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 刘义阳综合报道
10年前的今天
2012年5月31日
“两弹一星”的重要开拓者
林俊德院士
因病逝世,享年75岁
他参与了中国全部的
45次核试验任务
是中国核试验的前驱者
但生前却默默无闻
今天,让我们一起缅怀林俊德
一个战士最后的冲锋
2012年5月4日
林俊德被确诊为“胆管癌晚期”
在生命的最后27天时间里
他戴着氧气面罩,身上插满管子
坚持工作
因为在他的电脑里
关系国家核心利益的技术文件
藏在几万个文件夹中
只有他,才能整理
还有学生的毕业论文
他们快要答辩了
他意识到自己的时间不多了
一切都要快,要尽快……
5月31日
林俊德病情再度恶化
他9次请求医生同意自己下床工作
家人实在不忍心他最后一个愿望
都不被满足
他才又坐在了电脑前
上午10点
已经工作了2个多小时的他
颤抖地对女儿说
C盘我做完了
他的手开始颤得握不住鼠标
眼睛也渐渐看不清东西
老伴儿说:
医生想叫你休息一会儿!
他则回答:坐着休息!
他接下来说的一句话
让在场所有人再一次掩面啜泣:
“坐着比躺着好啊
我不能躺下
躺下了,就起不来了!”
12点46分
他给妻子黄建琴留下了三句话
“后事一切从简
不向组织提任何要求
把我埋在马兰”
之后,林俊德便陷入了昏迷
再也没有醒来
走进罗布泊,投身核事业
1938年,林俊德出生在
福建省永春县一个山村
1955年,17岁的他进入
浙江大学机械系学习
之后进入了国防部第九研究院
从事核试验研究的工作
随后
林俊德受命担任首次核试验
冲击波机测仪器研制小组组长
扎进戈壁大漠
在艰苦的条件下进行科研攻关
1964年10月16日
罗布泊一声巨响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现场总指挥张爱萍将军
向周恩来总理报告
“怎么证明是核爆成功?”
周总理问道
现场指挥帐篷里顿时一片肃静
此时,程开甲带着26岁的他匆匆赶到
林俊德说:“冲击波的数据已拿到
从记录的波形和计算的数据证明
这次爆炸是核爆炸。”
张爱萍激动地拍着林俊德的肩膀说:
“你们立了大功!”
难以置信的是
所用的仪器
是林俊德拿自行车和闹钟等
用土办法搞成的自主高科技
获得了当时证明核爆炸的重要数据之一
还拿到了国家发明奖
1966年,我国为首次氢弹
空投爆炸做最后的准备
高空冲击波测量难度更大
仪器要在零下60摄氏度低温下工作
为了创造低温环境
林俊德和同事们背着仪器
爬上海拔近3000米的山顶
在零下20摄氏度的环境下呆了一夜
最终他们赶在试验前
研制出了高空压力自记仪
为我国飞机投放氢弹安全论证
提供了科学依据
图中左一为林俊德。图源:人民日报之后几十年间
林俊德不断攻坚克难
带领团队攀登新的技术高峰
创造出了一大批科研成果
一生一事,“我很满意”
林俊德一辈子
被人看作学习狂和工作狂
他这样总结成功
抓住机遇,然后发狂地工作
即使年纪上了七十
在他的日程表里
搞研究、做实验、带学生……
几乎占去所有时间
他一年只休息三天
大年初一、初二、初三
林俊德院士工作照。图源:解放军报在林俊德生命倒数第二天
他回首往事时说道:
“我这辈子只做了一件事
就是核试验,我很满意。”
作为院士,他有“三个不”:
不是自己研究的领域不轻易发表意见
装点门面的学术活动坚决不参加
不利于学术研究的事情坚决不干
某大学曾邀请他当名誉教授
他说:“我们研究领域虽然接近
可是距离太远,鞭长莫及的
我给不了什么指导
这挂名教授我还是别当了”
“院士只是某个领域的专家
不可能样样都懂,样样都精”
林俊德院士工作照。图源:解放军报林俊德参加学术会议也有自己的原则
只参加和自己研究领域相关的会议
参加了就必须作报告
报告内容绝不重复
他带过的每位学生
都在他的电脑里有属于自己的文件夹
住院期间
他让学生们将各自的文件夹拷贝走
这时学生们才发现
从跟他的第一天起
他都详细准确地记录下了
每个人的成长足迹
在妻子黄建琴心中
两人虽然相伴45年
他去世前住院那一阵子
才是他们俩在一起最长的一段时间
临终前
他用虚弱的话语再三叮嘱:
“死后将我埋在马兰。”
回到他一辈子战斗生活的那片热土
2012年央视感动中国上
获奖者林俊德的颁奖词这样写道:
“
大漠,烽烟,马兰
平沙莽莽黄入天,英雄埋名五十年
剑河风急云片阔,将军金甲夜不脱
战士自有战士的告别,你永远不会倒下!
”
2018年,中央军委批准增加
“献身国防科技事业杰出科学家林俊德”
为全军挂像英模
2019年,他荣获“最美奋斗者”称号
今天,深切缅怀林俊德院士
这朵在罗布泊上绽放一生的“马兰花”
永远盛开在我们的心上
致敬!国之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