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6月12日报道 美国外交学者网站6月8日发表题为《中国的“全球安全倡议”会受到欢迎吗?》的文章,作者为睿纳新国际咨询公司政治分析师奥维圭·埃圭古。文章认为,在世界面临多重危机的时刻,中国提出“全球安全倡议”是一个适时之举,将造福全球。全文摘编如下:
“安全不可分割”原则
在2022年4月举行的年度博鳌亚洲论坛上,中国领导人以视频方式发表主旨演讲,提出了基于“安全不可分割”原则的“全球安全倡议”。该演讲之所以值得注意,是因为这是中国首次暗示它准备好了采取具有“中国特色”的全球安全新策略。
北京选择在这一时刻提出“全球安全倡议”及其原则是有充分理由的。世界目前正面临多重危机:在各国经济仍在应对新冠疫情的健康和财政影响时,俄罗斯对乌克兰的“入侵”导致大宗商品价格上升,引发全球范围对能源和粮食安全的担忧。
虽然不乏全球领导人呼吁通过合作解决这些问题的外交言辞,但事实仍然是,对地缘政治和安全利益的追求不仅扼杀国际合作,而且其本身也会直接导致战争和其他危机。
这就是“安全不可分割”原则上场的背景。这一原则的基础是这样一种理念,即任何国家都不能借牺牲其他国家的利益来加强自身安全。
该原则强调各国合作的好处,同时强调不合作的坏处——一国的不安全将影响所有其他国家的福祉。对于懂经济的读者来说,这一倡议把国家安全视为一种非排他性、非竞争性的全球公共产品。
“安全不可分割”原则受到克里姆林宫的欢迎。例如,俄罗斯认为“安全不可分割”原则遭到无视是导致乌克兰战争的根源之一,而遵守该原则将是化解这场战争办法的一部分。
那么,中国为什么喜欢这一原则呢?与其他任何国家一样,中国追求自己的国家利益,但作为一个崛起的大国,它也寻求确立自己的全球领导地位。
北京始终强调美国与其盟国之间的联合军事努力是挑衅行为,同时表示中国自己尊重其他国家的安全关切以及遵守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的意愿。“全球安全倡议”可以展示仁慈的大国形象。
造福世界适时之举
那么,迄今为止的全球反应如何?应该会有怎样的反应?
俄罗斯当然已对中国的倡议表示支持。不过,尽管欧盟与中国的贸易关系到目前为止仍完好无损,但欧洲因为俄罗斯“入侵”乌克兰而感到惊恐,并正在继续反思与中国的关系。
太平洋国家是中国新安全概念的另一个目标。不过,这些国家将需要更多时间来进行协调和讨论,就像其中许多国家对“一带一路”倡议的参与那样。同样鉴于相关国家在参与“一带一路”倡议问题上的速度差异,对于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来说情况很可能也是如此。
非洲地区是另外一个目标。在与非洲国家进行遵循不干涉原则的现有安全合作的背景下,许多非洲国家政府很可能认为“安全不可分割”同样也符合它们对于国际安全的看法。
此外,与“一带一路”倡议一样,“全球安全倡议”可能被一些非洲国家视为在全球经济和政治中拥有更大影响力的机会。
但是,如果中国真的希望“全球安全倡议”在全球范围发挥更大影响力,需要吸引参与的最关键地区将是南亚,尤其是印度。印度是正在崛起的全球大国。据印度外长苏杰生在最近一次采访中的解释,印度显然随时准备与中国讨论,并“坚持自己的立场”。
通过提出“全球安全倡议”,中国正在试图证明它拥有造福世界的务实想法——现在是在一个新的领域中。中国不乏雄心壮志,而在世界正面临多重危机的时候,北京看到了机遇。这是适时之举,而且我们之前已见识过。
“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围绕全球经济合作提出的一项涵盖面相当广泛的倡议。它获得了支持,影响经济趋势,并左右全球经济合作,包括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成立。
也许这就是我们应该对中国的“全球安全倡议”抱有的期望。尽管如此,无论采取什么战略,中国都不可能独自创建全球治理。北京需要印度、俄罗斯等大国以及非洲大陆来让“全球安全倡议”变得真正具有全球性。