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爱好者创业的站长之家 – 南方站长网
您的位置:首页 >资讯 >

抢救“国宝”,奔跑在路上

时间:2022-05-25 11:45:31 | 来源:兵团日报
修补古籍要像绣花一样精细,修复师必须“坐得住冷板凳”(资料图片)。 崔健 摄 修补古籍要像绣花一样精细,修复师必须“坐得住冷板凳”(资料图片)。 崔健 摄图为修复师正在认真细致地修复古籍(资料图片)。 崔健 摄 图为修复师正在认真细致地修复古籍(资料图片)。 崔健 摄图为修复师正在展示“重获新生”的古籍(资料图片)。 崔健 摄 图为修复师正在展示“重获新生”的古籍(资料图片)。 崔健 摄

●王延斌 陈鑫

古籍是对中国古代书籍的简称,它蕴藏着国人的精神密码,成为文明传承的载体。对待古籍,保护与修复同样重要。修复是一场“修行”;只有懂古籍、爱古籍,才能修复好古籍。

无影台灯下,一张泛黄,甚至看上去有些“千疮百孔”的纸张摆放中间,一张纸、一支毛笔、一碗浆糊置于两侧,修复师将毛笔沾上浆糊,在泛黄的纸张破洞处涂刷,一个、两个、三个……

“补书”之后,紧接着是折页、喷水、剪页、压平……一个流程,十几道工序,需要耗费几个月甚至几年时间。对修复师而言,面对着眼前这本数百岁“高龄”的古籍,必需胆大心细、耐住性子,“手术”容不得半点差错。

上述情景,在山东省图书馆副馆长、山东省古籍保护中心主任李勇慧38年的职业生涯中一再出现。

古籍修复是一项神奇而伟大的职业。它的神奇,在于“挽救”文物,赋予残损不堪的珍贵文献“第二次生命”;它的伟大,在于连绵千年的技艺传承,不曾丢失对分寸、火候等的把控,用时间、手艺、技术对抗古籍的自然衰老和岁月摧残。

自主研发!用现代科技保护馆藏古籍实现新突破

山东迈越文保科技有限公司隐身于济南西站附近的一栋高楼里。20多人的团队,绝大部分人却常年不在公司办公。山东迈越文保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控制学部先进纸张脱酸保护技术团队负责人侯萌说,他们被派往北京、上海、广东等多个省区市,在当地或博物馆、或图书馆、或档案馆里脱酸修复档案、报刊、古籍,或者安装调试销售到用户的脱酸修复设备。确切地说,他和同事们的工作重点是为古籍“脱酸”。

酸,被认为是纸张的“第一杀手”,也是纸质类文献古籍保护的世界性难题。纤维素是纸张的主要成分,亦是其强度的主要来源。在酸性条件下,纤维素容易发生水解,促使纸张老化。木材、竹子、稻草等造纸原料,有的本身具有酸性物质,有的通过长期氧化、水解产生酸性物质,同时,环境污染加速了纸张酸化。

侯萌介绍:“纸张pH值在6.2以下时酸化水解发展较快。目前存世的大部分近现代文献的纸张,已经由浅黄转为暗黄,有些甚至变为褐色,脆化碎化,每翻阅一次就会掉落大量纸屑。”

化解“酸化”,需要技术介入。目前,全球应用最广泛的脱酸技术来自美国,此外,德国、西班牙、加拿大技术也占一定份额。不过,它们的共性是昂贵。因此,国内几十家企事业单位相继投入国产脱酸技术的研发,目前,已成功实现了产业化,并累计脱酸抢救60多万张历史文献。

喜中有忧!人为保护速度赶不上自然损毁速度

人们常说“纸寿千年”,但只有从业者才明白,书籍也会衰老,也会生病。

李勇慧一直倡导“保护与修复并重”的理念。这其中的保护,就是创造有利于古籍保护的环境。她深知,不恰当的温度和湿度、光照辐射、空气污染、微生物和虫害等,都会对古籍造成伤害。古人有法,早就摸索出了一套经验。比如明清皇家档案馆皇史宬,通过厚墙体、无梁殿等设计,尽可能营造出恒温、恒湿、少光照的环境。

