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马汽车(以下简称“威马”)成为又一个赴香港申请IPO的新势力。
6月1日上午,威马在港交所披露了招股说明书,拟在港交所上市。据招股书披露的信息,在申请IPO前,威马完成了近6亿美元的Pre-IPO融资,且在官方披露的整体估值已经达到70亿美元。
融资能力强劲的背后,则是威马星光熠熠的投资方。威马的背后,站着不仅包括红杉中国、成为资本、SIG海纳亚洲等知名机构,还有百度、腾讯等互联网巨头和上海国资投资平台、合肥国资平台、上汽集团等“国家队”。最近一轮融资完成后,李嘉诚家族、澳门赌王何鸿燊家族等港资财团也成为了威马的股东。
威马为何受到资本的青睐?翻开威马的招股书,其中或许可以透露一些秘密。
成长的秘密
与蔚来、理想汽车和小鹏汽车的创始人不同,威马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沈晖深谙传统汽车行业,在造车之前,沈晖的职业生涯横跨能源、汽车零部件、整车公司、软件等汽车制造企业所需要的领域。也正因为如此,威马选择的模式与其他造车新势力都有不同。
最终,威马选择了自建工厂与汽车经销的发展模式。威马是第一家拥有自己工厂的造车新势力,也很早就拥有了SUV及轿车的造车资质。2018年,威马实现自有工厂量产。目前,威马位于浙江和湖北的两个生产基地总产能已经达到25万辆/年。
威马认为,投资建厂是重资产前置,基于对于智能电动车爆发的预判,随着规模效应兴起,后续成本均摊会呈现下降趋势。
在销售端,招股书显示,截至2021年12月31日,威马拥有由621家合作伙伴门店组成的销售与服务网络,包括中国211个城市的397个威马体验馆(提供车辆展示而非销售)、180个威马用户中心以及44个威马星创中心(提供车辆展示并销售)。
正因为采取的发展模式不同,也造成了外界对威马收入的认知差异。威马招股书显示,威马汽车2020年总收益达34.46亿,同比增长63.3%;2021年总收益达63.64亿,同比增长84.7%。
但需要指出的是,威马采用的是经销商销售模式,这一销售模式不同于采用直营店销售模式的造车新势力。在经销商销售模式下,根据港交所的会计准则,会计报表中确认的收入需要扣除经销商返利等,而采用直营店模式的新势力则直接按终端销售价格确认会计报表收入,两种业务模式的不同,导致相同的销售单价及销售量下,收入金额不一致。
收益的稳定增长源于自于汽车销量的持续增加。截至目前,威马已陆续推出了EX5、EX6、W6,并开发了E5、M7等车型,覆盖SUV和轿车两大品类,主打15-25万主流市场。
招股书显示,截止2021年12月31日,威马已累计出售83495辆电动汽车。2021年全年,威马累计交付44152辆电动汽车,较2020年全年的21937辆增长超一倍。过去4年间,威马销量的年复合平均增长率超100%。
其中,威马EX5在中国主流市场上平价智能电动汽车是销量第一的电动SUV;而预计将于2022年下半年启动交付工作的全场景智能纯电轿车M7将进一步提升威马产品的智能体验。
根据招股书中灼识咨询的统计显示,威马2021年电动SUV销量在中国主流市场所有纯电动汽车制造商中排名第一,2021年电动汽车销量和智能电动汽车销量均在中国主流市场所有本土汽车制造商中排名第三。
在稳定的增长之下,威马也进一步提升了毛利率水平。招股书显示,以总收益口径计算,威马2021年的毛利率已提升至-5.1%。
独树一帜的威马,得到了多家资本的青睐,实现了股东的多元化。根据招股书披露的信息,在威马的主要投资方中,包括上海,合肥,湖北,湖南,昆山,广州,山东在内的7个地方政府投资机构,也包括了诸如城通基金,五矿集团,国投资本,红塔集团等4家央企资本。同时,包括百度、腾讯、红杉、SIG 海纳创投,线性资本,成为资本在内的数家高科技投资机构。
在最近的一轮融资中,威马进一步实现了股东的国际化,新增了李嘉诚家族、澳门何氏家族等港资财团,更有助于威马在未来进一步从资本和市场等方面加速国际化。
引领中国主流新能源汽车智能化
2020年11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发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业内普遍认为,《规划》是指引我国新能源汽车中长期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与核心指导方针。
