,这两款投影仪都完全不需要调整到1.13的投射比,就可以轻松投满100吋画面。如果更换投影幕布,这两款机器完全可以在我家客厅投射出120吋以上的画面,从而带来更好的观影效果。
而且在性能、色彩、亮度等多个方面,这两款机器的表现都是非常出色的。
优派PX701-4K Pro的官方标称亮度为3600ANSI流明,拥有10Bit色彩,达到了10.7亿色原彩画质,兼容Rec.2020广色域,明基W1800则拥有100%Rec.709标准覆盖范围;两款机器都支持HDR10&HLG,前者拥有20000:1对比度,后者拥有10000:1对比度;优派PX701-4K Pro支持四向梯形校正,明基W1800则支持3D梯形校正,校正灵活度比优派PX701-4K Pro要更高一些。
LED智能投影仪
从产品的传承来说,坚果J10S并不是一款全新机型,而是一款从2021年年度旗舰J10的基础上升级上来的新旗舰产品,所以这款机型不但继承了J10的优秀设计,而且在其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的提升。
坚果J10S整体的硬件配置应该和J10相同,但是将无线连接从原来的WiFi 5升级到了WiFi 6,这对于在线4K播放的流畅性有不错的提升;HDMI接口的标准从与原来的2.0提升到了2.1,这一升级,使得这款投影仪可以更好的适配次世代游戏主机。
当然,更重要的则是联合徕卡视觉技术专家进行的专业色彩调校,使得这款投影仪能够更好地实现在D65标准色温(6500K)下的色彩呈现,从而更好地还原出导演所创造的真实色彩,这对于观影视觉体验有了进一步的提升。
除此之外,坚果J10S的无感梯形校正、画面自动避障、自动对屏等功能,可以让我们在日常使用中变得更加方便快捷,只需要将投影仪摆好,它便能够自动将投射出来的画面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正,调整到最佳的观影效果,这对于经常需要搬动投影仪的用户而言是非常实用的。
激光电视
峰米Cinema系列C2是一款很有性价比的激光电视,搭配100英寸菲涅尔柔性屏的价格在一万出头,峰米C2的超短焦镜头投射比达到了0.23,意味着投射出100英寸画面,仅仅只需要离墙面24cm,这对于放置这款激光电视的要求就降低了很多,即便家里的电视柜宽度不够,也完全可以借助下面这种激光电视自动底座来实现完美安装。
峰米C2搭载的是自研FengOS系统,这个系统最大的特点操作非常简单直观,很容易上手,并且有一点是必须点赞的——没有广告。
分辨率为4K,虽然这个4K和目前绝大多数4K投影仪一样,都是通过XPR技术实现的,但从实际效果来说,XPR技术实现的4K分辨率830万像素比起1080P的207万像素通过算法插值模拟出来的4K观影效果要好得多。
真实的2200 ANSI 流明其实对于投射距离非常近的激光电视来说,配合菲涅尔抗光屏后,其表现已经算是非常不错了,即便是在白天时投射到达白墙上,观看效果依然还有很好的表现。另外,MEMC 运动补偿技术及低蓝光护眼,也能大大提高观影体验。
海信L5G的整体设计是与自家旗舰产品L9F系列一脉相承的,不同于多数激光电视主机方正的外观,L5G的主机部分更多地应用了圆形的因素,这样也使得其在观感上更现代、简约,也更加百搭,无论是中式风格还是欧式风格,都能融入环境当中。
作为海信的入门激光电视产品,它同样也配备了人体感应装置,会在人靠近屏幕时,主机会自动感知并调低屏幕亮度,以保护人眼健康。
虽然在自家激光电视产品线中,L5G只属于入门级,但从实际的性能表现力上来看,它完全可以被称之为性价比很高的私人影院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