对于古籍来说,保护是一方面,修复是另一方面。

一本古籍的修复,从状况调查、版本鉴定、分析检测了解其年代、装帧形式、破损情况和纸张类别,到绘制病害图,制定修复方案,选配纸张、染纸、打浆糊、拆页、补缀、装订……每一步都不可或缺,每一步都需谨慎为之。

李勇慧提到一个例子:为修补一本古籍,他们往往需要先召开专家论证会,该不该修,如何去修,事无巨细;之后,还做了一个试修本,修复师按部就班地推进,算是“先打个样”……

这一流程下来,少则几个月,多则数年,而“抢救为主,治病为辅,最小干预,过程可逆”,成为核心的修复原则。不过,李勇慧强调:“明代《装潢志》里讲的‘不遇良工,宁存故物’,至今我们仍在遵循。如果没有相应技术或手艺,宁可不动,避免破坏性修复。”

在全国层面上,国内2800多家图书馆收藏的超过5000万册的古籍,其中1/3存在不同程度的破损。一个公认的数据是:按现有的数百名古籍修复人员数量,大概需要1000年才能把馆藏古籍全部修复好。有些“生了病”的古籍是否有时间等待?

现实紧迫!10人保护百万卷馆藏档案

山东博物馆文物保护部主任马瑞文所在的文物保护部现拥有21名专业技术人员,以青年为主。这些人教育背景多样,涉及化学、美术学、文物保护学和考古学等多个学科,抢救“国宝”,他们奔跑在路上。

山东省图书馆现有古籍75万册,30万册古籍需装订,40万册需修复,15万册(包括2万册馆藏珍品)需重点修复,而古籍修复人员却仅有8人。

培养一名修复师也并不容易。

比如文物讲究“整旧如旧”,但在修补技术上是很复杂的,它不仅要求修复人员掌握精湛的修复技巧,而且还具备一些古籍书的版本知识,并对我国不同历史阶段的用纸和装帧特色有一定的了解,心中有数。

明代周嘉胄对古籍修复师提出了“补天之手、贯虱之睛、灵慧虚和、心细如发”的要求。这就对修复师的入行门槛提出了高要求。此外,身处“冷门行业”,薪资待遇、事业前途也考验着修复师的去留。

因此,马瑞文常常感叹:人才不够。

不过,十多年前,全国图书馆系统拥有的修复师不足100名,学历以高中、大专为主,年龄多在40岁以上。如今,通过在职培训、师徒传承、高校教学“三驾马车”,修复师数量已增至约1000人,半数拥有本科、硕士或博士学位,年轻人已成为主力。事实表明,在古籍保护行业,人才短缺的难题正在慢慢得到解决。

亟待解决!文保行业需要“新鲜力量”,不能再等了

“现在开始重视古籍保护,提到很高的地位。”这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古籍修复人才、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培训导师赵嘉福跨越60年的感受。他表示:“进入这一行业的高学历青年人越来越多。”“过去大学里没有古籍修复这个专业,现在很多院校都开设了专业,不仅培养本科、硕士研究生,还有博士点。”

人才培养并非一朝一夕。对年轻人来说,从事古籍修复行业要坐得下、稳得住、钻得进,在冷板凳上能坐上十年,才能有效果。

“文物保护水平的高低最终还是要落到科技这一层面,利用科技手段挖掘文物价值内涵,科学评价、研发工艺材料,科学继承发展和摒弃改进传统修复工艺、材料的优缺点;研发专门适用于文物保护的装备和仪器等。”马瑞文说。

马瑞文有一个愿望:“从规划中,我们可以看出,文物保护不单单是文物部门的事,要想文保事业发展得好,需要打破学科,打破行业边界,以融合促创新,以创新实现突破引领。所以,我们也希望科技、工信等部门,能够多多关注我们这个行业,在课题立项、实验室建设、文物保护关键技术攻关等方面给予更多的支持,也希望更多本地的科技和高端制造企业能够参与进来,通过跨领域协同合作,走出一条符合山东文化遗产保护的特色之路,构建具有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文化遗产保护事业。”

据《科技日报》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