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是中国航天日
从“神舟”“北斗”到“嫦娥”“玉兔”
再到“天宫”“天问”
中国人民
把对浩瀚星空和未知宇宙的无尽憧憬
寄托在这些美好的名字中
这些名字背后的故事
你知道吗?

1985年
中国科学家开始研制
中国自己的卫星导航系统
并以一个中国传统文化中
寓意光明和方向的星座——
“北斗”命名
北斗七星自古以来就被用以
指引方向、分辨四季、标定时刻


2004年
我国月球探测工程全面启动
中国首颗绕月人造卫星被命名为“嫦娥”
来自“嫦娥奔月”这则浪漫的古典神话故事
神话传说和古典诗词中
“嫦娥”和她所居住的“月宫”
常常是代表着思念等情感的意象

↑2020年12月4日,国家航天局公布了探月工程嫦娥五号探测器在月球表面国旗展示的照片。嫦娥五号着陆器和上升器组合体全景相机环拍成像,五星红旗在月面成功展开,此外图像上方可见已完成表取采样的机械臂及采样器。新华社发(国家航天局供图)

月球车的命名
延续了“嫦娥”的故事
数百万网友的票选结果
将月球车定名为“玉兔”
与“嫦娥”一道奔月


2018年4月
作为地月信息联通的“天桥”
嫦娥四号中继通信卫星
被命名为“鹊桥”
名字来源于牛郎织女的民间传说

↑2019年1月11日,嫦娥四号着陆器与玉兔二号巡视器正常工作,在“鹊桥”中继星支持下顺利完成互拍。新华社发 徐骏 作

“神舟”意为“神奇的天河之舟”
又是“神州”的谐音
同时
又有神气、神采飞扬之意
1994年初
这个名字最终从众多的方案中脱颖而出
成为中国自主制造的载人飞船的名字

↑2021年10月16日,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起飞。新华社记者连振摄

中国载人空间站
整体被命名为“天宫”
这是炎黄子孙关于天阙最美好的想象
静谧、安宁、和谐、美如天境


“天何所沓?十二焉分?
日月安属?列星安陈?”
两千多年前
诗人屈原仰望苍穹
发出“天问”
两千多年后
以屈原长诗命名的天问一号探测器
在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
完成了一次教科书式的精准着陆
在火星上首次留下中国人的印迹

↑2021年5月15日7时18分,天问一号着陆巡视器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着陆火星成功。这是航天科研人员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指挥大厅庆祝。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 摄

祝融是中国上古神话中的火神
三皇五帝时掌火之官
以火神的名字命名中国第一辆火星车
寓意点燃我国行星际探测的火种
是现代科学与传统文化的跨时空融合


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名为“悟空”
取义“领悟、探索太空”
另一方面
孙悟空的火眼金睛
犹如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的探测器
可以在茫茫太空中识别暗物质的踪影

↑2016年12月17日,在江苏南京紫金山天文台,一名科学家向记者展示通过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的观测数据完成的一张全天伽马射线图。新华社记者李响摄

2016年8月16日
被命名为“墨子号”的
中国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
开启星际之旅
墨子在两千多年前就发现了光线沿直线传播
并设计了小孔成像实验
奠定了光通信、量子通信的基础

↑2016年12月9日,“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与阿里量子隐形传态实验平台建立天地链路(合成照片)。新华社记者金立旺摄

“羲和号”是中国首颗太阳探测科学技术试验卫星
从太阳女神羲和的神话传说
到“两小儿辩日”的经典故事
中国人对于太阳的好奇与探索自古有之
2021年10月14日
随着“羲和号”成功发射
中国正式步入“探日”时代

↑2021年10月14日18时51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太阳Hα光谱探测与双超平台科学技术试验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新华社发(郑斌 摄)
这些充满浪漫和诗意的名字
寄托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飞天梦想
和对探索宇宙的浪漫想象
你最喜欢哪个名字?
(来源: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