根据《规划》,到2025年纯电动乘用车新车平均电耗降至12.0千瓦时/百公里,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到2035年纯电动汽车成为新销售车辆的主流,重点区域公共领域新增或更新用车中新能源汽车占比从全部将低为比例不低于80%等。
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在《规划》发布之后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在2019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渗透率是4.7%的基础上,如果在2025年要实现渗透率达到20%的目标,每年的年复合增长率必须达到30%以上。这也足以显示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空间非常广阔。
乘联会数据显示,2021年国内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量为298.9万辆,同比增长169.1%。而2021年年中,乘联会对此的预测仅200万辆。对于这一超前达成的目标,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新能源汽车与传统燃油车走势形成强烈差异化的特征,实现新能源车对燃油车市场的部分替代效应。”
对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未来,行业人士及机构非常乐观。中汽协预测,2022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超500万辆,同比增长47%。崔东树则曾公开预测2022年新能源汽车总销量将突破600万辆。
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2021年度媒体沟通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也曾乐观预测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会继续增长到500万辆,并在2025年实现700万辆到900万辆的年销量。2030年,预计会达到1700万辆至1900万辆。
随着销量的增加,受到消费者需求传导的影响,新能源汽车市场也在发生变化。
咨询机构IHS Markit的调研数据显示,未来10年内,15万元到25万元的主流新能源产品市场渗透率将从3%增⻓到40%;到2030年,15万元到25万元的主流市场将占据约60%的市场份额。
也就是说,新能源汽车市场正加速从“哑铃型”向“纺锤型”转变。因此,其他车企也正加速向终端主流市场靠拢。
蔚来ET5已经进入20万元到30万元区间的市场,蔚来还计划通过新品牌进入更主流的价格市场;小鹏汽车旗下的P5和G3i同样定位于15万元到25万元的区间;理想汽车的产品规划已经完成15万元到50万元的覆盖。此外,特斯拉、比亚迪和大众等车企,已经实现了对15万元到25万元的主流市场布局。
威马董事长沈晖曾谈及,主流市场并不意味着质量下降,随着补贴退坡,反正更加要求车企注重产品的智能化,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需求。
实际上,威马的智能化能力也是先发优势之一。在长期投入下,威马坚持正向、自主科研,成果丰硕。威马EEA 4.0是中国第一个量产的集中式域控制电子电气架构,此外,威马已构建软硬件深度融合的全域OTA,覆盖7大控制器的18大功能模块,支持用户一边行驶一边进行OTA升级。
威马智行辅助系统Living Pilot也在全球范围内率先落地L4级AVP无人自主泊车功能。2021年,针对中国用户驾驶过程中频率较高、操作复杂的城市泊车问题,威马向城市高频场景发力,推出Living Pilot 4.0系统。该系统搭载6颗摄像头+17颗雷达,ADAS辅助驾驶配置也从原来的12项提升至25项,包括拨杆变道、交通拥堵引导、前方穿行预警等功能,在AVP无人自主泊车系统支持下,率先实现了L4级别无人驾驶落地。
威马在招股书中表示,IPO募集所得资金净额将主要用于研发车辆开发平台和下一代智能电动汽车;扩大销售和服网络并品进行牌推广活动;投资生产;以及用作营运资金和一般公司等用途。
若成功在香港上市,来自于资本市场的资金支持,并将能够助力威马加速更高水平的智能化产品在主流市场落地,助推中国汽车工业的智能化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