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爱好者创业的站长之家 – 南方站长网
您的位置:首页 >资讯 >

“每5分钟抓拍一次人脸”,居家办公的你还好吗?

时间:2022-05-22 18:45:46 |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孟倩 中国新闻周刊

近日,有网友爆料,尚德机构要求对居家员工进行考勤检测,每5分钟自动截屏一次,一天之内达不到89次即算旷工。事件一出,引发了“打工人”热议,成为舆论焦点。

两年来,受疫情影响,线上协同办公、居家远程办公等工作方式正逐渐成为长期趋势,然而居家办公的效率和管理难题也日益凸显。

在这种情况下,对企业而言,居家办公是否有必要持续?这背后引发的矛盾该如何解决?后疫情时代,合理合适的办公方式究竟是什么样的?当工作和生活的边界日益模糊,这其中的法律、伦理及技术该如何厘清?

每5分钟抓拍一次人脸

5月初,随着北京朝阳区疫情频发,全区实现居家办公。“居家办公”在很多打工人心中,意味着可以省去通勤时间,相对舒适地在家中工作和生活。然而对一部分人来说,可能意味着比上班更为紧张的作息与节奏。

据网友在脉脉上爆料,尚德机构要求北京居家办公的员工连夜安装电脑监控软件,该软件安装后,每5分钟就会抓拍一次人脸,如果几次抓拍不到,就要扣除员工全部绩效,领导和HR也将跟着扣钱。该爆料人感慨“不敢去上厕所”。与此同时,在微博上,同样有博主进行爆料,称北京有公司要求员工安装软件,每5分钟自动截屏,不够89次算旷工。并且这个监控软件只支持Windows系统,其他系统要自己装虚拟机来方便公司监控。

在陷入舆论风波后,网上也流传出尚德机构附名为“远程办公管理规则”的文件截图显示:要求员工的出镜率下调到了60%。

一位接近尚德机构人士称,尚德机构并非第一次做这样的监测,早在2020年疫情初期就有类似的监测情况。目前,居家监测是从早上9点到下午6点,每隔5分钟抓拍一次,中午会有1个小时的休息时间,但是60%的时间被抓拍到就可以了。不能上厕所这种说法实际上有点夸张。

资深工程师袁博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这类软件一旦进入电脑系统中,就会长期存在,按时调动电脑的摄像头,每5分钟循环一次,并在后台设定好时间,这样就能够在工作时间进行监控。但袁博表示这种软件并不是很普遍,一般企业不会过于依赖这种监控。5分钟拍摄一次是为了计算误差,这样就会更好地看到员工的动态。

“实际上很多办公软件在公共场所,都会有类似的监控渠道,这被称为‘软件后门’,一般利用电脑系统的漏洞,从后台检测办公数据或者行为”,袁博提到。

据界面报道,尚德机构方面对此事回应称,为确保员工工作效率,采取了应急管理办法,并在员工知情同意的情况下,由员工自行安装软件进行办公。在工作时间内,软件会抽查员工的工作状态。目前这个措施处于试运行阶段,对于员工就餐休息等个人时间,不会做抽查。目前公司正在通过内部员工论坛等渠道收集员工建议,希望能在公司效率和员工体验上,寻求更好的平衡点。

一位接近尚德机构人士称,5分钟抓拍一次确实不舒服,不过也可以理解公司的行为。目前公司还在进行抓拍和监测。

来自另一家大型互联网公司的人力管理者则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居家办公期间,自己公司没有设置任何监控措施,大部分公司一般也不会这样做。但居家办公,效率确实会比较低下,他团队里会有几个人的效率明显下降。他理解尚德机构这么做的原因,关键在于,是否提前和员工讲清楚,员工是否同意。

当工作与生活的边界愈加模糊

在社交媒体上,许多网友都在质疑尚德机构此举是否违法。

浙江晓德律师事务所首席律师陈文明表示,理论上居家员工适用什么样的工时制度、是否需要安装监控软件、每天抓拍少于 89 次是否算作旷工,这些劳动用工制度的确立应当经过合法程序,即通过召开员工大会讨论,与工会协商,而不应该是简单的通知。否则,尚德机构此举不符合《劳动合同法》的规定。

北京市律协刑民交叉法律事务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关孟斌指出,尚德机构对检测规定进行调整,说明该公司已认识到该制度的问题所在。企业的规章制度应做到“内容合法、程序民主、依法告知”,若尚德机构在制定这一制度时,未履行必要的民主程序和告知程序,该项制度若发生争议,不会得到仲裁机构或法院的认可。

他进一步指出,在工作场合,安装摄像头,并提前告知员工,在法律上是不禁止的。但是如果这个摄像进入到特定场所,尤其是涉及个人隐私时,对这种摄像行为的管理应有严格的界定。

