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各种商家营销套路侵害权益?买到的商品出故障投诉无门? 黑猫投诉平台全天候帮您解决消费难题【消费遇纠纷,就上黑猫投诉】
来源:广州日报
已披露2021年业绩的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大部分净利润实现正增长有些消费金融APP展示利率并非实际利率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楚涵
上市公司年报季临近尾声,消费金融公司的业绩也随之披露。记者观察到,已披露2021年业绩的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大部分净利润取得正增长。
对于消费者关心的利率情况,近期,多家消费金融公司披露了最新的定价和收费项目公告,其中贷款利率上限均降至24%,甚至部分产品利率上限控制在15%以内。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消费金融APP展示的贷款产品利率并不一定是实际利率。
多家消费金融公司开展“降利”活动,但降息并非“普降”
数据显示,已披露2021年业绩的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大部分净利润取得正增长,头部机构招联消费金融、兴业消费金融、马上消费金融在总资产、营收、净利润规模上保持持续领先,其资产规模均超过500亿元、营收超过80亿元、净利润超过10亿元。与此同时,消费金融行业差距也进一步拉大,各指标中差距少则三十多倍,多则超百倍。华融消费金融资产总额出现了下滑,跌幅近12%。 对于消费者关心的利率情况,近期,北银消费金融、中银消费金融、捷信消费金融、尚诚消费金融、金美信消费金融等公司披露了最新的定价和收费项目公告,其中贷款利率上限均降至24%,甚至部分产品利率上限控制在15%以内。
记者了解到,此前部分地区的监管部门要求辖区内银行、消费金融公司将个贷利率控制在24%以内,不少消费金融公司开始压降利率上限。
“当前消费金融行业的利率水平相较前两年来说有了明显的下降。”易观分析金融行业高级分析师苏筱芮接受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但由于利率定价具有“千人千面”的特征,不同用户的资质及评估结果不同,因此具体到个体用户的体验,可能会存在部分差异。
苏筱芮指出,上半年看,多家消费金融公司开展了“降利”的营销活动,不过,此类公司所采取的降息并非“普降”,而是有条件、有针对性的一种举措,是用户精细化运营的一种具体表现,比如说针对活跃度低的用户,能够实现沉睡用户唤醒,针对贫困学生则是响应监管号召,而针对优质客户提供低息产品,早已成为消费金融领域的一种常态,对于这些机构来说,如何划定目标客群范围并采取差异化的利率定价策略面临考验。
业内:不能以“最低”等字眼对金融消费者产生误导
记者关注到,目前多数消费金融APP展示的贷款产品利率在监管规定的红线以内,且有些显示的利率低至10%以下。不过,展示的利率并不一定是实际利率。如在招联消费金融APP显示的年化利率(单利)最低7.3%起,但其后还有一个“感叹号”标志,点开后显示“具体以实际审批为准”。记者查询黑猫投诉【投诉入口】平台发现,有消费者反映:看到招联消费金融公司的广告年化利率低至7%左右,但最终放款的年化利率达23%。
值得关注的是,2021年3月31日人民银行发布的《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21〕第3号》显示,所有从事贷款业务的机构,在网站、移动端应用程序、宣传海报等渠道进行营销时,应当以明显的方式向借款人展示年化利率,并在签订贷款合同时载明,也可根据需要同时展示日利率、月利率等信息,但不应比年化利率更明显。
苏筱芮分析,利率相关的挑战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实际利率的披露是否到位,不能以“最低”等字眼对金融消费者产生误导,二是在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全流程机制中,对于贷中、贷后产生的问题,导流平台与实际服务提供者如何厘清权责,如何为金融消费者提供更为便捷、高效的服务触达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