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林典驰 深圳报道
2007年,来自莆田市的小镇青年张清森,大学毕业后到企业从事外贸业务,两年后自立门户,踏上创业之路。成立初期,张清森也是靠给国外客户代工数据线挣钱。
时间来到2011年,彼时3C数码电商方兴未艾。淘宝上售卖的数据线大多来自华强北的小作坊,同行间竞争激烈,价格也“内卷”起来。
张清森从中看到了机会,从原来的数据线出口代工转战国内电商做起自有品牌。绿联科技推出的产品价格比原装配件便宜,同时质量优于小作坊,以此逐渐建立起竞争优势。
2022年6月初,绿联科技向深交所递交招股书,创业板IPO申请获得受理,募资15.04亿元。保荐机构和主承销商为华泰证券。
招股书介绍,绿联科技是一家消费电子企业,从事3C消费电子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及销售,产品涵盖传输类、音视视频类、充电类、移动周边类、存储类四大范围。
值得一提的是,绿联并非是第一个靠3C配件在资本市场出圈的品牌。就在去年8月,安克创新(300866.SZ)在创业板上市,市值一度高达800亿,随后回落到250亿。此番绿联科技谋求上市,也给投资者更大的想象空间。
2019年至2021年,绿联科技实现营业总收入分别为20.45亿元、27.37亿元、34.4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29.8%,三年合计82.28亿;同期净利润分别为2.25亿元、2.98亿元、2.97亿元。
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孝荣在接受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绿联科技在市场上形成了较好的口碑,公司长于渠道推广,有丰富的网络运营经验,在科技研发上也有所积累。
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5.88%但净利润未同比增长。招股书中披露,去年以来,受宏观经济因素影响,消费电子行业上游的线材、五金、芯片等原材料价格普遍上涨。公司采购相关材料的成本上涨影响了净利润的提升。
2019年至2021年,绿联科技研发投入分别为6488万元、9512万元和15660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3.17%、3.47%和4.54%。研发投入占比与同行安克创新、公牛集团、海能实业相比,低于3家公司的均值。
从绿联科技的具体业务来看,传输类产品(数据线、拓展坞、网卡等)、音视频类产品(高清线、音频线、音视频转换器等)合计占主营业务收入报告期内均超过60%,近三年间合计51.96亿。
张孝荣表示,消费电子3C配件产品技术含量相对较低,单一毛利率不高,但由于产品迭代快,复购周期短,产生了利润空间,吸引人员参与,催生了大量小作坊,带动了上下游配套产业的发展。受行业特点所限,这类公司发展到一定阶段便会遇到瓶颈,需要及时进行战略转型。
随着各大手机厂商取消随机附送充电器,第三方快充市场被认为是3C配件的下一个风口。据招股书披露,绿联报告期内充电类产品销售收入分别为4.2亿元、5.6亿元和7.8亿元,销售额持续增长。
同时,充电类产品也是绿联科技自有产量中占比最高的,仅2021年,充电类产品自有产量占总产量达33%,而像移动周边类产品自有产量仅占0.1%。
某券商电子行业首席分析师在受访时表示,3C配件并非都是技术含量低,要看具体产品。快充就是一个例子,近几年功率明显提升,正是得益于研发上的持续投入。
另外,据智慧芽专利数据库显示,绿联共有516项外观设计专利,147项实用新型专利,30项发明申请,7项授权发明。其中,30项发明申请中有22项仍在实质审查过程中。与安克创新相比,无论是专利数量或者含金量都稍显不足。
此次IPO,绿联科技计划募资15亿元,用于产品研发及产业化建设、智能仓储物流建设、总部运营中心及品牌建设和补充流动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