居家办公,在场所上,已经令工作和生活边界模糊。此外,如果家庭中发生一些突发事件,比如孩子哭了或老人需要帮助,这种情况下,打工人想必也十分为难。关孟斌理解一些公司的监测机制,他认为,居家办公期间,用人单位的老板肯定不希望员工“摸鱼”或“划水”,因为这将导致工作产出会降低很多,同时也损害了公司利益。

然而在老板担心员工摸鱼的同时,一份调研报告显示,3000多名已有超过一个月居家办公经历的职场人中,有65.8%表示远程办公下的日均工作时长不同程度地“被延长”,超半数受访者提高了打卡和汇报频率,这意味着居家办公,一部分打工人可能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工作。

首都经贸大学中国新就业形态研究中心主任张成刚观察到,从理论上讲,居家办公,无论在地点、时间还是具体细节上,在法律层面都没有界定清楚公司的监督权到底有多大。尚德机构这个案例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范畴来看,反映的是居家办公中上级对下级的监督,试图控制员工在工作时间别做其他事情,为公司最大限度做一些产出。

“当员工没有办法聚集办公时,公司就害怕了,这时候就得想个办法”,张成刚说道,“从人力资源方面来实施这种监督,实际上非常困难,此外,这也反映出该公司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我们提倡企业有边界,员工也要有边界”,关孟斌认为,从公司的经营管理权方面分析,“5分钟抓拍一次人脸”的制度也缺乏人性关怀,容易激起员工的反感情绪。公司在制定制度时,应多体现人性关怀,既要合法,又要合理、合规,实现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双赢。

居家办公,条件已成熟?

根据公开报告显示,在疫情刺激之下,中国企业纷纷走向数字化转型道路,与此同时,在线协同办公需求不断增加,2021年全年协同办公行业的月活跃用户达到3.47亿。

这个行业中,又细分出诸多赛道,比如一站式协作平台、文档协作、云视频会议等,毫无例外,这些产品与服务都在帮助企业更好地进行数字化办公。在具体的产品功能上,移动考勤、流程审批甚至多个功能都已经打破了传统办公场景的限制,然而这就意味着居家办公的条件已经成熟吗?

携程此前宣布在全公司推行混合办公制度,自3月起,每周三、周五,公司各事业部、职能部门可根据实际管理需求,实行或逐步推行1-2天的混合办公,这就意味着每周有1-2天,符合条件的员工可自行选择办公地点。这个办公地点既可以是家里,也可以是咖啡厅或者度假酒店等。此外,携程还同步发布了与之匹配的员工申请和管理流程、设备支持等政策。

携程方面称,此举基于从2021年8月开始的超过1600人参加的混合办公实验,结果显示,经过近半年的实验,员工参与意愿上升至近六成,在绩效无明显影响的情况下,离职率下降约三分之一。放眼全球,疫情后,一些头部高科技公司,如亚马逊、谷歌、微软、苹果开始把远程办公常态化、制度化,每周只要求员工来公司1-3天。

张成刚观察到,在居家办公方面,目前有过较为成功尝试的公司大部分是发展较好的企业,内部有成熟业务的分配机制,员工个体素质较高,工作完成度也较好。对小型企业而言,公司业务、企业文化以及激励机制可能都不够成熟,居家办公很难实现。

他总结企业能否实现居家办公的三个条件,一方面要看工作性质和工作岗位是否适合远程或居家的环境;另一方面则要看企业文化,如果在企业中,员工积极,有成就感动机,居家办公未尝不可;更值得注意的一点是,这和企业的激励方式有关,业务完成后有相应的奖励,在这种结果导向之下,居家办公也不会影响最终产出。

根据麦肯锡研究数据显示,2018年,美国企业上云率已经达到85%以上,欧盟企业上云率在70%左右,而中国企业的上云率只有40%左右。

从技术上说,袁博表示,企业想实现居家办公,那么就要将业务“上云”,如果能够在云上部署工作,这样疫情对企业的影响是比较小的。但是在国内,企业上云的数据并不理想,这意味着数字化水平亟待提高。

“数字化转型已经是国家战略”,袁博觉察出其中的迫切性,他指出,这要求企业的数字化能力不断提高。此外,面对疫情、地缘政治等不确定因素,企业只有拥有云上办公能力,抗击打能力和避险能力才会越强。

陈文明认为,居家办公未必在一些工作上不能成为更有效率的常态,但居家办公的效率高度依赖员工的自觉和自律,这时候需要引入更加合理精准的绩效管理制度,搭配以更加先进且合理的技术督促手段,才能带来员工之间的公平,也让公司的生存、发展和员工在一条线上。然而,在企业管理中对信息技术的无边界运用,是一种形式主义和短视行为。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